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的歷史使命,就是要擔負起為廣大的社會各界讀者朋友們學習閱讀和求知解難的幫助任務。這可以說是其先天性因素決定的,不會隨著時間地點方式的轉換而有所改變,只能更加強化和深入。
關鍵詞:圖書館員 全民閱讀 使命與擔當 高層次閱讀 服務失誤 人性化服務 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26-01
引言
“全民閱讀”是民族復興的基石。圖書館員應發揮閱讀推廣的主導作用,將圖書館這一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職能,發揮到豐富多彩和興旺發達的精神文化生活之極至。
一、館員在經典著作的閱讀中之導讀作用
圖書館員要想在“全民閱讀”之中有所作為,就必須作好針對讀者的閱讀輔導指向工作。何謂經典圖書?價格和包裝都非決定意義,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精彩絕倫的內涵,才是經典之所在。
1.推進經典閱讀義不容辭。要積極主動的開展這項工作,將其融會貫通于圖書館流通閱覽的方方面面及各個層次。這是圖書館宗旨的要求,也是讀者服務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完全的定向守恒法則。我們不能坐等讀者上門,而是要察言觀色的推廣應用。
2.要以主人翁的姿態開導讀者。想要在閱讀行為中有所作為,就必須具備若干思辨能力和語言功力,換言之,就是要有能夠把圖書期刊之中的精華部分,轉化成大白話能力。對此,有人提議,在圖書館內培訓一批專門的“閱讀輔導輔助師”。其實,泛泛的講,每一位圖書館員,都應該成為非嚴格意義上的閱讀導師,使之具備專業性的高度、業務水平的強度、公共關系的韌性和人生歷煉的經驗。[1]
3.重建圖書館的閱讀空間和人文關懷。其一,閱讀空間。讀者的閱讀熱情和興趣以及發展趨勢,一直都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有些是積極的正面的,有些則相反。眾所周知,閱讀需要一個安靜祥和、干凈衛生的環境,讓讀者賓至如歸、如入文化樂園的感受。其二,人文關懷。為了更好的開展好讀者的閱讀工作,必須實現人性化管理,也即人文關懷和貼心服務方式。圖書館再也不能搞脫離實際的面子工程“重藏輕用”、片面追求紙上指標了。要急讀者之所急,想讀者之所想。此即廣意上的人性化服務,此外還有,狹意上的多樣性、快捷式、高效率、出成效的新興讀者服務模式等。
二、圖書館員與閱讀天堂
圖書館員必須首先要成為一個有學識、有見地的人,進而才能成為知識的領航員和引路人。那么閱讀天堂之于讀者,中間是否還真的需要一位牽線搭橋的人呢?回答是肯定的,這個人,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人員,就是充當圖書期刊報紙資料的閱讀先鋒者,也可以講是一位善于為讀者獻計獻策,指引方向的知識先行者。
1.使讀者走進閱讀天堂,首先館員要具備幾項必要的條件
其一,從事圖書館事業所應具備的本專業技術能力。圖書館學是一門專業科學,屬于綜合類型的學科分支,也稱之為信息管理學。著名的亞歷山大埃及圖書館就是一例。中國的老子(李耳)早已提出了“繼知棄偏,民利百倍”的指導思想理念。
其二,要深刻的理會讀者的閱讀心理。館員的心理,必須是善意和溫馨的結合體。只有如此,才能走進讀者的內心世界,讀懂讀者的閱讀心理。在國外,有關專家曾作過相關的實驗,發現青少年讀者,猶其是兒童小讀者們,所需要的不僅是視覺上的美妙圖書展示,更重要的是書的內容和內涵。因此,在分析讀者閱讀心理變化的過程中,要根據需要和可能,作出相應的反應。
三、圖書館員與讀者的閱讀互動
在心理學家看來,人的情緒是可控可調的意念資源和無形力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行為。在圖書館的閱讀活動中,讀者和館員之間的心靈互動,也同此理。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學習轉化認知領會過程,個人的努力和別人的指引,會產生出相應的表象,以及深入其中的思忖。
1.如何避免館員失誤。館員要想取得和讀者互動的良好結果,就必須首先規避自身的職業倦怠問題。職業倦怠其實就是職業枯竭,是現今圖書館界實用性研究的熱點之一。有不少人認為圖書館工作無非借借還還,沒有出成果出奇跡的機會。個人成就感不再增加,而不滿情緒卻在累積,從此不會再有激情,再努力開展工作啦。
這其中有多種因素,具體說來,大致有如下兩種:
其一,館員本身的心理問題。圖書館從業人員,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在默默的奉獻中渡過的。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人會產生各種不安于常規的思想意識,進而產生職業方面的厭倦和懈怠。這樣一種職業滿足感的缺失,必須會導致工作熱情的欠缺。[2]
其二,館員的自我修養和個體素質的問題。信息化自動化技術,再加上數字圖書館的建立健全,必然會對圖書館員的整體結構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而圖書館員如果不加強學習,掌握新知識、更新舊觀念,勢必會使自身的素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跟不上形勢,又不愿意發奮努力的迎頭趕上,由此帶來的不安和焦慮,在自我輕佻的從眾心理下,產生不思進取的落后思想,更易使得職業倦怠蔓延滋長。
2.轉型時期的館員與讀者之關系。現今的讀書方式,已經或者說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是因為電子計算機網絡的興起,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擴大。還有新的教育方式的變化,以及新生代新語言的產生等。
不管是圖書,還是期刊報紙,網上閱讀漸成趨勢,無可回避。館員要和讀者就任何一種閱讀方式,進行閱讀的成效、結果、滿意度等,進行朋友式的切磋探索。熒屏時代的讀書模式,圖書館完全能夠適應,并將其推向更加寬闊的嶄新天地。為了適應這樣一種變化,館員必須首先對電子閱讀精通熟悉。否則,和讀者之間的閱讀經驗交匯,就無從談起,
結束語
全民閱讀永無止境。令人感到可喜可賀的是,當前針對讀者的輔導任務,已經成為,或者正在成為圖書館員工的一個共識。我們千萬不能夠讓閱讀圖書,這一人類悠久的文化傳承,在這個社會中日漸淡化。只能夠加強管理,力薦倡導。讓閱讀變得離館員和讀者的距離,越來越近一些。且不可誤以為此事和圖書館沒有什么關系,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公共圖書館的地位和身份,決定了自身之于閱讀世界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是多么的崇高和偉大。
參考文獻
[1]黃桂鳳;職業精神與館員職業倦怠的抑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年01期
[2]吳玉玲;圖書館員隱性知識探究與挖掘[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年01期
[3]吳濤.圖書館員職業倦怠的歸因及其對策[J].圖書館學研究,2004(8):28-31.
作者簡介:王力,男,(1974-),漢族 ,山東省濟寧市人,大學本科學歷,館員 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