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潔
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比較差,依靠學生自己提高數學能力顯得有些困難,而通過教學中一些技巧的使用以及課程的安排和內容的精心設計,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實現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擁有更加順利的職業生涯。
一、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中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其中的概念、公式、推理、演算等都存在著理解上的難度,在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之前,大部分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都存在著畏難情緒,在學習的基礎階段,他們沒能構建成型的知識系統,隨著學習內容逐漸變得復雜,很多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變成了徹底的“聽天書”。進入中職學校后,數學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早就產生了職業倦怠,因此大多使用的是一成不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顯得枯燥無味,更是壓抑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為了應付考試,在實際的教學中,中職學校不得不降低教學的難度,數學學科的學習基本上形同虛設。這就使得數學的學習形成了一個課前不預習、課上不學習、課后不復習的怪圈,且愈演愈烈。
二、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1.課程性質決定基礎地位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是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基礎,是一切科學領域的奠基者。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經濟領域、生物制藥領域、國防科技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等,尤其是在和計算機進行結合后,其所創造的直接價值與間接價值都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梢哉f,數學在推動社會生產力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數學是人類智慧結晶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質是公民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它作為一種思維體操,鍛煉了人的思維能力,使人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根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個人的能力與生活悄然發生作用。
2.科技發展推動職業需要
縱觀當前中職學校開設的專業,最明顯的特點緊密聯系社會實際需求設置專業培養人才。而所有的專業幾乎都和計算機、互聯網產生了鏈接。計算機的基礎是計算,計算的基礎是數學。無論學習什么專業,基本的運算都是必須要掌握的,民間專業的測量、投資市場的預測、軍工專業的空間、數控專業的計算……這些專業的背后都是堅實的數學背景。越是和數學聯系緊密的專業,越是社會上的熱門職業??梢哉f,科技推動著中職學校的數學課程不斷前進,豐富的數學內容將學習和素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3.數學教育中的德育價值
人們普遍認為數學的學習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它不像人文類學科形式豐富、情感飽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數學內容本身就富有強烈的內在美感,它的邏輯緊密、思維嚴謹都和中國傳統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我國最早的數學書籍《勾股定理》更是為學生揭示出我們的祖先對于數學的研究是多么的悠久、成果又是多么的豐富,其中蘊含的德育價值為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養成端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以說數學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
三、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激發策略
1.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雖然由一系列的符號組成,但數學并不等于符號。人類社會經驗的總結和累加形成了數學學科,其內涵的豐富是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們選取的出行路線是幾何學科的雛形,購買彩票是和概率有關,房貸車貸和數列計算有關等等。可見,我們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和數學打交道。通過創設數學應用情境,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使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成為實實在在可以觸碰的現實,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不要人為地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割裂開來,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甚至是挖掘數學的素材,并嘗試著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倡學生遇事從數學的角度想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具備數學的思維,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發展出數學的能力。
2.搜集故事,增加數學趣味
數學雖然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但這并不代表其不具備人文性。只要是人類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無一例外都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僅僅以勾股定理為例,關于其由誰發明的,就有著諸多的故事。有人說它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證明而出的,當時為了慶祝這個定理的發現,斬了一百頭牛作慶祝,因此又稱“百牛定理”。在我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與證明,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故又稱之為商高定理。法國和比利時稱為驢橋定理,埃及稱為埃及三角形。每一個名稱后面就是一段故事。學生可能對數學的學習心生畏懼,但是對于故事的喜愛則出自天性。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這種天性,盡可能多的搜集有關數學的故事,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推導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教師可先講述數學王子高斯從1加到100的故事,牢牢鎖定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提問學生高斯是如何計算得來的結果,經過教師的設疑和點撥,求知欲被激發起來,學生會積極思考。
3.結合專業,貼合未來需要
數學的學習是一項復雜而多變的系統工程,這種復雜多變性和職業需求的瞬息萬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于人才的復合型需求也越來越高,專業的學習不再是內容單一,而是越來越注重學科的交叉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征求學生的意見,咨詢相關行業的專家,一面收集專業的數學實例,一面對所學的課程內容進行取舍。當前學生學習的數學教材很多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版本,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現實,學生所學的知識已經過時,為職業服務就無從談起。在數學內容的取舍中,要與專業知識緊緊地貼合,教學的過程就是專業知識分析、討論、解決和掌握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掌握的是職業問題解決的能力。例如,機電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幾乎用不到幾何的知識,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幾何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而在考試時,也大可不必定過高的難度,使學生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數學其他內容的學習中,從而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4.運用技術,結合科技力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一項核心技術,在人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生著重要的作用。同樣,在中職數學的學習中,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也將固有的時間與空間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延展。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也幫助抽象的數學逐漸變得直觀形象。例如,運動軌跡、圓錐曲線的形成過程一直是數學學習中比較艱澀的地方,而現代化技術則可以將其形成的過程動態地展示出來,使枯燥的理論生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種感覺器官被充分地調動起來,眼耳手腦共同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升了學習效果。還有在學習正弦函數圖像一節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正弦函數的動態變化,真實展現了三角函數的極值性、周期性,再通過拖動圖形及改變參數就可形象展示三角函數左右平移、周期及極值的豐富變化。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5.體驗成功,鞏固學習興趣
心理學的樣關研究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是學習一項事物能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關于興趣的激發,教師們采取的方法五花八門,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涉及興趣如何一直保持下去,則很難有大的突破。這時就要通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究竟需要什么。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普遍較低,社會、家庭、學校甚至是自己對自己也多少帶有一些歧視性的看法,久而久之,人們就忘了中職的學生也是需要被肯定與鼓勵的,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有自尊的需要,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了解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精心地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不要搞大鍋菜,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習的內容分出不同的層次,按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分配給學生。每個學生獲得的任務和需要達成的目標,都是基于個人現實出發的,“只要跳一跳就能夠得著”。這樣使學生的自信心逐漸增強,為堅持學數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及時表揚,使他們在心理上獲得被重視、被肯定的感受,從而獲得繼續學習的動力。教師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小的進步,點滴的成功也要給予及時、正確的評價和表揚,這樣可以使學生信心倍增。而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也要本著體諒學生的心情,態度和藹、詳細具體地指出錯誤,避免因為個人的情緒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抑制了,前功盡棄。只有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親自實踐,親自體驗,獲得成功帶來的喜悅,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會保持下去,并帶來數學學習的實質性進步。
四、小結
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踐一線,都一致認為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對于數學學習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數學的興趣直接關系到中職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果。面對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偏低的中職學生,數學學科的重要性更加顯現,而職業的需求也迫使學校不得不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工作的情境創設、素材挖掘、科技運用都成為數學學習興趣提高的必由之徑。中職學校和任教教師應適應時代的發展,尊重學生個性,立足學生實際,挖掘數學素材,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的性質和屬性充分發揮出來,為中職學生的工作與生活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