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
摘 要: 黨的基層組織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的發揮直接關系著黨的執政基礎,深刻影響著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當前,基層黨組織存在著政治功能弱化、服務功能不強、黨員意識淡薄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思想建設滑坡、責任意識缺位、執行能力弱化等方面。因此,我們必須牢記危機意識,以問題導向為突破口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增強政治責任和服務群眾的意識;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健全完善服務制度體系,激發黨員服務群眾的熱情;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拓寬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的渠道,以服務功能的提升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 存在問題 原因分析 對策思路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258-03
黨的基層組織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的發揮直接關系著黨的執政基礎,深刻影響著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當前,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發揮存在哪些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應如何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
一、正確認識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
政黨是政治組織,首先具有政治功能。黨的任何一級組織都必須圍繞黨長期執政、更好執政這一根本目標來開展工作。基層黨組織與中央組織、地方組織一樣,首先具有鮮明的政治功能,這是黨章賦予基層黨組織的任務決定的。黨章第31條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各級黨組織就是要保證黨的正確政治方向,保證黨的各項任務的完成。準確把握這一根本屬性,是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的前提。
基層黨組織扎根于社會基層,與基層群眾打成一片,其服務功能是與生俱來、順理成章的。黨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強化服務功能,成為貫徹黨的宗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定位。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就是把服務黨內外干部群眾作為自己的“份內事”,服務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對他們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除后顧之憂,真正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為其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成為黨內外干部群眾的“娘家人”。
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既包括了政治功能,也包括了服務功能。從根本上說,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處理政黨與國家的關系上,基層黨組織帶有顯著的政治職能,必須發揮政治引領的功能和作用;在處理政黨與群眾的關系上,基層黨組織又帶有鮮明的聯系群眾的職能,必須發揮服務群眾的功能和作用,以此獲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政治功能是基層黨組織之魂,服務功能是基層黨組織之根。政治功能寓于服務功能之中,服務功能體現政治功能,是政治功能的外在體現,二者統一于我們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因此,黨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保證政治方向的堅定性,才能用政治功能引領服務功能;基層黨組織只有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真正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強化服務功能,也才能用服務功能體現政治功能。
二、當前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基層黨組織受市場經濟、物質觀念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出現了重經濟輕黨建的思想,黨內政治生活流于形式,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力,政治功能有所弱化,服務功能也隨之減弱,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出現了以下一些突出問題:
1.政治功能弱化
基層黨組織是政治組織,政治功能始終是基層黨組織最核心、最本質、最深刻的特征。但當前一些基層黨組織只是把黨章黨規和有關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就是沒有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沒有很好的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沒有規范落實好基層組織運行制度,沒有落實好黨員、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教育管理監督問責機制,沒有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制度,沒有落實好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沒有落實好其他各類要求等制度機制。有些基層黨組織重經濟發展,輕黨的建設,堅守陣地、鞏固陣地的能力不強,對意識形態的把握掌控不力。加上受各種思潮影響,致使一些地方出現了基層黨組織支部會的吸引力不如一些宗教組織活動的情況。有些基層黨組織對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做法和謠言不管不問,對各種歪風邪氣、迷信活動和非法宗教活動不斗爭不抵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心態讓人產生揪心之痛。有些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不團結、貫徹民主集中制能力不強,甚至出現內部矛盾公開化的現象,沒有起到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的作用。還有些基層黨組織黨內生活不嚴肅、不認真、不正常,呈形式化、庸俗化的傾向,干擾了群眾視線,削弱了基層黨組織威信。
2.服務功能不強
當前,一些基層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中還存在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現象,導致服務的水平跟不上,服務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基層黨組織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堅決、不到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個別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身在基層心不在基層,身在群眾心不在群眾,對群眾沒感情沒熱情,不會做也不愿做群眾工作,群眾對他們也是不買賬不擁護;有的基層黨組織活動與中心任務、與群眾的呼聲結合不緊,甚至出現“自娛自樂”“自導自演”的現象,服務群眾的作用發揮不力;有些基層黨組織不能沉下心來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極個別甚至脫離群眾,將基層黨組織當成自己牟利的場所,導致人心離散、基層組織威信下降,根本談不上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團結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有些基層黨組織有想法沒辦法,不知道確立什么目標、運用什么途徑領導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有些基層黨組織甘于平庸,只能按部就班執行“規定動作”,暮氣沉沉,創先爭優、引領致富的能力不強。
