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鈺明++馮志均++謝光磊++凌云
摘要:改革開放距今已經快四十年了,在這四十年里,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我國從一個貧困,落后的農業大國逐步變成了制造業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很多的問題也伴隨而來,其中最讓人們關注的問題是目前的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的空氣,水源,土壤都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據報道,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每年有超過一百天是處于霧霾天氣中,而且因為水源和土地的污染,有很多村莊的人民罹患各種怪病,土地污染嚴重的地方,莊稼也受到嚴重影響,很難有好的收成。可見,我國目前的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人民的身體健康的地步。對此,我們應該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最主要的是從源頭控制,通過國家來規范工廠,人民來監督企業,其次對污染進行專業化治理,同時呼吁人們從身邊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解決環境危機,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關鍵詞:霧霾;污染源;生態文明;治理
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隱藏著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養老問題,就業問題,醫療問題,環境問題等。但是,目前最顯著的是威脅人民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問題。據調查,我國的環境現狀如下:
據1987年典型城市監測調查,有42%的城市飲用水源地受到嚴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調查的532條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桿菌超標水,約有1.7億人飲用受有機物污染的水。而今因工業污水沒有經過合格處理排放,含有各種重金屬及其他化工物質的污水流經各處,使我國的水源污染更加嚴峻。
我國的大氣污染屬于煤煙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勢頭甚于大城市;產煤區重于非產煤區;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國能源消耗以煤為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種骯臟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粉塵、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國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因為家用轎車和各種貨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汽車尾氣排放到空氣中,給大氣雪上加霜。這也是造成我國的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廢渣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中國廢渣年產生量已超過5億噸,處理能力趕不上排放量。1988年全國積存量為66億噸,人均6噸廢渣。據統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為6000萬噸/年,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在380個城市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在垃圾包圍之中。僅北京三環、四環路之間就有50米以上的垃圾山4500多座,占地超過7000畝。
此外,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成為農村工業化的重要方向,以及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變的中介。與此同時,也給農村帶來生態環境更大范圍的污染,對農業資源、礦產資源造成更為嚴重的浪費。1978年以后鄉鎮企業成為農村主要污染源,這就是目前有的村莊爆發怪病的主要原因。
以上的問題是貼近人民生活,人民能直觀感受的環境危機。除此,還有沙漠化嚴重,植被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溫室效應……面對這些嚴峻問題,很多專家學者都在探討如何解決,在這里,本文提出以下方案,淺談對此問題的處理方法。
首先,國家應當遏制污染源產生污染。造成污染如此嚴重的第一因素是高污染的工廠,針對工廠國家在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將以低端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向以中高端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向節約,綠色,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這是最主要的措施。此外,對于一些目前需要,而又無法立即改進的污染行業,國家可以針對污染程度征收污染稅,一方面可以遏制其對污染的排放,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這一筆錢來治理污染,改善環境。對于車輛尾氣排放這類問題,一方面要求生產商對對燃機類車輛都配備尾氣處理裝置,這樣可以提高價格,減少使用數量,也可以減少污染的排放。另一方面加大對新能源車輛的研發和推廣。對于不易降解,代替品多的產品,嚴格限制其生產,可以引導其生產同種功能和用途的環境友好型產品。
然后,應該加大對已有污染的治理。大自然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對一定限度的污染可以自然降解,但是對過度污染是無能為力的,尤其是對呈現正反饋的污染。土壤的流動性很低,對化工污染調節能力很弱,所以政府應該高度關注受污染嚴重的地方,可以聘請該方面專家現場考察,并予以解決措施。對于水源,國家給定基本價格,對使用越多者則征收費用越貴,可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此外,可以鼓勵對家庭用水系統的研發者研發循環用水系統,國家予以一定補助,使其以更低的價格賣出,鼓勵千家萬戶使用者使用。對已經污染嚴重的水源,可以養殖一些生存能力強的生物,使其來達到凈化水源的目的。
最后,走生態文明之路,需要每個普通人從點滴做起。生態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態,需要大家保護。政府要加強環保宣傳,向人們展示目前國家環境的現狀,可以在大型廣場屏幕上,公共汽車屏幕上播放,呼吁人們從自身做起。對于自身而言,第一改變消費模式,減少對環境不友好型產品的購買,盡可能使用其替代品。例如,逛超市可以自帶背包,不用購買超市提供的塑料袋。減少生活垃圾的排放。 第二出門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往往人們出行有多種交通方式的選擇,盡量使用地鐵,火車,公交車等,少開私家車以減少廢氣排放。第三對水資盡量循環使用。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用以洗菜,洗臉的水,可以收集來洗馬桶,澆花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第四對于有條件的人民,可以在能力范圍內多種植樹木,草坪。因為樹木對空氣凈化,防風固沙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緩解有重大意義。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快速發展的這些年里,環境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它甚至威脅到了每一個人。社會的各個階層都應該廣泛關注,予以重視。商人始終是趨利的,想要真正的讓環境得到改善需要人民共同監督,共同努力,要敢于通過正當方式揭露自然環境的行為。同時,每一個人都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通過人民的共同努力來還人民一片藍天。
作者簡介:
周鈺明(1996-),女,漢族,四川成都,學生,本科,單位: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馮志均(1995-),男,漢族,四川達州,學生,本科,單位: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謝光磊(1996-),男,漢族,四川綿陽,學生,本科,單位: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