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斐
銀行的真實價值需要再次被認識。
2014年底,筆者曾經預言三年后的2017年銀行股將會有大行情。近期,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經過長期上升通道,步入大陽線,小盤銀行股連續漲停。
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對“深入靈魂的金融改革”有耐心和信心,這與2006年的“有色金屬牛”,2015年的“中小創牛”有根本不同。
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買錯了股票,那所謂牛市就和投資者沒有一毛錢關系,因此對于標的的把握更應該重視,從歷次“牛市”的表現來看都是如此。
為什么判斷2017年會出現銀行股連續漲停的“金融改革牛” ?其中原因總共有三點:
首先, “金融改革”是我國經濟下一步的戰略計劃,也是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的戰略計劃。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由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金融價格的市場化,以及外資、民營企業可以進入更多的金融行業。
在金融企業走向混業經營的過程中,大機構吃掉小機構將會是常態。整體來看,銀行業具備天然的優勢,比如終端客戶,營銷網絡都掌握在銀行手里。上海這兩年新成立了幾家保險公司,但都是賠錢的,為什么?銀行不給你賣,你就沒活路。
如今在民營銀行、保險公司的審批設立上,金融行業的多種所有制經營已經有所體現。這就好比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農民養雞都是違法的。以后金融搞活了搞火了,百業才能俱興。
其次,銀行的真實價值需要再次被認識。截至目前,對于工農交建四大行,以及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價值,大眾普遍存在著較大誤解。很多人認為這些企業是"大盤股“是”藍籌股“,就應該價格低,就應該不漲。
實際上,這樣片面的認知是錯誤的。
第三個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快速發展的高端私人銀行和企業級業務,將會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支柱來源。
根據統計,我國高凈值客戶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按照招商銀行的研究,不算房產和股權,中國境內目前“現金和金融資產”超過1000萬的人士,存量大約150萬—200萬戶,每年會有20%—30%的增幅。
相比之下,中國私人銀行服務相對滯后。“美國運通百夫長黑金卡”就是外國高端個人服務的一個代表,可以在私人飛機租賃等各項全球旅行事務中提供方便。
反觀中國高速增長的高凈值客戶服務嚴重滯后,這個缺口遲早會被填滿,這個過程就是銀行利潤暴增的過程。
另一項重要的利潤增量,來源于中小企業客戶。營業額在500萬—5000萬的中小企業,占到企業數量超過90%,這些企業不可能全都實現IPO上市。
這些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工作誰來做?當然是掌握了企業往來流水、銷售明細的銀行來做。
企業融資、發債、私募債、財務咨詢、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出境顧問、綜合理財、信用交易、擔保、資產評估、信息咨詢、供應鏈融資等,每一項業務都有巨大潛力。
作者系自由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