摘 要:防守在籃球比賽勝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合理地運用就會給對手的進攻起到很好防御和破壞作用,把對方進攻的成功率降到最低,進而影響比賽的勝負。球隊看中防守,不僅僅可以阻撓對方進攻,使其士氣低落,最主要是可以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條件。本文以攻擊性防守為主線,把攻擊性防守在籃球運動中的運用及訓練中所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籃球;攻擊性防守;運動訓練
防守技術在籃球競技中是指進行防守方球員運用合理的肢體位置和手足的動作,先行占據賽場的有利位置,成功瓦解攻方球員的攻勢或意圖,并將對籃球的布控視為最終目的的基本技能,在籃球技術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個人防守技術不斷提高,有助于全隊的防守能力的提升,同時在強守促攻的基礎上攻擊性也會跟著增強。
1 籃球防守步法
步法可分為三類:前后式、平行式、側身斜位式。前后站式便于身體側滑步的前后進行,靈活多變的步法,有利于對方的突破性進攻;平行式可控制相當大的面積,左右橫滑步更輕便、靈活,快速改變步法,身體就有靠近對方的機會,通過手及上臂動作完美配合,實現封堵或突破;側身斜位式更適合于縱深向滑步,由于伸縮性大,其布防面積更廣,被廣泛運用于對未持球球球員的錯位防守和對集體防守遠球側。
2 比賽中的防守不分無球球員與持球球員
賽前必需了解對手全隊及其主要力量的個人技術特征,賽前制定預案,賽場上更要臨場分析判斷,針對對方技戰術特點、上場隊員技術能力調整戰略方案。簡單說,在有相當大的控制權時,充分利用運動中的身體所具有的能量,配合搶位等實行防守。相反的,在我小敵大的情況下,高度與控制沒有相當大的優勢時,則要發揮速度的優勢、靈活的把搶球進行到底,通過主動、強勢的地面爭奪輔以技巧、協防補防等牽制對手,突出自方優勢,快速、出擊斃敵于不備。
2.1對無球隊員的防守
籃球只有一個,隊員大多數時間用在無球隊員的防守上。因此,防守無球隊員成為比賽的重中之重。整個比賽的總體策略與實施方法就是圍繞著怎樣有效的防守配合、瓦解對方進攻和爭奪賽場主動來進行的。
防無球隊員的基本原則:占據有利位置,球,人與我三者應是一個互相牽制的三角形,并與進攻隊員和球的移動而同步變化,人球平衡二者兼顧。當非主攻球員和球的距離越大,作為防守方球員的可選擇防守方式也就越多,首以側向對手站位、面向籃球身姿為主;進攻球員越靠近持球球員,其防守的成功幾率越大,站姿同樣應采取面向對手,側向球。以上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隨著防守隊員能力的大小和特點的變化而變化。
籃球比賽現場瞬息萬變,以下三種狀況適合配合移動由進攻隊員施行:一是一球員帶球移動,其他球員不改變位置。被防隊員和球都暴露在防守隊員眼光之下,導致球和被自己防守的人沒有多大移動,致防守者角度大致固定,球和人被一覽無遺。二是持球球員帶球不動,其他隊員不停移動。導致人、球不能出現在同一視野中,但人與球兼顧不成問題。比賽中最容易大量出現的是被進攻隊員掩護和不停變化位置,所以人與球的角度逐漸減小,人和球很難被同時發現,交替觀察才能彌補不足。三是整隊球員都在動無論持球否。進攻方不斷移動和防護空切等相互配合下瞬時會出現一條直線,此時籃球、接應者被防守者隔開,進攻方球員空切的步伐過快,導致球被阻斷可能性增加,人、球無暇協同。這就要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立即進行特殊防守或靠近進攻隊員進行面對面的防守,以防人為主,或以防球為主背對進攻隊員,把進攻隊員想在有效區內成功接球的概率降到最低。
2.2對持球隊員的防守
在對方球員接到球的同時,防守球員須立即跟進、到位,控制距離在一臂之間。逼迫對方持球者在保護球的同時和產生對于動作協調出現偏差,步幅紊亂,習慣節奏被打亂、自信心丟失、動作猶豫,誤判戰況或出現動作失誤。
對于中、遠投有優勢,但突破能力弱的球員應盡力設法阻止其在投籃區接、控球,將其阻攔在最佳的投籃距離之外。若其得到球,需不斷靠近對手重點防止其進行中投。防突破能力較強的進攻球員,應以防其突破為主,以防中投為輔,布防以防傳、切并用。個人技術比較全面的球員,能投、能突,布防難度增加,可以考慮以下三種方法阻斷:一是盡力通過阻擋、拉開其與球的距離,把團隊配合放在首位;二是當球在最佳投籃區落入其手時,采取中投和突破同時設防,用假動作來迷惑,使其捉摸不透、猶豫進而錯失良機,最大概率致其投籃失敗。注意防守動作不要做死,要有轉換的余地,要有應對突發狀況的必要的連續性防備措施;三是在加強個人防守能力之外,還要培養全隊防守的默契配合,共同協調并正確處理問題。
