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
【摘 要】隨著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使地方紙媒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本文結合工作實際,闡述了地方報紙應找準定位、拓寬思路,發揮自身優勢,報道重要政務活動和重大新聞、推出深度報道和解讀、加強理論宣傳等,凝聚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權威 政務 深度報道 民生 媒介融合
當下以網絡、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發展,它們以其信息量巨大、新聞更新量高、易于互動、具有多重選擇等諸多優點,給地方紙媒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曾經風光無限的地方紙媒面臨著發行量下降、廣告額下跌、利潤減少等問題,在生存和發展中迎接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筆者認為,只有突出自身特色,堅守輿論的主陣地,挖掘報道深度,貼近民生,積極同新媒體融合起來,才能站穩腳跟,實現真正發展。
一、充分發揮紙媒報道的權威性
新媒體傳播內容固然存在多、快、視覺化等優勢,但同時存在著泛、淺、公信力差等問題,而地方紙媒所發布信息真實、可靠,受眾可信度較高。作為黨和政府的代言人,地方紙媒非常重視所發布信息的準確性。2016年供暖期,網絡、微信等新媒體上充斥著很多關于采暖費收取、供暖期時間等不實的流言,嚴重影響了取暖費的收繳工作。《盤錦日報》《遼河晚報》對盤錦市供熱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并在顯著位置刊發了系列報道,打消了群眾的疑慮,消除了社會上的不良影響。
相對于新媒體,紙媒多年積累塑造的公信力和深深根植于受眾心里的信任感,是紙媒與生俱來的優勢,所以筆者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地方紙媒一定要在保持原有新聞特點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好、做強新聞內容,吸引受眾的眼球。
二、加強對地方重要政務活動的報道
地方紙媒的真正優勢在于本地新聞,本地新聞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發生在本地的新聞,并且只與本地讀者相關聯,一種是全國新聞或國際新聞的地方化。重要政務活動是本地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政務活動、重大工作舉措進行及時報道,這是地方紙媒的職責所在,也可以彰顯地方紙媒的優勢。筆者所在的《盤錦日報》和《遼河晚報》對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要決策部署、經濟全會、人大政協的“兩會”等都做了全面、及時的報道,同時對中央及省級以上媒體刊發的具有重要價值或重大意義的新聞,在報紙的重要位置也及時予以報道。2014年盤錦市被確定為全省宜居鄉村建設工作試點市,筆者深入采訪后,寫了一篇消息,刊登在《盤錦日報》頭版頭條位置,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果。2016年9月,盤錦市召開了市第七次黨代會,《盤錦日報》《遼河晚報》開辟了黨代會專版,對會議進行了全面的報道,詳細地解讀了會議報告,為盤錦市開啟實現全面轉型、走向全面發展、建設更具實力活力和競爭力的濱海新盤錦的嶄新政策奠定了強大的輿論基礎。
三、增加深度報道的數量
深度報道是地方紙媒生存和發展的又一有力武器。對新聞的深度報道,不僅讓讀者知其然,而且讓讀者知其所以然,更有利于讀者全面了解新聞事實真相,從而增強可讀性和影響力。要適應全媒體時代受眾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增加深度報道的數量并提高其質量,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才是生存的王道。2015年9月開始,《盤錦日報》采用系列報道的形式,深度挖掘了全市各區縣、經濟區在向海發展全面轉型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起到了示范作用,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2016年5月,為了大力推介盤錦,記者除了用消息報道外,還以通訊形式,深度報道了盤錦從建市以來,自強不息、從弱到強的不平凡發展歷程,在讀者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四、緊密貼近大眾民生
地方紙媒的受眾90%是本土讀者,只有沉下身子,與受眾融為一體,報道貼近大眾,服務民生,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
《遼河晚報》自2007年創刊起就開辟了社區版,社區部的記者從此走進社區,與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打成一片,成為好兄弟、好姐妹。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遼河晚報》在15個社區成功舉辦了15場“紅歌社區會”。從6月17日到9月27日三個半月的時間,社區志愿者2000余人參加演出。演員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跟著《遼河晚報》跑了一個社區又一個社區,通過自己的歌聲和心聲,唱響家鄉濱海新盤錦雄姿英發的新面貌和大發展,表達對中國共產黨播灑陽光雨露的頌揚和感恩,抒發著對祖國母親日益強大富饒的滿腔熱愛。
五、積極實現媒介融合
當下,新媒體之所以迅猛擴張,與它自身擁有的優勢是分不開的,如它的即時性、便捷性、海量信息及覆蓋面廣的特點,這是地方紙媒所欠缺和不足的方面。發揮自身優勢,并不意味著排斥新媒體,相反,應積極探尋和新媒體的融合之路,做到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地方紙媒發展的新支點,在融合中創新自己的商業模式,變革組織方式、運作流程、運作模式等,利用時代產生的新媒體發揮報紙的強項,使傳統報紙變成數字報紙。報紙通過媒體融合突破平面媒體的限制,擴展媒介渠道,建立起數字信息綜合開發處理平臺、數字信息發布平臺、數字產品營銷平臺和數字產品客戶服務平臺,以平臺為紐帶,創新業務組合,實現了報紙數字化。
地方紙媒應該認清新的生存環境,充分發揮權威性、公信力,把內容和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并積極借助新媒體技術來加強與受眾的互動,通過網站、微博等形式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確保取得最佳的宣傳效果。同時,地方紙媒不應該一味地擁抱新媒體新技術,在盲目跟風中忽視了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應該發展壯大自身的優勢,并根據自身特點來有選擇地借助新媒體技術來彌補缺點,真正實現媒介融合,使地方紙媒邁上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單位:盤錦日報)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lO-7.16;[2]譚天.產業經濟學視域下的新媒體[J].聲屏世界,2007.(10);[3]杜獻寧、王一偉.《河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利用探索》,《前沿》.2012—4;[4]馮廣超.《數字媒體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5]楊英法、戴雅娜、徐運紅.《生態經濟建設中媒體語言的引領策略》,《生態經濟》.2015—3;[6]榜繼紅.《誰是新媒體》,清華大學出版社;[7]匡文波.《手機媒體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8]陳婉瑩.傳統報紙媒體如何應對網絡媒體的新挑戰—以美國報紙網絡版的變革為例[J].新聞記者,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