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寧
摘要:農產品物流發展對于解決三農問題起重要作用。發展農產品綠色物流是保障農產品供應、保證糧食安全及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它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觀念落后、人才短缺、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欠缺、沒形成完整的物流配送體系,供應方和需求方匹配不合理,物流效率低,損耗成本高等問題。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產品;環保物流;問題
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現狀總體發展勢頭良好。同時,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設備落后,信息網絡無法滿足現代農產品物流的需求,存在成本偏高、再增值服務水平較低,主體數量多、規模小、競爭力低;專業的農產品物流人才稀缺,國家對農產品物流的宏觀調控力度不足,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不足。因此,只有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和扶持力度,不斷開發物流的增值服務,整合物流資源配置、構建完善的信息網絡系統,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構建農產品物流的供應鏈,才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為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農產品物流機制,必須對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總結。
一、國內外對綠色農業物流的相關研究
21世紀以來,由于消費方式和觀念的多樣化,農產品是否安全健康成為消費關注的重要問題,消費過程更加注重綠色無公害和公開透明。綠色物流建立在物流發展的基礎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綠色化,為使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綠色物流的研究和推廣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重點,國內外研究者對綠色物流的研究也不斷的突破。
Kopicky,etal針對物流過程是否能夠規范化做出相關的研究,具體提出了物流過程的規則及如何運行。Hand field R B主要針對如何將物流環節與環境更好的結合,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進行研究。Webb的研究則主要側重在物流的采購環節,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減少此環節的浪費與損壞。Nieholas Kalaitzandonkes研究國內和國際的農產品運輸的全過程,其中,包括農產品,海鮮類及其他食物。Paul R Murphy,Richard F Poist認識到物流的發展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損害。Alan McKirmon主要研究了英國具體發展環保物流的現狀。
楊錦秀等從發展新鮮農產品配送需求的角度出發,講述了農產品配送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其社會效應,提倡社會大眾,銷售商和政府共同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配送環境。陸凌云主要說明了綠色物流的內涵,并分析了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現狀和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韓立成指出發展綠色物流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袁中英主要指出了綠色物流的主要內容,針對發展綠色物流發展的問題進行研究,并得出處理的有效方式。縱觀國內外相關研究,農產品綠色物流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成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國內外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發展
國外很早就開始重視農產品綠色物流的質量安全、倉儲安全、運輸效率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問題,這為農產品綠色物流研究奠定了基礎。農產品綠色物流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發展較為成熟,這些國家已經擁有龐大、通暢、高效的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建立了各種法律法規來規范物流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并有各種形式的行業協會促進綠色物流條例的順利實施。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是促進其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但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發展相對緩慢。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才引進物流的概念,綠色物流概念更是沒有被全面普及,因此,農產品物流無論是在產品服務還是在產品運輸方面還都處于起步階段。中國的農產品物流成本是發達國家物流成本的4-6倍,損耗率是發達國家的3-4倍,加工增值是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作為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連鎖超市還沒有發揮其主力軍的作用。
三、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和設備落后。(1)運輸和裝卸搬運水平落后。我國農產品綜合運力不高,鐵路運輸不能滿足農業運輸,公路運輸尚未形成網絡,且收費站林立無形之中增加了物流成本。運輸過程中車輛無有制冷技術,缺乏配套的運輸工具,裝卸搬運機械化水平較低。(2)倉儲設備水平相對不足。農產品倉儲多為露天,導致霉變、陳化,鼠蟲害嚴重。(3)流通加工和包裝落后。農產品分級和包裝技術水平低,過量使用保鮮劑的現象較普遍,流通過程中衛生標準不合格,污染比較嚴重。
(二)農產品綠色物流法律法規及物流組織不健全。農產品物流標準化程度較低,農產品污染比較嚴重,批發、銷售市場的衛生條件較差,極大地威脅著消費群體的身體健康。農產品綠色物流的相關法律法規更是欠缺,至今仍無完善的農產品綠色物流的規則來約束物流的相關環節。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善的物流組織來監督相關企業的生產銷售活動,限制生產者及企業的污染行為,也沒有相關的協會或組織。
(三)農產品綠色物流技術水平低,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近年來,我國物流整體的技術水平還處于低級階段,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配送的專業化程度比較低,導致其成本過高,資源消耗過多,影響農產品的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及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的持續有效的發展。
四、針對農產品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建設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和設備。加快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完善機場、車站和碼頭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運輸網絡,改善倉庫儲藏設施,保證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需求的冷藏環境等。政府參與,建立綠色通道,提高農產品包裝、保鮮、裝卸、搬運等技術,強化農產品物流的標準化水平。
(二)健全農產品綠色物流法律法規及組織保障體系。為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促進農產品物流健康快速發展,政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通過加強宏觀調控和規劃,加大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政策支持和投資力度。建立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培育農業綠色物流市場,快速研究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法律體系。制定農產品綠色生產標準、質量標準、衛生標準,規范物流的組織行為,加強農產品各部門之間的聯合關系,嚴格做到“部門協調、社會監管、責任追究、嚴格執法”。
(三)增加物流渠道和交易方式,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除了傳統的額交易方式之外,提倡新型交易方式的出現。例如,期貨、訂單、拍賣等新型交易方式。農產品的流通手段也應完善,提倡連鎖經營、網上銷售和配送的流通方式。應鼓勵組建專業的物流企業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以降低農產品物流的成本。對于運輸距離較近的農產品,可讓農戶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減少物流主體,減少物流的成本。
(四)加強對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美國物流管理者中約92%的被調查者有學士學位,其中22%的人具有正式的配送工程師和倉儲工程師證,高達41%的人擁有碩士學位。荷蘭的物流操作人員的要求更為嚴格,其都必須具備經過考核的就業資格證書。目前,針對我國農產品人員的現狀,政府鼓勵多層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訓,同時在高等教育學科設置上給予物流教育一定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雷蕾.我國農產品物流成本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12.
[2]陳曉.我國循環經濟下綠色物流體系構建[J].莆田學院學報,2015,1(7)
[3]許紅蓮.國外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問題討論綜述[J].中國流通經濟,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