3.黨員意識淡薄
有些基層黨組織平時疏于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導致部分黨員“角色”意識模糊,理想信念動搖,根本沒有什么組織存在感,在黨不言黨,在黨不憂黨,在黨不愛黨,在黨不護黨,黨員意識極其淡薄。極少數黨員對自己有利時就趕忙顯示自己的黨員身份,而組織上需要時卻找不到人。有些黨員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卻從未入黨,對黨組織沒有認同感,感情上漠視、態度上輕視。有些黨員在一些大是大非問題上時暗時明、不冷不熱、態度含糊,甚至極個別黨員還公開叫囂、兜售非黨言論。有些黨員公心不足私心有余,為自己考慮得多、為集體考慮得少,沒遇上事時“四平八穩”,真遇上事時“逃之夭夭”;有些黨員對待領導是“點頭哈腰”,對待同事是“頤指氣使”,對待群眾是“吆五喝六”,從來不去思考如何愛黨護黨興黨。
三、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思想建設滑坡
當前,部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注重加強自身政治思想建設,受功利思想、拜金主義影響,出現精神懈怠,理想信念模糊,對新時期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少、創新少,執行組織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基層黨組織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內容空洞、方法老套,教育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有的對意識形態領域對黨不利的傳播不負責不作為,對各種歪風邪氣不斗爭不抵制。部分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缺失,對自己黨員身份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有所下降,進取精神不足,甚至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眾。
2.責任意識缺位
一些基層黨組織不重視政治功能作用的發揮,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務、重行政,致使黨組織“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一些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行政領導之間,有時由行政領導統一意見,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民主集中制”在實際工作運用中,“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對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內涵缺乏清醒認識,對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認識不到位,缺乏服務干部群眾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嚴,程序不規范,內容缺乏創新,導致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缺乏凝聚力,沒有戰斗力。
3.執行能力弱化
一些基層黨組織為黨員和群眾服務的實效性較差,不能很好地為黨員搭建發揮作用的平臺,服務功能退化。在實際工作中仍以“制度上墻”體現黨建成效,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誠意和能力,“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使制度機制流于形式。一些基層黨組織在執行制度時,存在“選擇性執行”的現象,有利的、不麻煩的就執行,費時、費力的就忽略不見。一些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滯后,對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茫然待之,面對群眾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應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導致在工作中出現盲區和盲目化,制約了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發揮。
四、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的對策與思路
要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必須牢記危機意識,以問題導向為突破口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以“思想在高處、憂黨在深處、作風在實處、擔當在難處”的理念主動融入“從嚴治黨”新常態,以服務功能的提升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增強政治責任和服務群眾的意識
當前,要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積極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自覺把黨員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政治責任和服務群眾的意識。
1.1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思想認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政治基礎,確保在政治上不迷失方向。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思想上嚴格要求、組織上嚴格管理、紀律上嚴格約束,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使黨的基層組織成為動員黨員、團結黨員、發揮黨員作用的組織力量。增強政治責任,筑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堅定群眾立場,樹牢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動員、組織、協調黨員干部和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
1.2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政績觀,壓實政治責任,把黨建工作與具體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強化基層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主體責任。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使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服務群眾的需要,更好地貼近、團結、引導、贏得群眾,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壓實“責任鏈”。抓好黨建工作是基層黨組織的本職和主業。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把注意力和著力點聚焦到黨建工作上來,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嚴格實行實績考核制度,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工作責任鏈。
2.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
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的執政根基,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毛細血管”。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落到基層,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功能, 就要突出抓好帶頭人隊伍建設,把基層黨組織領導骨干培養成為政治責任心強、事業心強、能力強、作風好的黨建工作帶頭人,努力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要求。要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使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強起來,為推動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保證。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基層,把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落到實處。突出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做到動態調整、對癥下藥,集中整頓、全面提高。