3 攻擊性防守的特點
3.1個人防守為基礎
攻擊型防守必須具有殺傷力和突破性。要求布防球員保持適當的身形,并隨著對方的攻勢不斷調整、變換身姿,適度控制低重心,步法可運用平步或插步。上臂微曲、上下揮動壓制控球對手,適時運用多種攻擊型肢體動作,給對方以強壓力,使之不敢盲動、猶豫,錯失良機。從空間上,受壓制后的對方帶球隊員,在嚴密布控干擾下,不能順利完成預定動作,延誤戰機,而喪失主動權,變主動為被動,進而發生戰略逆轉。從時間的角度來看,采取積極的主動防守,通過快速插步、手臂揮舞阻攔造成對方球員的精神緊張,緊張狀態下長時間持球也會造成對方球員體能消耗,此時倉促出球就會打亂己部署,為防守方贏得時間,也可能出現失誤丟球。
3.1.防守腳步訓練
作為籃球防守技術最基本的防守腳步動作,需要運動員快速、靈活機動的在比賽中使用,使用得當就可以把有利的防守位置搶奪到手,同時也可以輕易的使防守腳步與手臂動作協調配合去搶奪球和參與球權的爭奪。由于雙方隊員經常面對面,就使進攻者的意圖和行為表露無疑,這樣防守者就會及時調整相應的防守策略,從而做出相應的動作或阻攔或破壞。作為防守的腳步動作以滑步為主,訓練時大多以滑步為主。滑步移動訓練時,為了隨時變換動作方向和改變速度的順利進行,注意保持屈膝的姿勢,雙腳間要有頭部的投影并保持高度平衡,兩腿切記不要交叉移動,有助于重心穩定,保持身體良好的平衡。
3.1.2防守位置訓練
在防守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防守技術就是有利位置的搶占。有利的位置取決于對手、球、球籃的相互位置關系,針對于位置的訓練,因隊員是否帶球而有所不同,對帶球隊員,防守隊員正確的位置是在對手與球籃的距離之內。要保持對手、自己和球籃所謂的三點成一線;對無球隊員,選位要從“球—我—他”之中任選,換言之防守隊員堅持要處在對手與籃之間,離開對手不超過三分之一,守防隊員與球和所防對手最好成鈍角三角形,防守隊員應占據鈍角的位置。
3.1.3防守意識訓練
一定程度下的防守水平,是離不開防守意識的輔助的。意識培養大多在對抗中進行現場指導,跑位的訓練、接應迂回的線路,是否能夠進行無間隙的攻防轉換及隊友間配合是否默契,把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改正,把每位隊員的思維特征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開發隊員的創造性,把隊員意識迅速完善和提高。
3.2全隊集體防守做保證
場上球隊的有效防守源于每個隊員共同努力地結果,攻擊型防守戰術運用中非常注重團隊配合,許多重點操作需要上場球員共同完成或順次協調完成。實戰中非常講究戰機把握,該出手時要求迅、猛,步調一致,默契協同,一氣呵成。在群體協防的同時注重點位變化,及時調整布防策略。賽場上需根據賽事發展、球路變化及時調整防守方案,零活運用多種協防策略及組合方案。但不管運用哪種防守體系,其中心目的是首先要控球,在場上重點展開對持球球員的攻搶時,其他人要馬上調整點位,對敵方靠近隊員盯緊,遠位者松控,并做好隨時出擊。其次是在個別點位給對方造成錯覺,通過突然奔襲、截斷持球,配合球員及時調整站位,實現防攻轉換。
4總結
防守不只是簡單地防御,而是要通過積極防守、打亂對方進攻的步伐,尋機組織反沖鋒,爭取進球得分。反之,如果防守出現漏洞,就會被對方進球而失分,從而導致本隊士氣低落,甚至失掉本場比賽。攻擊型防守是籃球競技發展的產物,也使得籃球競技更刺激、更精彩,這也逼迫進攻技術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二者不斷改進使得籃球競技掀起了空前的熱潮。也可以說,從防守能力可以評定一個球員競技水平的優劣。欲提高籃球競技水平,不僅要加強體能和球技的鍛煉,還要注重心理素質的磨練,以防劣勢時喪失斗志。
參考文獻:
[1]滕朝陽,郭永東.美國職業籃球進攻與防守的技、戰術[J].成都體院學報,2003,(1).
[2]孫民治.球類運動——籃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葉慶暉.對中、外優秀男子籃球運動員防守有球隊員攻擊性防守比較研究[J].國體育科技,1999(5).
[4]李訓錦,籃球的攻擊性防守及訓練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2)
作者簡介:
李元杰(1992.07—),男,河南省鞏義市人,武漢市洪山區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