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毛
以中學數學教學為例,必須要盡早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盡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仔細分析數學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應該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并且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提供一種能夠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
一、中學數學教學現狀以及新課程理念
當前的中學教學存在許多詬病,具體表現形式為:教學內容陳舊和偏頗;學生學習方式單一,不能主動投身學習中,對新知識沒有強烈的學習意識;過多地關注書本中包含的知識,不能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教師也忽略了學生的作用,對學生沒有投入過多的情感.課堂進行過程中,通常是教師、課堂和書本三位一體,學生只是一個聽眾,完全沒有主觀思想以及自我創新能力. 深刻分析目前教學現狀,總結其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知識面單一、師生關系緊張、教學環境沉悶等等.學生學習過程中沒有積極性,不能展現自身能力,只是簡單地學習概念和基礎理論,而事實上數學教學內容非常深厚,只有具備深刻的探索性才能提高學習水平,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同時重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新知識.因此,中學教學的新課程改革必須要盡快完成.
二、新課程下中學數學改革方案
1.新教材以多元化為主導思想
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層次分成比較明顯,問題提出、抽象概括、重點分析和思考交流.因此,教師首先要運用正確的教學觀念,必須時刻保持“變”,這也是教學的關鍵方面,而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方式的改革,重點突出問題的處理和解決辦法,教學中學生應積極思考,針對教師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意見,讓學生保持參與性,積極投身學習中去.
重點講解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大部分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最后的綜合題上,認為此時才能體現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解題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講解和教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性的公式和定理只是簡單地進行講解,或者通過一兩道書本的例題來顯示出基礎知識內容.而真正的解題方法往往蘊藏在普通的定理和基礎知識上,學生只有充分掌握了此項基礎知識,才能掌握解題方法.
大量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形象,也非常直觀,能夠充分表達出教學內容,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多媒體教學還能夠減輕教師書寫板書的負擔,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充分準備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有的放矢,針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重點內容.
2.加強課堂互動
教師角色不斷轉變:由知識傳輸者轉變為引導者、合作者.傳統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方式存在較大弊端,新課改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終使得學生和教師合理互動,作為知識的合作方出現,共同探討和研究新知識.
教師應該重點進行角色轉變,課堂上建立平等的關系,與學生親切的交流.課堂下應該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出現,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的意識,做學生的參謀,鼓勵學生參與新知識的學習,以全新的面貌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
3.創建民主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創新為主要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角度上看問題,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和環境,同時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指責,盡可能地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要提高課堂授課的藝術水平,迸發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感受愛和溫暖,在民主、歡快的氛圍中開始學習,使得學習效果處于最佳狀態.
4.課堂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保持探索精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經驗,同時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創新思維,為學生建立一個完善的獨立思維空間,并且不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探索解題方法.學生進行了獨立思考,才能充分理解課堂所學知識,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學習,總結教學經驗和方法,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予以指正,肯定積極的一面,改善錯誤的一面,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為自己積累寶貴的教學經驗.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研究其改革內容和具體方向,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素質,這樣才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