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潔

他創建的“火箭實驗室”將發射成本降到最低,
“拼車”價只有7.7萬美元
新西蘭人,曾在火箭領域從事10年研究和市場推廣工作,2006年創建火箭實驗室公司,2017年5月發射世界第一枚3D打印的電池動力火箭?,F任火箭實驗室CEO。
火箭也能3D打???
沒錯,這個聽起來很玄的想法已經成為現實。不久前,美國私人公司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3D打印的電池動力火箭,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電子”。
“這是一次偉大的飛行?!被鸺龑嶒炇覄撌既思媸紫瘓绦泄俦说谩へ惪苏f。近日,他的公司獲得了7500萬美元(1美元約合6.83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俱樂部”。
一聽“火箭實驗室”這個名字,就知道它的主營業務是什么了。隨著太空技術的長足進步,公眾對于商用火箭和私人火箭公司已經不再陌生,雖然這是一個新興市場,但發展速度卻十分迅猛,私人資本和科技企業家爭先恐后地加入進來。
要說火箭實驗室的最大特點,就3個字——成本低。眾所周知,太空探索是當下最尖端、最火爆的商業領域,由于其發展前景廣闊、回報價值巨大,很多私人企業都在拼命搞研發,希望能在太空旅游、太空采礦等領域捷足先登。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因素是高昂的發射成本。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及其SpaceX(太空探索公司)就是因為研制出可以回收的火箭,才走在了整個行業的最前列。
貝克卻走了另一條更迅捷的道路,他采用的商業模式是“體積更小、成本更低、頻率更高、發展更快”。
在創業之前,貝克已從事10年的火箭推進研究和市場推廣工作。他發現,相對于大型航天器,小型衛星的發射需求越來越多,商用化的程度也更高,比如各種觀測器、農作物監測器、網絡設備等,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充滿商機的領域。
2006年,貝克在美國加州創建了火箭實驗室,專門從事小型火箭的研發和發射業務?!皬膭摌I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如何使進入太空變得更容易?!必惪苏f。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發射了近20個立方體衛星。這種衛星只有1公斤左右,主要用于簡單的太空觀測或大氣測量,可以捆綁在大型火箭上,每次發射單獨收費,只需要5萬—10萬美元。
雖然小衛星發了不少,但還是要與官方合作、由大型火箭攜帶才能升空,而且當時也根本沒有私人發射市場。但是,貝克十分看好私人火箭的發展前景,堅定地帶領公司繼續研發成本更低的小型火箭,他的最終目標就是要獨立承擔衛星發射任務。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多次失敗,公司于2009年才首次成功發射了一個高6米、重60公斤的亞軌道火箭,但這在業內已經是一個突破,美國政府的訂單也隨之而來。
又經過幾年的積累,到2014年,火箭實驗室的業務迎來了一個爆發期。這一年,公司先后將120個立方體衛星送入太空,并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價值690萬美元的訂單。同年7月,公司研制出了“電子”。與傳統的大型火箭相比,“電子”是名副其實的小巧精干——直徑1.2米、高17米,而SpaceX的“獵鷹9號”則高達70米。
產品有了,接下來就是建一個自己的發射場。經過權衡,貝克選擇了新西蘭東海岸的一個半島。那里相對偏遠,周圍是開放水域,不僅安全,建設成本也更低。而且與美國加州相比,當地的航班非常少,每次發射前的報備手續大為簡化。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貝克是新西蘭人,這個項目也得到了新西蘭政府的資金支持。
2016年9月,發射場建設完成。經過驗收和測試,終于迎來了自己的處女秀?!半娮印钡某晒Πl射不僅對火箭實驗室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更讓新西蘭成為世界上第十一個能發射火箭的國家。從這個角度說,貝克為自己的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可以寫進史冊了。還有一個附加收獲:由于新西蘭在航天領域的歷史性突破,全球媒體都爭相報道了這次發射,客觀上為火箭實驗室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貝克表示,自己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密集的頻率為客戶提供發射服務。在費用方面,“電子”的優勢非常明顯,單獨發射一次的成本大約490萬美元,“獵鷹9號”則在5400萬—6200萬美元。至于發射方式,馬斯克選擇反復回收,貝克則是一次性使用,用完就扔。
其實這是一種商業策略,貝克非常清楚,公司的實力還無法同SpaceX相比,目前只能做一次性小火箭,靠“薄利多銷”取勝。為此,他重點推出了一項“拼車”服務:如果客戶愿意“組團”發射,最低費用只要7.7萬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SpaceX等行業巨頭的正面競爭,而且精準定位于小型衛星發射領域,以廉價高效的服務占領市場。正因如此,火箭實驗室被媒體稱為“太空探索領域的優步”。
根據貝克的發展計劃,今年下半年公司還有兩次發射測試,如果效果都理想,之后將為客戶正式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目前,火箭實驗室正在制造第二枚3D火箭,未來幾個月內就會升空。貝克希望,以后公司每年可以發射50次以上。
這個目標并不遙遠。根據現有的條件,新西蘭的發射場每隔3天就能發射一次。加上3D打印技術的不斷進步,今后的火箭將越來越輕巧,生產周期也會越來越短,所有這些因素都將使發射成本不斷降低,火箭實驗室可以比同行更快速地發展壯大。只是,這種“短平快”的商業模式竟然會用于“高大上”的太空領域,是之前的人們無法想象的。
現在,貝克已經接到了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近地小型衛星的訂單,很多大企業也紛紛找上門來,不是要做客戶,就是要當金主,其中還包括美國軍備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貝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行業和企業享受私人火箭發射服務,市場量級將越來越大,最終迎來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