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璐 穆蘭
【摘 要】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已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銀行的制度約束、政府缺乏支持及現存的社會環境是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提升企業素質,改革現有的金融體制,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培育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 企業 融資難 原因 對策
中小企業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提供服務、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籌資難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健康發展。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初步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機制障礙
首先,中小企業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其次,中小企業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人。而且企業之間相互擔保,往往是一家企業出了問題會連累一批企業,使擔保常常變得有名無實。
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巨多,但大多仍處于小規模運轉狀態。中小企業由于技術落后,人才缺乏,管理上的落后,其產品的質量很難保證,市場上的假冒偽劣商品來自中小企業的不在少數。致使人們對中小企業產品很難認同,導致其產品很難暢銷,發生資金周轉困難。
(二)銀行的制度約束
目前,我國金融業的主角中、工、農、建四行還背有相當沉重的歷史包袱,其他眾多中小商業銀行無不以爭搶和保持大客戶為開拓重點,金融改革不到位,人為因素還突出。
我國金融改革力度的加大,使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實行了信貸收縮和信貸集中的策略,銀行加強了信貸風險的控制,并且大部分實行了終身責任追究,銀行貸款的門檻在不自覺中抬高,大部分中小企業也就很難達到發放貸款的條件。
由于法律、法規對銀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現在銀行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大多數是宏觀指導性的意見,使中小企業和商業銀行都缺乏參與市場公平竟爭的法律保證。
(三)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
國家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逐步制定和實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資問題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決,但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卻尚未形成足夠的重視。
發行上市門檻高、層次不夠,在股票市場上,對中小企業發行股票的最大障礙是規模限制。按我國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為1000萬元,上市公司股本總額不得少于5000萬元。這些規定顯然將很多中小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擋在資本市場門外。
二、中小企業融資的對策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銀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政府要發揮政府推動和引導作用,要培育一個良好的社會融資環境。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企業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各方面建設
中小企業要實行機動靈活、拾遺補缺的經營戰略,避開行業內大企業、大公司所關注的熱點項目,選擇他們易于忽視而又有一定經濟效益的“縫隙”產品或配套產品,用有限的資金,采用“小而專、”“小而精”、“小而新”的發展模式,在大企業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中小企業要采用多種形式的籌資架道,利用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籌集資金,量力而行,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實力,減少盲目性,防止不切合實際的攀比性,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中小企業自身要加快制度創新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步伐,要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保證對外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增強信譽,建立起一套適合和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現代管理制度。
(二)金融機構要加快改革、轉變觀念、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國有商業銀行應為中小企業營造公平的貸款環境,調整信貸政策,修改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打破以企業規模、性質作為支持與否的條件,支持中小企業的的合理資金需求。商業銀行在組織制度方面應創新,現在各國有商業銀行除總行己設立中小企業信貸部外,一級銀行和二級銀行也設置了中小企業信貸機構,制定和執行對本地區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策略。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要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技術、有潛力的科技型、城市勞動密集型和社區服務型的優強中小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對于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的中小企業,開通貸款“綠色通道”;對發展前景好,信用水平高,經營穩健的中小企業要實行傾斜政策。
(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創造良好的社會融資環境
從民營企業自身來看,其涉及領域較廣,基礎龐大,但除少數企業進人一些高技術領域外,大量的是傳統的商業流通業、房地產和一般制造業,還缺乏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依靠自身力量,但政府的引導作用也至關重要。
要充分認識和重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作用,要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層次、多結構、多種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各類型的銀行金融機構要與信用擔保機構建立平等的業務聯系,銀行對有信用擔保機構擔保的中小企業實行有差別的貸款利率和扶持措施。我國缺乏專門的中小企業銀行,應設立中小企業政策性和商業性銀行。
總之,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須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的研究,切實可行地采取措施,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參考文獻】
[1] 林毅夫、李季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7(1) .
[2] 李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與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08(8) .
[3] 王禧揚、趙明星: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研究[J].經濟論壇,2009(1).
[4] 林毅夫:建立信用體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J].世界商業評論,2008(12).
[5] 劉穎:關于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