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亞
摘要: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不把課堂當作學生語文學習的唯一途徑,他們能結合自己個人的特長,結合近階段語文學習的進展。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多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致力于班級語文特色的打造,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語文教師;文學素養
豐厚的文學素養是一個優秀語文教師的靈魂。
華東師范大學方智范教授說過:語文課如果沒有了文學性,那就不是語文課;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確論述:“我是文學教師,我承認,我喜愛自己的學科。我的教學體系的基礎,是善于閱讀、理解和欣賞原著的能力”,這里所謂“教學體系的基礎”,實際上即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語文教師素質的精華所在:文學素養;語文新課標與新教材的推廣與應用,需要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新課標中語文教學和培養目標從“掌握應試工具”向“提升文學素養”方向的轉變,要求教師的教學觀亦相應轉變,把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感悟能力作為首要目標,發現文學美,感悟文學美,創造文學美,讓語文教學成為學生文學素養提升的載體和途徑,而這些必須以語文教師文學素養的提高為前提。
我們這里所說的文學素養,并非如作家所指的撰文著述的能力,而是指一個人對文學藝術的鐘情愛好,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悟,以及一定的口頭與書面的表達能力。
一、豐厚的文學素養使教師散發著“書卷味”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當他站在講臺上時,他就是語文。的確,教師與學生的教學關系具有一種特殊的品質。語文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而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體現他所教授的知識。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養氣,詩書能為語文教師的氣質增華添彩。讀書,可以不斷滋養著他們,使他們日漸豐潤。在接受書的文學教養的過程中,他們又會用逐漸形成的文學的眼光去解讀書中的人文內涵。如此長期相互作用,這些語文教師身上的文學個性與素養得到不斷的鞏固和發展,天長日久,連自己也成了一部經典的名著,渾身上下散發著濃濃的書卷味。
二、豐厚的文學素養使學生浸潤著“語文味”
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善于營造濃濃的語文學習環境。濃郁的語文學習環境能感染、感召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非常欣賞我們學校的一位語文老師,走進她的班級,如同置身于一個語文學習的王國:黑板的左上方,淡雅隨意的花邊小框里,“每周一詩”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黑板右下方,小花貓背上的籮筐里,“成語天地”眨巴著眼睛吸引著你的目光;北面的窗戶口,用鞋架支起的小書架上,鋪著白底藍花的棉布,一本本新舊不一的圖書整齊地排列著;“學習園地”里張貼著各種色調、各種圖案的信紙,上面謄寫著孩子們的日記,每一篇都被小主人精心裝飾過;黑板報上的“趣味語文”題前,總有那么一些學生駐足;課間、午后,教室里或流淌著舒心的音樂,或播放著長篇小說。 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樂于開展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語文新課程把課本這本“小書”和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強調語文學科和生活的密切關系。 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不把課堂當作學生語文學習的唯一途徑,他們能結合自己個人的特長,結合近階段語文學習的進展。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多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致力于班級語文特色的打造,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吳江的管建剛老師開展了各種形式的趣味作文活動,他帶領學生創辦班級《作文‘周報》,評比每月“作文之星”,向全校發行“個人專刊”,嘗試發放“模擬稿費單”,到班級圖書中心購買自己喜歡的書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滋味。
三、豐厚的文學素養讓課堂飄散著“文學味”
好的語文課應該處處都充滿了文學性。一名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語文教師,他可以不是一個詩人,但是他渾身上下一定散發著詩意。他會營造詩意的課堂,教學詩意的語文,讓課堂飄散著“文學味”。讓課堂飄散文學味,就會注意以“文學的方式”把握教材。我們不少教師習慣于以分析的方式研究教材,容易走向支離破碎。而具有豐厚文學素養的教師總能憑著自己對文本、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悟,捕捉到其間蘊含的文學內涵,幫助學生一起走進文本,體會內蘊。特級教師薛法根在進行《天鵝的故事》一課教學設計時,自己就試著努力感受文本內在的呼吸節奏,并體會文中老天鵝破冰的動人場景,恍若耳聞那動人心魄的陣陣叫聲。教學時,再引導學生如此感受教材,就如鳥兒在空中俯瞰大地一般,讓學生沉浸在文字營造的美妙世界中。 讓課堂飄散文學味,就會講究兒童文學的有機滲透。傳統的閱讀教學大抵脫不了教本里的課文,將一篇課文分解成課時教學,掃清障礙、整體感知、部分探究,最后回到整體,這種教學思路與模式下的教學,不免會烙上繁瑣分析、感性抽象、知識本位的印痕,語文學科的語言魅力和人文精神也因此弱化和退隱。而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呵護著兒童內心的夢想,豐富著孩子們的想象,溫暖著他們的感受,努力使他們從小成為一個有趣味、有氣質、有道義的人。
總之,素質教育的發展,對語文教師的文學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更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學實踐的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以適應新世紀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