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走西口”運動使大量漢族人民進入漠南蒙古地區,筆者主要探究蒙漢兩族在交往中產生的民族問題,望對制定相應的民族政策略盡綿力。
關鍵詞:“走西口”;漠南蒙古;民族問題
作者簡介:張濤(1993.12-),女,漢族,巴彥淖爾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在就讀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國史專業。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1--01
(一)民族問題
所謂“民族問題”只限于民族之間的矛盾,更明確地說,即是由民族關系和民族差別所產生的矛盾的總和。民族的差異性是產生民族問題的前提。蒙漢兩個不同民族在接觸中也產生了摩擦、糾紛。
(二)“走西口”移民運動
“走西口”的移民主要以山西、陜西人為主,晉、陜等地區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發。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尖銳。咸豐元年,已到無土不墾,無田可耕的地步,當地人只好去土壤肥沃、地廣人稀的口外謀生。清政府放墾政策的施行也促使了內地漢族民眾向口外的遷移。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內地民人在口外蒙古“或行,或商,或力田,至數十萬人之多”。[1]漢族移民逐漸定居在口外,開墾耕種,三五成村。大量流入的漢民,與漠南蒙古的蒙古族構成了蒙漢民族關系的主體。
民人口外農墾,形成農業區,改變了蒙古人過去的游牧生活,他們建造房屋、演聽戲曲等。除此之外,漢人在居住、語言及禮儀等諸方面也“染蒙古習俗”。 “走西口”為蒙漢民族共同生產實踐提供了條件,從而促進了文化習俗的互相兼容并蓄,形成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西口文化。
(三)蒙漢民族問題
蒙漢兩族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主要是由于作為兩個不同的民族主體,他們的利益受到外族侵犯時,就會引起雙方的關系緊張。
農牧業交鋒牧民被迫遷徙、務農。漢族移民初到蒙古,受雇于地主勞作,隨著移民的增多,多水草利便之區變成農耕地,使草地面積日益減少。1743年,“歸化城土默特兩旗蒙古人全部戶口地共有75048頃,其中牧場地有14268頃有余。”[2]大多數牧場已變為農田,牧場地只占19%。盲目開墾、不合理的生活生產方式,使得草場逐漸退化、荒漠化。面對農田擠占草場的情況,部分蒙古人無奈選擇了務農。“土默特和伊克昭盟有大部分蒙民,都成為‘道地的農民了”[3]。蒙民的身份發生了轉變,由傳統牧民轉變為半農半牧的雙重身份。
蒙古王公對漢民的剝削壓迫。清政府蒙古王公進行大量封賞,賜予王公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在蒙古社會開始出現。蒙地的私有激發了蒙古王公貪腐斂財的欲望,他們不斷上奏朝廷,請求準許招徠沿邊農民出口墾種,以求獲利。康熙三十六年和雍正十年鄂爾多斯上層就奏請準與內地民人合伙種地,清政府“聽其自嘗自便”。從此內地民人以口外種地為恒產,蒙古亦資歷地租為贍養[4]。農業興起后,旗扎薩克以及一般的王公貴族、寺院和活佛等,依仗特權,大量圈占草場,租給漢族地戶開墾,收取地租,成為其剝削來源。他們提高地租、奪地另佃,甚至用動武的方法驅佃。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一些移民被迫走上為匪搶劫的道路。蒙古上層人士對漢民的欺壓和剝削也導致了蒙漢民族問題的出現。
旅蒙商對蒙民的無情搜刮。旅蒙商是旅蒙行商的簡稱,又稱邊商。他們活動于囊括中國北疆漠南、漠北蒙古各部游牧地帶,經營種類“上自綢緞,下至蔥蒜”,應有盡有。蒙古族王公貴族為了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物質享受,及按時繳納清廷納貢,向旅蒙商大量“賒取貨物,借貸銀錢”,數額驚人,動輒以白銀萬兩計,牧民卻成為最后的還款人,飽經多方摧殘[5]。但高利貸者往往采取“驢打滾”利息計算法,使其祖孫數代難以償清債務。在封建商業高利貸的盤剝下,加速了廣大蒙古族牧民的貧困化,有些牧民最終傾家蕩產,或賣身為奴,或棲身牧主門下,或逃旗以為他生。因此,隨著商品經濟在蒙古族地區的不斷發展,加深了高利貸者與蒙古族牧民之間的矛盾。
其他。內地民人出塞耕種,而蒙古私索租價,常有爭端。漢族墾民中的地痞無賴,時而毀壞牧場、盜竊牲畜,使蒙民“不敢夜牧”。蒙古族當中的桀驁者,則經常“糾合三五,持刀騎馬,闖入漢族人家,坐索酒肉錢財,笞辱婦男”引起漢民怨憤,致使蒙地波瀾橫生。
漢民“走西口”進入口外蒙古地區,在與蒙古人接觸中,產生的摩擦一定程度上構成了這一時期漠南蒙古地區蒙漢民族問題。
注釋:
[1]清圣祖實錄[M],卷二三0。
[2]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乾隆八年八月辛亥朔,1986年。
[3]王建革.定居與近代蒙古族農業的變遷[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2期,第25-42頁。
[4]張鵬一.河套圖志[O].山草堂鉛印本, 卷4,屯耕,1917年。
[5]盧明輝.清代蒙古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9頁。
參考文獻:
[1]江立華,孫洪濤.中國流民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綏遠通志館.綏遠通志稿[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4]達力扎布.蒙古史綱要(修訂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
[5]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乾隆八年八月辛亥朔,1986年.
[6]肖瑞玲.明清內蒙古西部地區開發與土地沙化[M].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