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文



康京和出身名校,曾是金大中的翻譯,也是聯合國任職最高的韓國女性
康京和,留一頭銀色齊耳短發,面露淺淺的微笑,眼神堅定,身形利落,柔中有剛。6月19日,她出現在韓國外交部大樓,發表就職演說。一時間,照相機咔擦作響,快門聲和閃光聲此起彼伏。對于這位爭議中火線上臺的韓國首位女外交部長,人們都想拿放大鏡仔細打量一番。
打破外長任命 “鐵律”
5月21日,青瓦臺,韓國總統文在寅公布部分內閣成員和幕僚新人選,提名康京和為韓國外長,被韓國輿論認為是文政府的又一“神來之筆”。
“通過外務考試,在韓國外交部北美事務局歷練過,男性”,這幾乎是提名韓國外長一職的“鐵律”。此次,外長一職卻交給一名非外務考試出身、在多邊外交舞臺上活躍的女性“人權專家”。有分析認為,韓國外交一直被以美國為中心的美中日俄“四強外交”束縛,康京和的出現,將有望打破這一格局,同時,使文在寅的“性別平等內閣”得以名正言順。
聽到這一提名,很多韓國人的反應大相徑庭:驚喜、錯愕,褒貶不一。因為此前,康京和的名字從未出現在文在寅政府外交任命名單中。在上屆政府留下諸多外交問題懸而未決的背景下,對新外長的未知,加劇了人們的不安。
這一提名也讓康京和深陷韓國政治和輿論漩渦的中心。在韓國國會舉行人事聽證期間,在野陣營對康京和的幾項指控再次引爆輿論:康京和存在子女有雙重國籍、虛假轉移住址(本人實際并未遷入所登記的居住地)等“履歷污點”,且在朝核、美中日俄“四強外交”方面缺乏經驗等,不肯對其放行,并要求其自行“辭退”。在野陣營暗示,若文在寅強行任命康京和,等于宣告放棄“協治”,將“還以顏色”。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任命內閣核心人事問題上,韓國朝野之間的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
隨后,青瓦臺很快證實了康京和長女的雙重國籍問題和虛假轉移住址的事實。青瓦臺人事首席秘書官趙顯玉解釋稱,康京和的長女是其在美國留學時所生,為先天雙重國籍者,且本人已答應將放棄美國國籍。
對于康京和的“履歷污點”,韓國外交界認為瑕不掩瑜。6月10日,韓升洲、尹永寬等10名韓國前外長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康京和,為其“站臺”。這是韓國外交界有史以來第一次聯名舉薦。他們指出,康京和長期在聯合國高層任職,是積極應對國家外交挑戰、解決外交懸案和棘手問題的合適人選。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等外交界人士也紛紛表態支持康京和。
文在寅兩度請求國會通過康京和的人事聽政報告無果后,于18日依法任命康京和為首任外長。文在寅指出,康京和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歷練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外交人脈,是在聯合國任職最高的韓國女性,是能運用智慧解決外交問題的最佳人選,希望她利用這些經驗和思路,開辟韓國外交發展的新道路。
“女承父業”
1955年,康京和出生于韓國首爾。有輿論說,康京和的人生軌跡,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父親康贊宣的影響。
康贊宣是韓國廣播電視界的元老之一,故鄉在朝鮮平壤,于1947年進入平壤廣播電臺工作。朝鮮戰爭爆發后,他于1951年初南下到釜山,避難漂泊之際,參加了播音員招募考試,并順利進入韓國放送公社(KBS)。1964年,康贊宣被公派至“美國之音”(VOA)工作。于是,他攜家人前往華盛頓工作居住,當時只有10歲大的康京和隨父親第一次踏上美國土地,學習英語,適應當地生活。這一經歷為康京和國際感知力和英語溝通能力的培養打下很好的基礎。
回到韓國,康京和就讀于著名的梨花女子高中,后考入韓國名校延世大學,學習政治外交學。1977年,她進入KBS國際放送局,擔任英語廣播播音員和制片人,頗有“女承父業”的意味。
兩年后,康京和結婚,與丈夫一同赴美留學。再次回到韓國后,她曾先后擔任金在淳、樸浚圭幾位國會議長秘書,世宗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后在外交安保研究院美洲研究館工作。
1997年,康京和在外交界初露鋒芒。當時,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通話,她擔任翻譯,得到認可,被稱為“DJ著名翻譯官”。金大中遺孀李姬鎬女士說,他們在青瓦臺期間,康京和時常擔負外賓來訪的翻譯工作,非常優秀。1999年,她受時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部長洪淳瑛賞識,被特別錄用為部長助理。
康京和結緣聯合國的契機出現在1995年,她參加在中國北京舉行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當時,日本從軍慰安婦問題被認定為國際性問題。“北京讓我認識到,人權不是我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我們社會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康京和回憶道,聯合國作為一個泛國家機構,籠統而抽象,但在討論單個議題時,原來如此具體。從那時起,她開始對聯合國心懷向往。
2005年,康京和任韓國外交通商部國際機構局局長,負責聯合國事務。2006年起,她開始供職于聯合國,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為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助理秘書長級別)。2013年,她接受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任命,擔任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月,她被新任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任命為政策問題特別顧問,成為迄今在聯合國機構任職級別最高的韓國女性官員。連續得到三任聯合國秘書長的認可和任命,其個人能力或許不證自明。
“以本色示人”
滿頭銀發,已成為康京和的標志之一。此前康京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及,她的頭發在2008年就已花白,那時她才53歲,連母親都覺得難為情,曾勸她去染發,但她下定決心不染發,因為“不想掩飾什么,要以本色示人”。
康京和的“火線履職”頗有臨危受命的意味,韓國外交正值“多事之秋”,她如何“本色示人”,如何進入角色,備受關注。
6月底舉行的韓美首腦會談,是康京和面對的“首考”,成功與否,成為檢驗她綜合能力的試金石。十多年前,她曾在金大中與克林頓會面時任翻譯,如今,將作為韓國外長,肩負起文在寅與特朗普首次會晤的重任。這一次,任務更為棘手,微妙到甚至連握手都需要精心設計,不容出錯。
一直作為人權及人道主義專家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康京和,將如何解決慰安婦問題,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對于韓日關系,康京和稱,一方面要正確面對歷史問題,另一方面要謀求面向未來的合作伙伴關系。她曾在人事聽證期間,對前政府與日本達成的慰安婦協議提出強烈批評,而安倍政府則拒絕重新談判慰安婦問題。
康京和是一位多邊外交專家。韓國《首爾經濟》指出,對她的任命,意味著韓國新政府外交路線的轉變——以韓美同盟為主軸的雙邊外交轉變為多邊外交。韓聯社指出,康京和雖是多邊外交專家,但在朝鮮及朝核事務上無明顯建樹,外交部能否在政府內部的朝核議程中充分行使發言權,還是未知數。
此外,在中美之間謀求“薩德”爭議解決方案、協調韓美兩國處理對朝事務的步調、爭取日本反省歷史錯誤的同時,開展韓日經濟及國防合作,都是“四強外交”中的棘手課題。
對內方面,康京和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她在就職時強調,外交政策應體現民意,今后外交部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加強與國會、媒體和國民的溝通。外交部將廣納賢士,推進人事改革。對康京和來說,繼打破韓國外交部“玻璃天花板”之后,如何打破外交部內部既得利益集團結構,對偏重外務考試、首爾大學和北美局“血統”的外交部進行系統改革,開創外交工作新局面,都是工作重點。其“柔性攻勢”將如何延續,外交史如何書寫,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