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 培訓管理是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員工綜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在國企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員工培訓管理,及時加強培訓管理工作的創新,促進國企人力資源水平的不斷提升。本文對國企培訓管理創新發展的意義進行分析,并且對國企培訓管理的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國企培訓管理水平。
關鍵詞:國企管理 培訓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64-01
引言
國企員工是企業經濟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力量,在國企不斷改制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建設,對國企員工進行培訓教育,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對國企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改革傳統的國企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且通過相互促進、相互幫助,推進國企管理目標的有效落實,促進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國企培訓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訓管理方案規劃設計不完善,培訓管理過程中的績效考核標準模糊不清等,導致培訓管理沒有發揮出相應作用。在國企培訓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管理理念的創新,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及時提出整改策略,從而有助于提高國企培訓管理水平。
一、國企培訓工作的意義
國企培訓是提高國企員工綜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在國企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國企員工的培訓教育,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對培訓師資力量進行壯大。國企培訓也是國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過程,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國企員工的工作態度
國企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直接影響了國企的服務質量,在新時期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國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創新,要從提高員工綜合能力素養的角度著手,對員工進行教育,提高企業的人才競爭實力。通過培訓教育,可以對員工工作過程中的一些思想問題、心理問題等進行解決,培養員工形成積極的工作狀態,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
2.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在國企發展過程中,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員工不僅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還應該要有遠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進行規劃和設計。通過企業培訓可以幫助員工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和發展要求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二、國企培訓工作面臨的問題
傳統管理理念下,國企對經營管理、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較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固然是國企發展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在國企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還應該要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國企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國企的發展水平。近年來,國企的改革發展,使得國企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也有了創新,對培訓管理的重視程度更高。培訓工作可以經濟調動國企員工積極性,充分發揮員工潛力,為國企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盡管國企培訓對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國企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對員工培訓工作認識不全面
當前很多國企在員工培訓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把握培訓工作的本質,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在員工培訓過程中,有的國企有一些理解上的誤區,他們認為人才隊伍越龐大,人數越多,對國企發展可以產生更多的幫助。培訓工作人員應該要把握培訓工作的本質,認識到培訓工作不僅要注重對員工的技能培養,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員工形成一種自我學習意識,當前關于培訓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因此導致員工培訓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礙。
2.培訓管理體系不健全
培訓管理是人力資源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內容比較復雜,培訓管理應該要有組織、有計劃,在國企培訓管理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管理過程、管理內容的完善,要形成系統化管理體系。當前部分國企在培訓管理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使得國企培訓管理工作比較分散,不利于國企人才凝聚。
3.缺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國企培訓過程中,師資力量水平是影響培訓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當前國企的培訓管理工作依舊采用傳統的工作方式,缺乏高素質師資力量隊伍,培訓管理人員對培訓管理的定位不清晰,導致國企的培訓管理水平不高。
三、國企培訓工作策略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員工培訓是當今社會企業尋求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企業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可以促進國企在新的經濟時代實現轉型。
1.加強培訓教育,提高企業員工綜合能力素養
在對員工進行培養的時候要從技術培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兩個方面著手。
1.1加強技術培訓的創新。傳統的培訓方式中多半是以“師父帶徒弟”的方式,以課堂講課和實地觀摩為主,例如對于鐵路運輸企業而言,車輛設備的維修技術培訓是企業培訓管理的重要內容,對技術人員一般采用課堂講授和實踐操作的方式進行培訓教育,課堂教授也多半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講臺上苦口婆心,學員則昏昏欲睡,學習的效率較低。即使是在實地觀摩中,也大多是教師進行操作講解,讓學員進行模擬練習,學員很少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只是被動地參與到培訓過程中,導致培訓過程失去意義,沒有發揮積極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而現代的培訓方法則是多種多樣的,在一門課程的教育過程中,要加強對職工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引導職工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帶著問題思考,去學習,去體會。例如對于鐵路運輸車輛運行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要如何才能控制質量問題,提高車輛設備的運行水平,職工必須要考慮產生問題的原因,從多方面著手進行分析和思考,對問題的成因進行羅列,然后帶著問題與自己的思考去參加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課堂變為討論的現場,減少理論化培訓教育,靈活運用案例式、研究式、體驗式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為了提高教育水平,還可以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開設網絡課程,國企員工在日常生活中、工作業余的時候也可以隨時接受教育,完成相應的課程,提高國企員工的服務水平,使得館員的學習時間更加靈活。
1.2加強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在國企員工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技術培養,還應該要加強職業道德素養培養,提高國企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在新的經濟時代背景下,國企員工必須要了解企業的發展形勢、行業的發展規律,結合該行業對人才的最新要求,進行“充電”,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例如在工作過程中要從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工作,要從單一的工作任務轉變為多元化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2.加強團隊建設,促進思維碰撞
團隊建設是國企培訓工作創新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團建活動,可以提高國企員工的團隊意識、組織意識,從而在工作過程中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對他人產生引導和帶動作用。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可以分組進行,一個團隊的人數要適中,人員太多會導致一些國企員工的主體性被忽略,人數太少則會導致國企員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夠全面。其次,在團隊建設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對國企員工的積極性的調動,加強溝通和交流,激發國企員工的創新意識,重點對國企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且結合一些新技術、新方法對國企改革發展方向進行分析,便于國企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還要不斷加強國企不同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他們有時間、有機會對彼此工作之間的銜接問題進行分析,從而使得國企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更加順暢,提高國企管理水平。
3.加強對國企員工的考核
對國企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考核是國企員工培訓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確保國企員工的綜合能力水平通過培訓之后不斷提升,滿足國企發展要求的重要前提。在考核過程中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與工作質量評估機制,定期對國企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具體來講,考核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國企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水平進行考核,從客觀角度出發量化人才隊伍的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則是對國企員工的技術水平進行考量,對新時期國企員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等進行全面衡量。在評價與考核的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對企業員工做出整體評價,結合全新的績效考核體制和考核標準,對企業員工的工作成果進行量化,從而反映出企業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國企員工的工作熱情。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企不斷改革發展,國企員工的傳統思想理念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對國企發展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員工是國企發展的主要力量,在市場經濟時代,必須要從多方面著手對國企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要組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團隊建設為核心,提高人才隊伍的綜合能力水平,促進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旭.淺談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07)
[2]母國輝.國企人力資源培訓現存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6(30)
[3]張蕊.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
[4]呂蘭志,鮑慧峰.現階段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