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海雄
(湖南省嘉禾縣南嶺國有林場 湖南嘉禾 424500)
森林培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分析
歐海雄
(湖南省嘉禾縣南嶺國有林場 湖南嘉禾 424500)
針對森林培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做了簡單的分析。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加強森林培育力度,能夠發揮其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遏制土地石漠化等的作用,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基于此,為了全面提升森林培育的效率與質量,加強森林培育的研究,有著必要性。
森林培育;防風固沙;土地石漠化;生態文明建設
因為據預測湖南省森林覆蓋率的極限是61.19%,所以在十三五規劃期間,采取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力求在2018年底,實現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0%左右。現階段,湖南省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主要內容,加強森林培育,建設森林康養產業集群,已經實現森林覆蓋率59.57%。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共計62個,直接拉動旅游業的發展,實現森林+旅游的產業模式。
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森林培育,湖南省發布了關于《湖南省森林培育與資源保護轉向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利用專項資金,來支持育苗項目、造林綠化項目、森林撫育項目等,同時加強林地資源保護、林木資源項目、野生動植物資源項目等的保護與管理力度。縣級部門開展各項森林培育工作,要嚴格按照管理規范,落實各項管理工作。
2.1 防止水土流失
培育森林資源,利用林木涵養水源的作用,能夠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樹木的根系能夠穩固水土,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林木散落的樹葉可以減少地表徑流的水分流動,穩定區域水資源。通常情況下,每厘米厚的樹木落葉層,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達到正常情況下的1/4,減少約92%的泥沙量,尤其是在雨季林木的固土作用得以凸顯,在旱季可以起到調節流域水量的作用[1]。
2.2 治理土地石漠化
開展森林培育,能夠增加森林覆蓋率,發揮著防風固沙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治土地石漠化。生態文明建設中土地石漠化是主要問題,多數地區均受到此問題的影響,加強森林培育,利用樹木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可以降低災害性風度,能夠改變風向,對于沙塵嚴重的區域,加強森林培育,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氣渾濁度,極大程度上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建設綠化工程,可以提升土壤肥力,進而有效的遏制此問題[2]。湖南嘉禾縣石漠化問題較為嚴重,針對此問題采取森林種植的方式,培育杉樹與楓香等樹種,開展人工造林與封山育林等工程,修建蓄水池與攔砂壩等水利水保工程,進行石漠化治理,獲得了極大的成效。
2.3 保障物種多樣性
湖南地區森林資源豐富,生物種類也較為豐富,多數物種都生存在森林內,受到林木砍伐與破壞的影響,使得物種多樣性受到不利影響,威脅著物種生存。此問題被高度重視,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森林培育的方式,為物種營造安全的生長環境,加快瀕危物種的繁育,恢復與發展瀕危物種[3]。
2.4 緩解全球溫室效應
通常情況下,每立方米的木材可以吸收將近350kg的CO2,隨著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被各國高度重視,人們更加注重森林的保護與培育,通過增加森林覆蓋面積、減少林木砍伐等方式,來吸收更多的CO2。湖南地區大力發展碳匯林業,發揮森林的儲碳功能,采取植樹造林活動、加強森林經營管理等,來吸收與固定大氣中的CO2,并且制定了相關機制,以確保此項目穩定運行。
3.1 加強林木管護力度
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湖南地區加強森林培育,加強生態資源管護力度,采取以下措施:①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通過劃分生態功能區與生態敏感區紅線,采取分區保護的方式,核定禁止開發區邊界,包括自然文化遺產以及自然保護區等,將部分紅線落圖,推廣生態紅線制度試點。②啟動森林資源保護項目。開展天然林保護項目,總計保護122.2萬hm2。對于升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采取保護措施,總計保護498.93萬hm2。同時開展森林禁伐減伐三年行動,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將受害率控制在標準范圍內。③保護古樹名木。通過建立古樹名樹資料檔案的方式,進行樹木普查,制定保護方案。落實到縣級部門,要做好林木資源調查工作,完成林木備案工作,加大森林保護政策落實力度,加強林木管護工作。
3.2 加強森林經營管理
森林培育的有效落實,需要加強森林經營管理。除了開展各類項目外,積極轉變森林培育觀念,全面提升人們對森林培育的認知水平,加強林區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其思想意識,使其能夠充分的了解做好森林培育工作的作用,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森林培育工作,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夠促進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對于森林培育管理工作,要制定管理目標,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湖南綏寧縣提出了縣級森林經營方案,指導經營主體科學合理的培育,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這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從搜集可靠的基礎數據入手,結合本地區森林經營實際,明確經營目標,合理規劃森林經營,編制經營方案,為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指導,提升森林覆蓋率,增加立木蓄積量。
3.3 加強森林培育質量管理
若想充分的發揮森林培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需要加強森林培育質量管理。在培育的過程中,做好良種選育工作,注重收集良種,合理的選擇樹種,加強種苗研究力度,建設良種基地,完善基礎設施,做好森林培育質量的基礎管控工作。加強森林撫育管護工作,做好森林培育質量風險因素的實時監測工作,明確影響森林培育質量的各種因素,比如火災因素與病蟲害因素等,制定防治方案與應急預案。加強科技投入力度,進行科學技術創新,提高森林培育的效率與質量。提升森林培育的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應用系統,例如圖1所示,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管控機制,包括征占用林地審核機制與補償資金管理機制等,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以全面提升森林培育質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加強退耕還林與森林、濕地等的管理,改善生態系統功能。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森林培育可以起到防風固沙、減少水土流失等作用,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現階段,森林培育工作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加強管理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做好森林培育各項工作,以充分的發揮其作用,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圖1 信息化應用系統架構
[1]管寶輝.淺析森林培育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1):281.
[2]金山.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研究現狀及趨勢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1):283.
[3]李劍鋒.轉變森林培育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8):249.
S718.5
A
1005-7897(2017)12-0132-02
2017-6-7
歐海雄(1973-),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經營、林業資源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