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迎
【摘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四成左右的人口在農村,想要實現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就必須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好農業、農村、農民的有關問題,這也是市場化經濟時代,黨和國家的核心任務。提高農民收入,從物質和精神等方面來改善農民生活的現狀,除了要依靠國家各級財政的支持之外,還需要鄉鎮一級的行政單位加大落實,努力實踐,增加投入,有效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因此,如何做好鄉鎮資金監管工作成為了當前的關鍵話題。
【關鍵詞】鄉鎮財政 資金監管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鄉鎮財政狀況對于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整體建設影響較大,因此,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至關重要,不但會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對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產生影響,尤其是一些專項資金的使用,一旦發生問題,將會影響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實際工作中,鄉鎮財政資金數額逐年增加,種類較多,主要有當地政府為了履行職能所產生的財政支出;進行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和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建設等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支出;五保戶、優撫對象、低保救助等人員的補助支出;以及村級資金財務支出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鄉鎮財政監管的資金相對較為繁雜,為了保證資金規范及使用價值的最大化,就需要對相關的各個環節都進行科學的管控,從資金的使用目標,計劃,過程和結果等方面都要進行全程監管,并且要從人員、制度、方法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保證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的合理化、規范化、高效化,實現富農、惠農、強農的偉大目標。
二、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問題
(一)鄉鎮資金監管力度不夠
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夠是影響監管效果的主要原因,具體影響因素主要有:第一,鄉鎮財政所人員未垂直管理,鄉鎮政府行政命令較多,使監管人員監管權力不足,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問題的處理和工作的落實;第二,由于鄉鎮資金種類繁多,對應縣級以上財政部門眾多科室,縣級鄉鎮資金監管牽頭科室沒有量化、細化監管任務和責任,監管的內容、職責范圍等劃分不夠清晰;第三,部分鄉鎮和村存在檔案管理不重視、不規范現象。
(二)鄉鎮資金監管人員素質較低
近年來鄉鎮財政部門老同志退休,鄉鎮財政人員年輕化,大部分鄉鎮未按照“鄉鎮財政干部準入標準”選派人員充實到鄉鎮財政干部中來,而是采取行政指派,而這些新人員部分不具有會計從業資格,鄉鎮資金管理業務水平較低,財政會計知識較少,會計基礎規范化有待加強;在村級財務中出現上級捐贈的健身器材未入固定資產賬、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項目購置的資產等未入固定資產帳等現象,致使村級財務賬實不符;其次鄉鎮監管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數量嚴重不足,精力不夠,不能更全面的落實工作。
(三)信息通報及信息反饋機制不完善
信息通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知情權和對資金使用的監管權,但是,在實際當中,很多鄉村的資金使用和撥付情況并沒有全面公開,致使農民對于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產生了懷疑,從而影響了群眾對政府的印象,不利于干群關系和后續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一些鄉鎮雖然加大了信息公開機制,但是信息公開與實際情況缺乏協調性,時間跨度較大,這也是農民產生誤解的主要原因。由于信息通報不及時、不全面,就難以做到問題的早發現早解決。盡管各級財政在鄉鎮資金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信息反饋不通暢,或信息反饋職責不明確,做了許多工作,而上級財政部門并不知曉,致使鄉鎮資金監管在省對縣財政工作績效考核中丟分落項。因此,反饋機制的缺失對于鄉鎮財政監督工作影響很大。
三、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措施
(一)制定財政資金監管方案
第一,縣級財政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鄉鎮資金監管辦法,并且要根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對其完善,增強實效性;第二,鄉鎮財政監管要目標明確,條理分明,流程規范,避免混亂的局面出現,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沒有遺漏,更加全面;第三,監管范圍要確定合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監管人員要依據監管范圍開展具體工作,所以說,監管范圍及職責劃分必須精細、準確,比如說財政資金的使用、撥付情況、主要支出、鄉鎮財政所具體監管執行等等,除此之外,還要對資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過程加強管理,制定可行的方案,輔助落實。
(二)強化項目資金監管力度
項目資金的監管是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具體執行時,要從如下方面努力提升項目資金監管力度:第一,對于項目資金的預算工作要提高重視,并深入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保證項目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的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除此之外,在這一過程要注重項目庫建設,實現資源的優化,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對項目資金的使用過程要加強監管力度,進行動態跟蹤,保證資金能夠按時足額發放,并保證資金的使用價值和項目進度相協調,如果出現一些特殊情況,要相關的責任人簽字確認,并且審核流程要規范,實現責任制管理;第三,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效果要進行嚴格審核,并且將使用效果作為一項考核標準,作為相關責任人政績審查的內容,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強村級財務監管
第一,通過培訓指導的方式,提高村財鄉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督促村財鄉代管人員盡快具備會計從業資格,并對其實際能力進行考核,加強其會計基礎規范化;第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要合理,保證財務信息透明,設置公示板,并按時由指定負責人以會議的形式進行使用情況匯報,村民現場核查;第三,督促指導建立并完善村級資產臺賬,村級財產清查等制度,使村級資產賬實相符,防止遺漏。第四,為了增強村級財務狀況的透明度,加強百姓對政府工作的支持,減少誤會,要采取鄉村兩級財務監管模式,制訂兩級財務監管制度,準確預算,規范流程,避免一些沒有報批手續的行為發生。
(四)完善信息通報和信息反饋機制
第一,各項涉及村民的獎補政策、補助補貼政策要及時公開,相關農民利益的資金按要求及時公開,使農民有知情權,有效獲得農民的理解和支持;第二,信息反饋渠道的完善,不但可以提高監管工作的效率,還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因此,渠道的建立要快捷、方便,根據實際情況來設置。比如說建立網站,設置信箱等等;第三,為了提高反饋效果,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人員還要采取主動走訪和調查的方式,這樣可以更有利于問題的發現,并及時采取解決措施。第四,建立上下各級財政定期信息反饋制度,或每季或每半年上報鄉鎮資金監管工作情況匯報,保證信息通暢,使鄉鎮資金監管在省對縣財政工作績效考核中爭先創優。
四、總結
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是保證資金發揮最大使用價值,減少社會問題的關鍵手段,所以,監管的制度、方式、人員等等方面都要不斷進行完善,注重監管過程和細節,大量、發動人民群眾,使這一工作更加專業、規范和精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賀強.淺談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2015(2):138-138.
[2]周慧.淺談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問題及對策[J].財政監督,2014(3):51-52.
[3]季娟.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0):87-88.
[4]張英.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企業研究,2013(9X):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