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
【摘 要】 藝術品和一般的物的區別是相對的,兩者可以相互聯系,也可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文章由多件現成品構成的裝置藝術為例并思考,論證藝術品是被發現后的再創造且藝術品一定是獨一無二的。
【關鍵詞】 藝術品 裝置藝術 現成品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來源于生活,它表達的是人類思想中對美的一種構想和意愿,把自己的情感與意境通過藝術這一種形式,融情于物。因此我們將“藝術”定義為人類通過借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而藝術品就是這種勞動的最終成果??梢哉f它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創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和生產形態的有機結合體。[1]
現代主義藝術實踐的創新,波普藝術、大地藝術、行為藝術的風潮到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裝置藝術,從最初的“非藝術”形態到如今走向正統的藝術形式,當代藝術評論家開始對關于藝術定義進行重新思考與界定。[2]藝術創作是一種主體創造精神的體現,藝術家通過物質媒介把精神內涵外化為具體的作品,那么,藝術品是藝術家親手創造的還是發現的呢?下面對當代裝置藝術中的現成品進行分析。
二、藝術品是精神產物而不是物質產品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里,將現成品進行藝術的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綜合展示藝術家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2]裝置藝術品中的素材不一定是藝術家親自創造,是藝術家發現選擇并介入素材中,用藝術家獨特的視角使現成品具有審美功能及精神內涵,賦予其特殊意義,并在美術館展覽。
有些藝術品,藝術家只是參與了,并沒有制造和創造,而僅僅是參與了“發現”它們和在藝術體制范圍內授予它們藝術品地位的活動。觀念藝術的誕生,其核心在于觀念,而不是表面上的技巧,在于敏銳的直覺和深刻的思想,而不是滿足于當一面漂亮的鏡子反應加工現實。一個漂亮的十字繡能改變什么呢?一個優秀的觀念卻能。杜尚把一個小便池搬進展覽柜它也是藝術,但這并不是真的說這個小便池本身就是藝術品。 這一作品的藝術性體現在這一行為背后蘊涵的世俗化與反傳統的時代反思,而不是僅僅盯著《泉》通過它的物理信息就能知道杜尚試圖表達的是什么。
如2016年當代藝術雙年展上細胞小組制作的裝置《只要功夫深》(圖一),藝術家們收集工人和農民的勞作工具,將之排列成細胞的形態,展示出生長力和繁殖性,隱喻的將勞動和解放聯系起來。像大多數勞動工具一樣,都是被大規模生產,然而裝置中的工具并非由藝術家們制造,只是對其進行有機組合,所以裝置中的勞動工具作為生活中的現成品被推薦成為被人欣賞的藝術品,其間必須經過人工性這一程序。
現成品能成為藝術品,脫離了藝術家無法進入裝置藝術的范圍,也就無法成為藝術品。2016年“波普之上”當代藝術展上安妮卡·伊的“12支通感蠟筆”,該裝置是由100位女性們捐贈自己的生物信息樣本,創作出的一種集合菌,通過擴散器釋放出集合菌的氣味和難以察覺的高古軒畫廊的氣味。假設特定的空間環境內100位女性身體的氣味與外界100位相同女性身體的氣味相比,在藝術家沒有參與之前,在生活中也許無法察覺,是藝術家通過某種技術集合并用擴散器將之放大,賦予它名字,并送進了博物館,它就不再是簡單的氣體了。
現成品本不屬于傳統的藝術范疇,但現代藝術家卻將選擇的現成品拿來,根據自己的構想對原作做局部的加工或改變并使之呈現出某種新的意趣來。[3]盧齊歐·封塔納大師的《割破的畫布》在1965年被保利春以1640.5萬$成交。這位大爺這么一劃,創造了一個次元,現在看起來很容易,但沒有盧齊歐·封塔納,也許到現在還沒有人這么弄,藝術就完全缺少一個方向。[4]從一個被割裂長生二次元的畫布到往小便器出現在博物館展現在世人面前,因為創作者對事物及情感的敏銳洞察力,才會有這些被傳誦的絕世藝術現成品。
三、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嗎?
藝術品是藝術家觀念獨創的產物,具有獨特性和個別性,藝術品的獨特性是拒絕復制的,尤其是裝置藝術,拒絕機械復制和沒有創造性的臨摹。[5]如果批量生產就很難成為一件藝術品,正是這種獨創性構成了生活中的現成品和裝置藝術中現成品之間的界限。同時現成品還依托其所在的環境,如果現成品脫離藝術家,從裝置藝術中獨立出來,再搬出博物館,現成品就不再是藝術品。如2016年當代藝術雙年展上的另一個裝置藝術現成品,王海川的《七天》(圖二)。藝術家用七天的時間收集前居民丟掉的家具,并建造了一間懺悔室和其他設施。在《七天》中的家具,作為藝術品的素材時,它是裝置藝術,當它移出博物館則是普通的家具,就不具有藝術審美價值。
藝術家以飽滿的激情,敏感的神經和超凡的技巧,從獨特的視角去探索表達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就是原創作品。原創作品有巨大的增值空間,隨著作者的探索與發展,他的作品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在時間的增長而增長自己的價值。對很多有眼光的人來說,寧可擁有一件不夠成熟的原創作品,也不愿意擁有一百件圓熟到無聊的行畫。因為哪怕是有一點點創造的靈光,都會使一件作品獲得永久的存在價值。這一類藝術品根本不需要復制品!因為這類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是無法被復制的,它的價值就是其所蘊含的創意和靈感。即便是被復制了也沒有絲毫意義。
四、總結
藝術品的出世不再僅僅是藝術家觀念的物化,個體意識的覺醒,讓藝術家從微觀的視角關注日常生活,發現生活中幾近平庸的現成品,加之藝術家的獨創思維,讓藝術品有了創新性的發展。對于現當代一些革命性的創意的藝術品,它的偉大之處在于其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創新:創新的思維模式,創新的工具應用,創新的審美角度……因此,藝術品是被發現后的再創造且藝術品一定是獨一無二的。
【參考文獻】
[1] 大衛·馬丁 李·A.雅各布斯 《藝術導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
[2] 孫剛.《現當代藝術賞析》[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年.
[3] 賴莉瓊.裝置藝術—現成品功能的藝術升華[J]中華民族博覽,2016年04期(171).
[4] E.H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4月.
[5] 王琪.《泉》現成品對藝術的詰難[J]藝術科技,2015年04期(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