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琴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每個人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開發。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成績的好壞。所以如何讓學生學起來感覺輕松、愉悅有效地學習,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筆者就這一話題做了初探。
一、課堂情緒體驗,使學生產生興趣機會更多。
老師上課前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能讓學生感覺到一種心理上的親近,從而使得課堂氛圍輕松、和諧。學生在學校過程中受到鼓勵或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往往會加強其學習興趣每天筆者在進入教室之前都有一個好的心態,哪怕哪天心情不好,但是當走進教室面對學生時,就拋下煩惱將微笑展示在學生面前。只要教師熱愛每一節課,以積極快樂的心情享受每一節課,學生們就會喜歡這節課。在課堂上創造合適的機會,創造不同的參與方式,給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讓每個被提問而站起來的學生有尊嚴的坐下來。在提問時,于細微處見精神,面向全體學生,以“補問”“追問”提升提問的效度,給未答出問題的學生在學生回答出后再適時提問,使其樹立起信心,激發其興趣,促成師生互動的良性循環,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正面表揚和激勵為主,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保護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課堂交互活動有序開展和進行。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的缺點、不足,要實事求是地對待;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進步,適時地加以鼓勵。教師應用“鼓勵、表揚”的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感受到進步的喜悅,從而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師立足教材,激發學生興趣
網絡的高速發展讓學生對事物更敏感,對新生事物接受更容易?,F行的素質教育英語學科教材,難度適中,圖文并茂,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需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教師把握好教材的這些特點,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緊扣教材內容, 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新知識上來,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新課?!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闭n堂導語內容新穎,風格多樣有趣,滿足學生探索的心理需求,可以調節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課堂上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的程度,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課堂效率。在教學中,教師應面向豐富多彩的生活,開發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供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空間,讓學生發現問題,討論交流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應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能有所收獲。在第一輪新課改的教學中,筆者在所任教的班中開展了自主討論式分組教學活動。例如:bad(adj.)—badly(adv.) 讓 學 生 盡 可 能 多 地 找 出 此 類 詞 : loud—loudly,quick—quickly, careful—carefully等,讓學生自己觀察、歸納:adj.+ly→adv.。每天學生小組民主討論當天學習的得與失,由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的任務分工。這樣學生學習的氣氛和上課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好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 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教師組織教學時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既要尊重他們的個
性和情感,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歸納。
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才智和能力,從實際出發,給他們創造語言環境,提供濃的英語學習氛圍,讓他們充分接觸和運用英語,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造展示才能、發揮才智的英語環境,使他們始終保持學習英語的主動狀態。
四、課堂教學要采取多種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是非常重要的,豐富的教學手段是一節成功的英語課不能不考慮的環節。恰當的教學形式能更好地為教學內容服務,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運用光、聲、色和靜態動態的展示,給學生不同的視覺、聽覺感受,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掌握,又能減少教師板書的工作量,節約時間,有效地增加教學容量。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學生中最重要的,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是英語老師所追求的。但是,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效的,而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和探索,經過反復實驗才能成功。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樂地獲取知識。教師無論在課堂教學的設計還是教學中,都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時時注意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的終極目的就是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識,使之成為“樂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