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既具有簡單的商品的屬性,也存在著金融產物的特性。這些因素便構成了一般大宗商品的定價方式。金融市場為我們創造了許多投資工具,各種投資工具的收益及其穩定性也不盡相同。本文以當下最流行的股市投資與大宗商品投資進行對比。發現,股價的表現往往取決于公司所處行業的時新性,當市場上有新產品的流行,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的上市公司,將被市場上飛速推進的潮流無情的淘汰。比如Nokia Corporation和Motorola Inc.,甚至是美國國寶級的IBM,都經歷或者正在經歷困境[],曾經的領導者也不得不尋求轉型的救命稻草。大宗商品則不會,雖然有時候會由于技術進步而影響部分產業的需求,如用貴金屬銀制造的膠卷被數碼產品淘汰,普通燃油的勢頭被新能源的推廣壓制等。但是,無法想象一個不需要小麥、玉米、白糖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某樣商品即使發生了不穩定,也不會完全隨著時代更迭而消失。
如社會進程一樣,金融市場交易品種之間也有輸贏的比較。2014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跌幅最大的四個交易品種全部都是原油相關產品。原油及汽柴油價格以下跌幅度約33.89%的表現墊底,此外,玉米和豆油也遭遇大跌。白銀價跌約18.6%,日元價跌約12.08%、歐元價跌約10.92%的跌幅位列中等跌勢水平。而咖啡市場則以約43.23%的上漲幅度奪得“花魁”。美元指數漲約12.05%、鉑金漲約10.48%,均位列中等漲幅水平。不斷刷新高位的美元、美股漲幅,漲幅均屬中檔水平。
若將大宗商品按農產品,礦產和能源分類,從08年到14年商品交易價格指數CGPI的變化進行比較的結果見圖1。明顯看出,大宗農產品價格指數變化最為平緩,這是因為農產品供需等因素,基本不被經濟走勢干擾。而礦產和能源商品,由于受經濟狀況作用,他們的波動相對強于農產品,從金融危機前116.7減弱到2009年的84.96,跌幅近27.2%。之后,受中國經濟逐步轉向可持續性影響,CGPI程緩慢下跌趨勢。
法國興業銀行一位交易員表示:中國市場龐大,同時又喜歡跟風扎堆交易,對市場的潛在變化有巨大的影響。倫敦金屬交易員發現,平時2000到3000份的合約,在1月14日早上,已經成交了1.5萬份,增長了五倍多。致使在倫敦、紐約這類世界經濟中心的交易員也必須時刻關注中國動態。由于中國經濟轉型,使得部分實物需求增速下降,但是,轉向金融化的大宗商品越來越吸引中國投資者目光,中國投資群體的一舉一動,關系著全球金融狀態。
目前,中國期貨交易量在世界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中國期貨排名網(2014)大商所、上交所、鄭商所分列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全球2013年期貨成交量的統計數據排名的第十一、十二、十三位。引導商品定價的基本,就是供給和需求間的平衡。工業革命所在的十九世紀,大宗商品非常容易被找到,購入成本較低,開采量激增。例如,當時每桶原油僅需兩美元,但是現如今,資源貧乏,提取成本高昂。目前非OPEC國家產油均價在60美元附近。新興經濟體的進步助長了對資源的需求,推動價格走勢的上揚,但又不必擔心價格過高,畢竟供給量的限制,約束了價格最終變化仍在合理的區間。
除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大落,使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外,整體均呈上升趨勢,但升速下降很快。由2010年增速分別為38.7%和31.3%,降至去年0.4%和6.1%,可以說,進口額幾乎沒有變。這樣的數據說明,中國這一新興經濟大團體雖然仍保持強大的物質需求,但明顯給未來的大宗商品發展展望提出質疑。Financial Times編輯2015年初表示,經濟回溫仍不達預期,即使其他亞非經濟體興起,但前景也很難再達到與中國相比較的供需水平。
以稀土產品為例。2015年以來,股票市場上與稀土產品相關的股票的表現均好與于同期,2015年1月6日,中國稀土股價更是上漲了31.3%。中國作為稀土最為豐富的國家,儲存量、產出量、消費量、銷售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國稀土產量基本程逐年下降趨勢見表2。
如此一來,明明是產業的優勢面,但被動承擔了很多風險,干擾了市場運轉。多方面分析到可能的原因,產能過剩造成的供需不平、行業集中度低造成的盲目競爭、管理不及時造成的出口無序等等,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議:①加大整治礦山的開采過程,規范行業秩序。②加強多部門、多地區的聯合,設立專業部門進行及時管控,對數量上控制、價格上規范。③完善行業內自律水平,嚴格執行規范和標準的管理和控制。④加強企業間相互合作,促進共同進步,同時國家擴大研發投入,提高我國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對于個體投資者,也有很多適合的方式。例如黃金,黃金被大部分普通投資人認為是最易操作也是最保值的實物投資產品。雖然,有經濟學家Keynes和知名投資商Warren Buffett認為,黃金是最糟糕的投資品,但也有大牌投資家,如對沖基金公司Paulson&Co.總裁John Alfred Paulson的觀點認為,貴金屬完全可以應對長期的通脹,在08年金融危機中就順利成為了資金的避風港。在中國,隨著貨幣管制的開放,零售需求增加,普通投資者想要持有貴金屬變得很容易,成為保守者優選的長期實物投資途徑。
【參考文獻】
[1] 蔡純.大宗商品與金融市場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12 .
[2] 蔡慧.我國商品期貨價格指數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聯研究[J].中國金融研究,2010.
[3] 陳進.大宗商品電子商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09.
作者簡介:袁瑾(1993—),女,回族,安徽省合肥市人,經濟學碩士,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 金融學專業信用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