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雅
【摘 要】 我國的刑罰結構可以做到罪責刑相一致,不存在“生刑過輕,死刑過重”的結構缺陷、刑罰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服刑人員獲得了不正當減刑、假釋、監外執行,造成了“生刑過輕”的假象、設終身監禁刑,不僅違背人是可以改造的基本理念,而且會使監獄服刑人員老齡化,加重國家的負擔、僅對重大貪污犯罪適用終身監禁,也有違罪責刑相一致的原則、
【關鍵詞】 貪污罪 刑罰 終身監禁
《刑法修正案(九)》在第383條貪污罪中首次規定了終身監禁制度。2016年4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4條,對終身監禁制度的適用在程序和實體方而均作了細化規定。在程序上,法院應當在對被告人判決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同時決定終身監禁,而不是在被告人緩刑2年期滿再決定是否終身監禁;在實體上,終身監禁適用于對貪污賄賂犯罪分子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過重,而適用死刑緩期2年執行又過輕的情形。
對于應否建立終身監禁制度,學界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我國沒有必要而且也不應該針對貪污罪設立終身監禁制度。下而,從刑罰結構、刑罰目的、司法負擔和罪責刑相一致的原則3個方而闡述理由。
一、終身監禁不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
對重大貪污賄賂的犯罪分子,判處終身監禁并且不得減刑、不得假釋,違背刑罰的教育改造目的?!安坏眉籴尩慕K身監禁不符合‘人總是可以改造的的基本理念,與‘廢除或限制死刑的目的也相違背”。歐陽本棋認為,被判處死緩并同時決定終身監禁的犯罪分子,在緩期2年執行期間若有重大立功的,可以減為25年有期徒刑,則不用被終身監禁;若在緩期2年執行之后才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則不能減刑,只能適用終身監禁的處罰,不得減刑、不得假釋。主要理由是,第一,《刑法》第383條關于終身監禁的規定不能排除適用《刑法》第50條第一款關于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在2年緩期內,若有重大立功減為無期徒刑的規定,但可以排除適用《刑法》第78條;第二,發生在死緩執行期間內的重大立功與發生在死緩減為無期徒刑以后的執行期間內的重大立功,反映出服刑人員的人身危險性不同:在死緩執行期間就有重大立功表現,說明服刑人員被改造的時間短于后者,從而表明其危險性小于在減為無期徒刑后才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服刑人員。
二、浪費司法資源,加重國家負擔
由于犯罪分子不得減刑且不得假釋,因此,設立終身監禁制度必然會使監獄的羈押率增加,從而導致大量的司法資源浪費,加重國家財政負擔。正如張明楷所言:“設置終身刑,必然會導致監獄服刑人員的老齡化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只有兩種解決途徑,一個是釋放無犯罪能力的服刑人,第二個是仍然關押在監獄,由國家負擔。”叫從理論上講,終身監禁刑要比判處死緩或者無期徒刑要重,終身監禁要一輩子待在監獄中,而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還有可能重新回歸社會。但是事實上,服刑15年或者25后重新獲得自由后,大部分行為人已經很難適應社會。他們可能由于年齡等各方而問題已無法養活自己。對他們中有些人來說,或許重回社會還不如呆在監獄比較有保障,可能出現一方而刑滿釋放人員不愿回歸社會,另一方而監獄已不能再羈押他們的尷尬狀況。按照這一思路,有人認為對重大貪污賄賂犯罪分子判處終身監禁,可能成為對他們的一種“福利”。
三、有違罪責刑相一致原則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對重大貪污犯罪適用終身監禁,并且不得減刑、不得假釋。但是,對判處死緩的累犯以及對犯嚴重暴力性犯罪的行為人仍然可以減刑,只不過是限制減刑。終身監禁的適用對象是判處死刑過重而判處死緩又過輕的情形;限制減刑的適用對象是被判處死緩的情形。這說明適用限制減刑的情形時,行為人的罪行還不足以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行為人判處死緩,根據刑法的謙抑性以及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行為人的罪行至少應當判處死緩但是不足以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那么在適用限制減刑時肯定也會存在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過重,但判處死緩過輕的情形。一個是嚴重的職務犯罪,另一個是嚴重的暴力性犯罪。雖說侵害的法益不同,但是都會存在根據行為人的犯罪事實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過重,但判處死緩過輕的情形。為什么在確定刑罰時,一個是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不得減刑,另一個是判處死緩限制減刑呢?這與人們正常的法感情相違背。正如車浩所說,對于這些嚴重暴力犯罪的犯罪人規定的尚且是“限制”減賄罪的犯罪人規定的反而是“不得”減刑、假釋。這種定至少在常理上難以令人信服。
四、結語
對犯重大貪污賄賂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過重,那么在刑罰執行中嚴格遵從減刑、假釋、監外執行的程序與規定,對犯罪行為人判處死緩并不會存在刑罰過輕的問題。如果不加強對減刑、假釋、監外執行的監督,嚴格執行刑罰,即使規定終身監禁,不得減刑,不得假釋,我們肯定還會看到貪污賄賂人員因為監外執獲得自由。那么設置終身監禁的目的就沒有實現。從刑事政策的角度,即使要加大對貪污賄賂犯罪的懲處,可以借鑒對累犯以及嚴重暴力性犯罪的立法模式,對其限制減刑,而絕不是規定不得減刑、不得假釋的終身監禁制度。這不僅是不人道的,也是沒有必要的。給服刑人員以生的希望,這不僅有利于服刑人員的改造,也有利于減輕國家負擔。
【參考文獻】
[1] 黃永維,袁登明.《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終身監禁研究[J].法律適用,2016(3).
[2] 張明楷.刑法格言的展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80.
[3] 郭芳.終身監禁來了,秦城監獄會人滿為患嗎[J].中國經濟周刊,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