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海軍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
古人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需要借助反復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而如何指導學生讀懂書、讀好書、愛讀書,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面臨主要的問題。大量教學實踐證明,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搞扎實,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工夫。教學中要從“讀”出發,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把引導學生會讀書、讀會書作為閱讀教學的根本。它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體現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課堂教學的本體,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在朗讀教學中的落實。
1讓孩子們懂得朗讀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用準確的普通話吐字清晰、語音響亮地讀課文,能夠傳達出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停頓是語句的間隙、聲音的休止。停頓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結構停頓、邏輯停頓、感情停頓。恰當的停頓可以更準確的表達文章的感情。重讀是把重要的詞語讀重一些以示強調,包括語法重讀、邏輯重讀和感情重讀。
語調的變化用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表示提問、激動、命令、驚訝等語氣用升調;表示肯定、感嘆、祈使等語氣用降調;表示復雜的感情用曲調。通過讓孩子們懂得以上的朗讀基本知識和技巧,讓孩子們明確了學習朗讀的重要性。
2在聽、讀中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我先讓孩子們坐端正準備朗讀,然后提出朗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讀出感情。再用多媒體配樂朗讀了《觀潮》這篇課文。接下來引導孩子們先自由小聲朗讀,模仿性朗讀,再大聲朗讀,齊聲朗讀,配樂朗讀。最后對全班同學的朗讀給予了表揚和肯定,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朗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都應該給予肯定。教師不要只是強調某個字詞該讀大聲或是讀小聲,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導,給孩子們束縛,不知究竟該怎么讀,導致對朗讀失去興趣。
3在朗讀教學中注意發展孩子們的思維、想象能力
別林斯基曾說:“閱讀時,你到處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卻看不見他本人;你讀到他的語言,卻聽不到他的聲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不足這個缺點。”沒有想象,就無從對語言進行感覺和理解。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孩子們憑借想象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活生生的具體形象的世界。同時,運用形象思維去想象去感覺語言文字的意蘊和情感。在教學《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我讓孩子們先朗讀課文,然后想象那棵大榕樹的樣子,再去思考為什么能夠有那么多的鳥兒生活在哪兒。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朗讀能力,也培養和發展了他們的思維、想象能力。
4在朗讀中提高聽說讀寫綜合能力
在語文朗讀教學中,還可以訓練孩子們的說讀寫能力,讀讀說說,說說讀讀,邊讀邊說,邊說邊寫,有效地提高了孩子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讀的過程中,當讀到孩子們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讓他們暫時停下來,說一說對文章理解,想象一下故事情節會有什么變化,主人公的內心感受。然后把自己當作文章的主人公續寫一下故事。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還無形中提高了讀寫能力,更有利于孩子們健康心理的培養。
5給足時間。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自己的情與理
現在的語文教學的一些所謂“啟發式教學”,實質上是“講問教學”,教師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朗讀浪費時間,不如教師多講些,于是他們擠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一節課學生的朗讀時間少的可憐。朗讀練習猶如蜻蜓點水,來去匆匆,如在預習時的朗讀,教師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但實際上呢?學生往往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更別提讀通課文了,認識字詞了,朗讀儼然成了“花架子”。學生沒有得到充裕的時間去朗讀課文至讀通課文,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強烈,學生好比一個個只能張著嘴待哺的“小塘鵝”,無非是用自己的腦袋去裝老師的思想,他們體會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長此以往如此剝奪學生的朗讀時間,學生必然會失去讀書和理解的熱情。那么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安排好每節課的朗讀時間,要把朗讀時間交還給學生,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要讓全班的學生讀完、讀好,切不可玩“花架子”、“走過場”。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復的地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要鼓勵學生多讀,最為重要的是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朗讀,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書,讓學生通過所讀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讓此時的學生由“聽者”變成真正的“讀者”,讓他們去體會自己的情,領悟自己的理。正如《語文新課標》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總之,朗讀教學對孩子們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深刻地體會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朗讀不但要重量,重質,同樣也要注重讀的形式和方法;讀要讀出情,機械的重復只會使學生“食”之無味,“言”之無語;充滿情感的課堂朗讀訓練,是學生、教師、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讓學生情藏于心間,而溢于言表的深刻體驗,是永遠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變的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流。讓孩子們在朗讀中凈化心靈,提升修養,塑造人格。
(作者單位:渭源縣新寨鎮新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