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梅+趙楊嬌
語文是工具性很強學科。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言語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閱讀是人們獲得各種信息最迅捷的途徑之一。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怎樣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閱讀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
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
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辯。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還記得我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話剛落,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我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的很認真,想得也好。”課堂又一次活躍了。
最后,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了,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教學后,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形成對閱讀能力和效率有提高,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時,既能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在小學階段,就要著重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并大有所獲。比如《花鐘》一課,學生對花不太熟悉,這對他們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難度。在講讀課之前,讓學生從課外書籍上收集有關的資料和圖片,并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材料。這些往往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其能樂于閱讀。學生有了這種習慣,在應用時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也為將來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礎。
三、培養質疑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尋疑、大膽質疑、積極解疑,讓“疑”成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在何處質疑。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比如課文《奇怪的大石頭》一課,學習過程中,學生提問:“什么是隕石”、“第四季冰川活動的遺跡指什么?”等等。學生提出問題,誰來解疑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要注意發動學生互助解疑,著力培養學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讀與練同行,促進言語表達
這里所說的練,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或講完一篇課文之后的各種形式的作業練習。練的目的是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形成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練,是系統積累、認識規律、形成能力的實踐過程。因此,練,一定要依據“綱要”的要求,從課文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并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形式力求多樣、生動活潑。練習的內容,應引起學生的興起,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練的形式可以多樣,練筆設計可以拉近學生與作者的心理距離,成功地完成讀者角色與文本角色的心理對接,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練筆設計是有聲勝無聲,促進了學生的言語表達。
總之,通過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勤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教師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采用最佳的閱讀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