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月
摘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一個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人才往往更受青睞,語言表達能力會反映一個人的情感表達能力、與人的溝通能力以及應變不同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培智學生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與之伴隨的語言障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認知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充分地重視培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并用高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主要從培智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現狀、培養培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高效的培養策略來談,希望對教師能有所啟發。
關鍵詞:培智語文教育;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發展緩慢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87-01
1.培智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現狀
智障兒童較為突出的缺陷除了智力障礙,還有語言障礙,多項研究表明培智學生的語言和交往能力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在實際口語交際表達中,常出現發音不清、用詞不當、語流不暢、語意缺失、語句重復顛倒、條理不清晰等情況。這就使得許多的智障學生都達不到該年齡階段應有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積極地思考問題,大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極不利于他們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目前,培智學校對培智學生開展的語言訓練缺乏直接可用的規范教材,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采用的是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語言沒有內在的聯系,不能算上真正意義上的言語交流,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非常緩慢。
2.培養培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人們在表達情感、交流信息、日常溝通時都需要用到語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智學生只有具有了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有效地獲取信息,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具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老師的教學語言,從而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與課堂效率,實在是一舉兩得。綜上所述,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縮短學生與老師、家長以及同學的距離,讓學生能夠表達得更加得體清楚。(2)語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方式,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加充分地獲取周圍信息,利于幼兒的認知能力的發展。(3)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
3.高效的培養策略
3.1 聯系生活實際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是不能脫離實際的,如果只是把它當做理論知識一樣單純地講解,其實是收不到多大的效果的,因此,老師要盡可能地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例如,問問學生如果是要自己去超市購物,他們應該怎么表達出自己想要的商品,把學生放置于一個特定的生活場景中,讓學生能有話可說,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另外,老師也要注意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3.2 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有人說,課堂教學必須是嚴謹、有條不紊的,對于理論知識的傳播確實是這樣,但對于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更需要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能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才有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培智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往往對新奇有趣的事物更感興趣,太過死板沉悶的教學氛圍會讓他們有壓迫感,不利于他們真正放開自我,因此,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學中,老師要時刻給學生鼓勵和贊賞,通過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關愛的眼神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3 積累必要的日常用語、豐富詞匯量。即使具有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有高質量的語言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與思想,對于智障兒童來說,其智力存在缺陷,思維也不成熟,有人便認為他們說話就可以無所顧忌,但是,他們雖然還不具有自己的品味與思想,但也要表達得得體合理,因為他們最終要融入社會。因此,在培智語文教學中,老師也要重視詞匯語句的積累,可以不用積累高深的詩詞,但是類似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詩詞可以嘗試讓學生接受。當然,詞匯積累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這需要老師的耐心與家長的堅持,充分保障培智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時空,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進行對話,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結論:生活中處處有語言,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踐證明,只要老師和家長齊心協力,將語言訓練與生活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并耐心持久地訓練,一定能夠更好的提高培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培智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培智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 肖非.智力落后兒童心理與教育[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4).
[2] 劉全禮.特殊教育導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3(3).
[3] 潘鐳.培智學校校本研究實踐探析[J].中國特殊教育,2008 (2).
[4] 教育部.培智學校課程設置實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