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超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學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自學能力的培養是貫穿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之中。自學是人們獲取新知識的一種主要途徑和手段,自學能力的培養體現在各個方面;現在是一個信息高度發達時代,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廣泛;互聯網、圖書、課堂等都是孩子獲得知識主要途徑,大部分知識獲得需要孩子自學來解決,所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是漫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自學能力的培養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幫助和指導;對于自學能力的培養我有幾點體會:
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前提條件。學習興趣能使孩子產生自學的愿望;這對于自學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學習興趣來自于他們喜歡和好奇的東西,比如:玩具、彩色圖書、電視節目等;孩子最初的好奇就是學習興趣的開始,也是自學的開始,良好的學習興趣能真正調動孩子的求知欲,激發出孩子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家長在與孩子共同學習過程中有目的的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不能粗暴的命令孩子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學來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態度適當加以引導,不要抹殺這種興趣;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保持自學的連續性;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必備條件;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孩子的學習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具有了目的性;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孩子安排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具有可控性;如果自主學習意識淡薄,孩子就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空談;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家長的大力支持和老師的督促與引導;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孩子能夠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讓孩子的學習具有計劃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孩子的學習成為自覺;為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做好鋪墊。
現在實施創新課堂教學中主要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為主,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一) 培養自學能力要狠抓預習環節。預習環節的整個過程的大部分都是由孩子獨立來完成,所以用預習知識來訓練自學能力是最合適的。預習中,孩子在閱讀材料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是理解表面的意思,對知識的深度挖掘很難做到,總感覺無從下手,找不到重點和主次關系,不知道該學些什么,該怎么應用這些知識。所以在孩子預習訓練的最初階段,教師要引導孩子自學,首先幫助孩子列出詳細的自學提綱,制定提綱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多設問題,由淺入深,減少孩子在自學中遇到的困難,從而理解掌握自學的知識,增強孩子自學的自信心。在設置自學提綱的同時一定要設置對應的練習題,加強和鞏固孩子的自學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會形成一定的能力,此時教師的引導由主要地位降到次要地位,教師擬定的自學提綱由繁到簡、由粗到細;孩子由原來的半獨立完成轉化為獨立完成的過程;最后訓練階段,老師給孩子擬設簡易提綱,由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大家共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發表各自的見解,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易錯易混的練習題來檢測自己的自學效果;通過長期的訓練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二)課堂教學是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培養自學能力是創新教育的要求,也是孩子終身發展必不可少的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勤于思考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關鍵;連續不斷的動腦筋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經過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性,把所學知識鞏固加深、融會貫通、形成知識網絡。課堂中多設懸念,讓孩子具有迫切的求知心理,常常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養成多動腦、多思考的學習模式;在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時,應做到引而不發,觸動孩子思考,形成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三)良好的概括、歸納、總結能力能促進自學能力的提升。自主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轉化為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在自學中就顯得更加重要;通過生活中的事例、模型、具體知識,用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指導孩子對學過的知識及題型進行歸納、整理,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孩子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還可以通過猜測、聯想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和解決問題;長期的訓練就形成了良好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這是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家長、孩子共同配合;慢慢的訓練、積累、頓悟來完成;自學能力的培養應該滲透到各個方面的學習當中去;這種能力是內在的、看不見的、卻受益終生的良好的學習品質。所以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以上是我的粗淺看法,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