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吹小號的天鵝》是E·B懷特享譽世界的經典童話故事,本文將按照“出生-成長-回歸”的線索,探析這部作品的成長元素,解讀作者對于人生及成長的見解。
關鍵詞:吹小號的天鵝;E·B懷特;成長
作者簡介:劉楓楠,女,漢族,內蒙古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1--01
一、生命的意義
春夏兩季是鳥類繁殖的黃金時期,再加之環境本身的美麗和富有生機的時節,帶給人的便是一種全新的活力和希望。懷特筆下的春天唯美動人,將春夏兩季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里,懷特是樂觀的、浪漫的,他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賦予了這美麗的世界:藍天白云,嫩草綠樹,風和日麗,再加上剛剛蘇醒的小動物們,就像早晨那樣清爽。在這樣環境的襯托下,使人更加期待那幾個即將出生的、可愛的小生命。
《吹小號的天鵝》中描述道,春天,鳥兒飛向更溫暖的地帶,在巡視了很久以后,雌天鵝與雄天鵝精心挑選了造窩的地點,并且規劃當危險來臨時,如何對抗天敵。雌雄天鵝愉快的、充滿干勁兒的把窩搭好,做好迎接小生命的準備。“童話故事的‘真實其實是我們想象的真實,不是正常因果關系上的真實。”E.B懷特這一系列的描寫都極大的貼近了真實世界,屬于寫實主義描寫。母親在孕育新生命的時候,她的心里無疑是充滿愛的,也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全部愛和希望寄予在了這個即將誕生的新的小生命身上。
責任是一種生命與生命傳承的情感。在《吹小號的天鵝》中,雄天鵝與雌天鵝對孩子的愛貫穿了全文。他們發現其中一只小天鵝路易斯發不出聲音,雄天鵝一遍又一遍的試圖教會他發聲,最終不得不承認了這個事實。“不要讓不正常的悲傷把你擊倒,路易斯。天鵝一定要快樂,不要悲傷;要優雅,不要笨拙;要勇敢,不要怯懦。要記住,這世上到處都是有某種障礙要去克服的年輕人。你顯然是有語言缺陷的。我相信你早晚能戰勝它的。”不難看出,懷特在這里也透露了一些他對于生活的態度,并且這句話也奠定了整部作品樂觀、積極向上的基調。對于懷特來說,做父親這句話中更多的是指向了他對待生活與世界的觀點——作為一個父親教導孩子的責任。
是孩子讓父母有了使命感,讓他們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為了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發展,父母的行動有了新的真理。正是因為有了使命感,父母的行為也就具有了不一般的意義,同時也讓行動的結果有了不一般的效果。
二、成長的過程
作品中的主人公在經歷“出走”的過程中開始真正成長。路易斯的出走,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懷特的社會意識,他認為,有了困難千萬不要沉溺在悲痛和難過中無法自拔,應該勇敢地去解決。在人類世界的短暫停留,是路易斯成長的主要過程。哈默博瑟姆太太、平果小朋友和游艇老板都給路易斯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讓我們明白其實這并不是我們理想中的世界,它包含了現實世界的殘缺。我們只有容忍、豁達,才能夠在成長中不斷前行。在人類社會經歷的這些日子,使主人公漸漸成熟起來。在全文中,作者共8次描寫路易斯外貌的變化,其中7次描寫對天鵝來說最重要的飛羽。這一過程向我們表明了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是心靈上還是身體上,路易斯都在成長。
三、身心的回歸
成長的旅途中,雖然經歷了艱難與危險,但也讓我們在為主人公感到擔心的同時可以體會到一些美好、慰藉、與安全感。但是,作者寫出走的實際目的是為了確認孩子向成人的過渡與確認,出走是為了回歸。
一路上路易斯的心始終牽掛父母、心愛的雌天鵝賽蕾娜,縱使沿途風景眼花繚亂,但他們從來沒有被路易斯忘記過。并且路易斯第二次出走的原因,就是為了去賺錢替父親償還偷小號的債。當攢夠了錢,他帶著心愛的姑娘第一時間飛回了自己可愛的家鄉。路易斯遇到人類對他的待遇并不是很好,雖然游艇老板為他提供了高檔酒店,但他最后卻只睡在了浴缸里。這樣條件的“優越”僅僅只限于人類使用,對一只動物來說,人類世界并不是他應該留下的地方。于是當路易斯實現自己的目標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也意味著他的幸福生活正式開始。
人類世界再好,也收留不住一顆愛自由的天鵝的心。當路易斯得知動物園老板要剪掉賽蕾娜飛羽以后,大發雷霆,堅守抵抗,終于戰勝了人類。路易斯是勇敢的,愛自由的,我們常說,不要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
作者以真誠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作為主人公成長旅途的終點,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與路易斯一起經歷了心靈的成長、情感的體驗,在心靈上獲得了強烈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布魯諾·貝特爾海姆.《童話與童心世界》[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E.B懷特.《吹小號的天鵝》[M].任溶溶,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3]雷內·韋勒克、羅伯特·佩恩·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等,譯.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