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華
淺析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自主成長
文 袁華
戶外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它與集體性體育活動不同的是,它更自發、更自由、更自主,這一切都源自于幼兒的興趣。教師應注重觀察、發現幼兒游戲的興趣點,給予自由探索的空間與時間,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增強游戲情境性,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在促進幼兒身體動作協調發展的同時,注重培養其勇氣和互幫互助的體育精神,為幼兒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一)創設適宜的運動環境
在創設安全運動環境的基礎上,利用環境作用是隱性教育的內容之一。筆者所在班級門外就是組合平衡場地,該場地空間充足,環境具有多功能性,幼兒能參與到環境的創設中去,對于這類可變化的、有自己發揮空間的、較綜合的游戲環境,源于幼兒發展的需要,服務于幼兒發展的過程,整個運動環境馬上“動”起來。
(二)提供開放的游戲材料
幼兒園的各種體育運動設施是增加幼兒參加體育活動興趣和發展幼兒身體動作、體能的重要條件。我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在戶外游戲場地設置了功能齊全的大、中、小型玩具。
在整個游戲過程中,發現幼兒對游戲材料的興趣,以及樂在其中的游戲狀態,筆者感受到幼兒正是在與游戲材料的“互動”中成長進步的,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提供開放的游戲材料,發揮其隱性的引領作用。
(三)建立良好的安全常規
體育游戲在帶給幼兒快樂與挑戰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在運動中容易出現磕碰現象或意外事故,所以良好的安全運動常規也必不可少。
在運動時,教師應時刻觀察幼兒的運動行為,發現危險及時保護和制止,并幫助幼兒分析危險所在;在運動后與幼兒一起總結運動中的安全經驗和教訓,通過總結、評價和討論,增強幼兒安全運動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保障體育游戲的順利開展。
(一)熟悉原材料,掌握基本玩法
1.發生了什么:在一次游戲中出現了有趣的情節——搭成小橋幫小動物過河。
雅昕一開始把小方塊一塊一塊連起來,上面再放一塊長木板,可是走起來比較容易滑倒。她看著旁邊同伴搭的,發現小橋更容易滑倒,于是她在之前的基礎上,嘗試調整小方塊的距離,發現小橋變穩了。
2.學習了什么:通過調整,探索將橋搭穩的方法。
3.教師的支持:提供更多材料,激發幼兒創意。
4.教師的感悟:及時發現幼兒需要,創設情境,豐富游戲。
(二)運用多種材料,交替進行組合
幼兒已經熟悉原材料,掌握基本玩法后,他們開始關注場地上其他的玩具,所以在游戲中,一次開放了多種玩具。
1.發生了什么:苗苗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沒多久就走上了獨木橋,雖然她表情緊張,速度也不是很快,但她堅持一步一步往前走。終于快到達終點了,長板凳到地面的高度對她來說有點高,她猶豫了一會兒,慢慢地放低身子,坐下來,小手緊緊地抓著椅子邊,腳先伸下來著地,終于踩到木板路。成功以后,她在終點又站了一會兒,看到其他幼兒熟練地走下來才離開。
2.發展了什么:向同伴學習,敢于挑戰自我。
3.教師的支持:足夠的時間、空間和耐心。
4.教師的感悟:了解幼兒個性,尊重個體差異。
(三)創意擺放,觀察探索
發現每次材料的擺放、組合方式都不同,幼兒需要更多的材料來豐富路線,于是大家將所有的材料都利用起來。
1.發生了什么:幼兒把兩座獨木橋分開,在中間架上梯子做小橋。幼兒都過來排隊,周源扶著梯子一頭,不一會兒,小橋倒了。
大家重新搭起小橋,周源、浩軒、行行拿來木板幫忙,最終確定木板要橫著放,不一會兒,升級版小橋搭好了,可是沒多久小橋又倒了。
孩子們按照剛剛的辦法再把小橋搭起來,周源走到一邊開始觀察,行行高興地在橋上跳了起來,小橋又倒了。
游戲時,小橋倒了三次,回到班上,幼兒看著老師拍的視頻和照片進行了討論。一直在觀察的周源說:“梯子不能放在邊邊上,要放在中間。”行行說:“腳不能踩到邊邊,會滑下去的。”
2.發現了什么:發現了導致小橋滑倒的原因——擺中間,走中間。
3.教師的支持:簡單方式記錄,支持幼兒嘗試。
4.教師的感悟: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身體動作發展水平,如何激發小班幼兒對體育活動自發的興趣,如何在興趣的基礎上玩出價值,如何在游戲中幫助幼兒得到發展,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小班幼兒;戶外體育游戲;自主成長


以下是筆者對該活動做的價值分析表,起初以為在語言、藝術方面并沒有涉及,但在游戲中發現,幼兒在語言方面能注意傾聽,并向同伴表達自己的需要;在藝術方面對于場地的布局、梯子的擺放能關注造型美、結構美,可見幼兒創意無限,潛力無限,也給我們帶來無限驚喜!

?
卡羅爾·格斯特維奇在《發展適宜性實踐——早期教育課程與發展》一書中指出:“對幼兒園教師來說,轉變是艱難的。但教師拒絕改變就是教師讓幼兒接受風險,就是教師敢于低質量教育。”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綱要》《指南》精神下,要學習著改變,嘗試著改變,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讓孩子在他們的游戲世界里徜徉,真正實現課程游戲化,寓教于樂!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天都幼兒園)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甘第尼.兒童的一百種語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瑪格麗特·卡爾.學習故事與早期教育:建構學習者的形象[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