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84-02
多次外出培訓或網絡培訓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轉變了教育觀念,我深刻認識到幼兒游戲不只是簡單的玩,而是要玩的有技術、玩的有文化。帶著收獲與感悟,載著專家的殷切希望我園選擇了《冬季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研究行動計劃。在保證每天兩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新穎多變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戶外體育游戲的玩法。現總結如下:
1.問題的提出
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園基本的體育活動形式的一種補充。新《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我園積極貫徹落實《規程》精神,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種戶外體育器械,就開展戶外分區、分年段體育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2.概念的界定
新《綱要》在健康領域中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這使我們強烈地意識到:開展戶外分區、分年段體育活動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大的價值在于通過體育鍛煉,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3.研究目標
(1)探討我幼兒園開展有特色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方法途徑。
(2)建構適合我園幼兒參與的戶外體育活動的園本教材,設計適合大、中、小班幼兒參與的戶外體育活動方案。
(3)激發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發展。
(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研究階段安排
(一)準備階段(2016.11.9 — 201611.11)。
(1)對教師進行培訓學習,各班級教師進行探討研究。
(2)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制定研究小、中、大班冬季戶外體育活動實施方案。
(3)根據各班設計的活動進行體育器材的制作。
為幼兒準備活動的大量材料。除了在原有的體育器械的基礎上我們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原則,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了適合不同年齡幼兒活動、練習不同動作的體育游戲器材。
(二)實施階段。
(1)(2016.11.15 — 2016.11.21):實施研究措施,開展行動研究:以小、中、大班為主,利用或創設的戶外活動材料、場地、器材設計體育活動方案,并邊編寫、設計,邊開展活動。如小班的多功能沙包、動物跑得快、給動物喂食、彩色飛碟、小坦克跑得快、羊角球跳呀跳、袋鼠跳;中班的拍球投籃、旋轉跳跳圈、腳蹬車、套圈、同舟共濟、平衡橋,袋鼠跳等、開心跳跳球、釣魚;大班的是有難度的拍球投籃、跳繩、闖關跳跳球、勇攀高峰,輪胎轉起來、運水、過隧道、腳踏車等。豐富的活動器械,既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為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物質支持。
(2)2016.11.23 — 2016.11.27:開展有特色的戶外體育活動觀摩討論,進行反饋改進(小、中、大班);優化老師的指導策略。對各班創設的體育游戲進行互換。以各班級為主,根據自己利用廢舊物品更新創設的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材料、器材,繼續開展戶外活動的延伸。
(3)2016.11.30 — 2016.12.4:開展有特色的戶外體育活動觀摩。(小、中、大班)繼續優化戶外體育活動器械以及材料,整合戶外體育活動器械,打破幼兒年齡、班級界限。因地制宜,為幼兒選擇更加合適的體育器材,探索創新一物多玩延伸活動。大班設計的以平衡游戲"過小橋"為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形狀、寬度、高度不同的小橋,有的小橋上還設置了障礙物,如讓孩子挑著水桶過橋、在橋上放上具有一定高度的瓶子等等,如中班設計的“有趣的呼啦圈”將呼啦圈有序的擺放,設計成“陷阱”的情境,幼兒騎著小鴨子必須沿著呼啦圈的邊緣小心翼翼的騎車,如果不小心撞到呼啦圈就掉到“陷阱”里了。如:教師利用了我園前操場設置了不同高度,不同寬度的PVC管搭成的“鐵絲網”,利用竹子裝飾成的"匍匐隧道",用竹竿串拉成的“山洞”,作為幼兒爬行的障礙網,用輪胎、梯子、木板、搭建的"險橋",用桌子和木板零時搭建兩條險道。這些具有層次性的材料,為幼兒自主選擇與積極探索創造了條件,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4)2016.12.7 — 2016.12.11:豐富體育活動形式,進行大手拉小手的戶外體育運動"大聯盟"活動。由于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的差異性,加之運動方式的改變、路線的變化、運動障礙的設置等多種因素,大手拉小手的"大聯盟"活動勢在必行。在活動過程中,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相互影響、共同提高與發展,同時也能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充分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人。
成績承載著智慧,凝結著汗水,它將成為一種成功的感覺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們將繼續推進我園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今后的活動中還要不斷的推陳出新,科學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動,注意活動的密度和強度,活動的動靜交替和整合等多種因素,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調整、不斷地總結,讓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