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鈴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在新時期國際形勢下,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和黃金價格的影響,以及人民幣加入SDR 背后增持黃金儲備的推動作用,并結合中國當前的實際國情,得出結論:新時期下,中國應該更加重視黃金儲備作為戰略儲備資產的地位,將壯大黃金儲備作為長期的戰略目標,穩健地增持黃金儲備,逐步實現儲備資產的多元化,增強國家信用,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努力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關鍵詞】 黃金儲備 美聯儲加息 人民幣匯率
2015年12月16日,美聯儲加息扳機一扣響,耶倫用她那一如既往的鴿派輕柔語音,呼喊美元回家,國際資本的流向頓時逆轉,資本呼嘯而逃,新興市場的“貨幣風暴”旋即上演。另一方面,2015年11月30日,IMF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SDR,SDR貨幣籃子相應擴大至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5種貨幣,新的SDR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的黃金儲備應該做何調整,使中國能夠更加積極應對經濟金融挑戰和機遇,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戰略。
一、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2015年12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維持在0.25%至0.50%之間。此次美聯儲宣布加息是美國自2006年6月以來正式開啟加息周期,以此為起點,美聯儲以漸進節奏持續加息。自從美元加息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時漲時落,但總體是下跌的。
總體而言,人民幣匯率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順應市場趨勢對美元的波動做出調整。但同時也折射出,人民幣對美元有依賴性。人民幣的幣值很容易被美元左右,而中國的外匯儲備價值更是完全和美元掛鉤。因此,實現儲備資產的多元化,增強國家信用,努力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中國應該努力的方向。
二、美聯儲加息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由于黃金通常以美元標價,在全球央行中,美聯儲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力最大,但也并非是唯一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一開始,由于投資者對美聯儲首次加息感到不安,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1月份的金價暴跌。雖然美聯儲貨幣政策慢慢地轉向緊縮,大部分央行還保持著寬松的貨幣政策,并且有許多國家進入了負利率區間[1]。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使得貨幣市場出現了許多反常現象。自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升值;而自歐洲央行實施負存款利率以來,歐元也有相似的表現。負利率相當于對銀行系統征稅,從而緊縮銀根,使得負利率國家貨幣(如歐元、日元)相對于正利率國家貨幣(如美元)升值。而這將對黃金價格有利,因為其他國家的負利率政策不僅會使美元走弱,還會導致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促使投資者們尋求黃金等避險工具進行財富保值,將黃金視為長期的價值儲藏手段。
三、黃金儲備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國官方公布過的黃金儲備數量顯示,中國自2009年以來,增持黃金儲備。截止2016年6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超過俄羅斯,全球排名第五。黃金,代表著權力,是世界性支票,擁有黃金的儲備量,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征。通過比較中美兩國在黃金儲備和各自貨幣國際化程度上的差異,楊帆認為,一國的黃金儲備量的增加可以有力地推動該國貨幣的國際化進程[2]。產超平也認為,黃金儲備在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3]一是可以增強擔保能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二是可以增強國家信用,提高債務清償能力;三是多元化外匯儲備,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四是與民間藏金結合,促進黃金市場發展。事實證明,這種想法也是正確的。2015年11月30日,IMF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SDR,并在2016年10月生效,這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上可以自由使用,大大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中國自2009年以來持續增加的黃金儲備推動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四、新時期下,中國的黃金儲備
在新時期下,人民幣從2015年8月開始貶值后,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又帶來極大的影響,出現有投機者企圖利用此形勢牟取暴利的現象。例如前段時間金融大鱷索羅斯做空人民幣的計劃,雖然最終中國用充足的外匯儲備極力做出反擊,使人民幣走勢穩中有升,給借機做空人民幣的投機者以沉重打擊,但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重新思考外匯儲備量是過多還是過少,國際儲備資產配置是否合理等問題。2016年5月份,中國的外匯儲備余額是3.19萬億美元,較上月下降279億美元,而按照SDR計值看,外匯儲備較上月略有增加,余額為2.28萬億SDR。SDR和美元計值的外匯儲備的波動方向并不同步,進一步反映了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重要性,而黃金在這一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雖受美聯儲加息和加息預期的影響,美元回升而黃金市場大幅承壓,金價有所下跌,但是緊縮周期通常都伴隨著通脹走高,并且許多國家都進入了負利率區間,這對黃金市場都是利好的。黃金儲備作為一種戰略儲備資產,對抵抗風險、穩定幣值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家金融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幾年,中國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量一直在增加。《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明確指出,中國有雄心打造一個全球性儲備貨幣來挑戰美元的霸權,以及填補各個央行減持歐元造成的空白,中國清楚地認識到黃金為全球性貨幣的信譽和地位產生的作用。截止2016 年底,中國的黃金儲備在外匯總額中所占的比例仍只有2.4%,這一比例在全球擁有黃金儲備排名前五的國家中是最低的,遠低于排名第一的美國。Richard Michaud(2006)對30年的歷史數據進行研究后發現,對一國而言,10%的黃金持有量為最佳[4],中國的黃金持有量遠遠不夠。我認為,新時期下,中國應該更加重視黃金儲備作為戰略儲備資產的地位,將壯大黃金儲備作為長期的戰略目標,穩健地增持黃金儲備,逐步實現儲備資產的多元化,增強國家信用,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努力實現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參考文獻】
[1] Erik Norland.下半年全球黃金市場猜想[N].期貨日報,2016-5-2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