2.1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下大氣力解決好影響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各種問題,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加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格按照目標、任務、程序、要求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建立黨建指導員指導定期指導機制,加強對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力度,該問責的問責、該處理的處理。嚴格開好組織生活會,充分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打消一切思想顧慮和包袱,深入查擺問題、剖析根源,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分清是非、辨別真假,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統一意志、增進團結。
2.2堅決向中央基準看齊。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看齊原則、增強看齊意識、把握看齊的政治、理論、實踐和情感基準,不斷查找自己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偏差,做到自覺、全面、具體、持續地向中央基準看齊,不斷提升貫徹執行中央決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3嚴守黨紀嚴明黨規。要提高貫徹民主集中制的水平,擺正位置角色,處理好各種關系,促進班子健康成長。嚴格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凡事有規可循,堅決杜絕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好人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行為。要嚴守各項紀律,認真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及其他紀律。要積極探索紀律教育經常化、制度化的途徑,有紀可依、執紀必嚴。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切實履行執紀職責,講原則不講關系、講公理不講利益,采取管用的措施提高組織管理的有效性。要加強違紀問責立足,該談話的談話、該處理得堅決處理。
2.4夯實從嚴管黨治黨責任。要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并公開《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明確黨建工作職責、目標、任務、內容、方式、完成時限、整體評價等項目。建立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向上級黨組織報告黨建工作制度、向本級黨組織報告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度。落實黨代表詢問制、黨建工作領導小巡視督查制度、專項檢查制度、責任追究制度。
3.健全完善服務制度體系,激發黨員服務群眾的熱情
在新常態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健全多層次工作平臺,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的職能定位、運作模式、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
3.1通過完善制度實施及監督機制,認真落實“黨員活動日”、“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健全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機制,全面推行黨性定期分析評議、黨員履職量化考評等制度;健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和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完善目標責任績效考評體系,增加黨建考核分值,加大考核力度;大力推行“一諾雙述雙評雙考”制度,以政治忠誠、干凈擔當為內容完善干部考核體系,系統考察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3.2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讓廣大黨員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幸福感、成就感。完善黨內民主集中制,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強化黨員“角色”意識,增強黨員身份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增強創先爭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將黨員的個人目標與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服務群眾的組織目標結合起來,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讓群眾產生更多的獲得感。
4.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拓寬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發揮的渠道
創新活動載體,讓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發揮更有可操作性。要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單位、不同時期、不同內容,分類設計活動載體,為服務群眾創造條件、提供動力。深入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踐諾、雙聯系、黨員進社區等活動,完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化管理服務機制。通過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更好地服務于群眾,讓黨建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4.1健全綜合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便民工作室三級實體網絡,推行服務事項、流程、責任人等公開制度,實行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堅持村干部坐班制。通過拓展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途徑,建立健全民意匯集與溝通制度,暢通表達與訴求渠道,對重大事項實行調研論證、社會公示、聽證、專家咨詢等制度,把群眾的智慧和正確意見作為決策的基礎和依據。落實群眾公開評議黨員制度、黨員領導干部走訪群眾制度、黨員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制度、黨組織書記公開承諾踐諾評諾制度等機制。加強群眾對黨員的民主監督力度,設置征求意見箱, 開通熱線電話, 建立“廣場問政”、村官答疑”等制度, 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的監督。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堅持重大事項議事決策制度,大力實施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到實處。
4.2創新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載體,健全黨員爭先機制,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中心戶、“雙聯雙服務”等活動。完善聯系幫扶機制,推行黨代表三聯制度、干部聯系點制度、醫生師患結對幫扶制度、干部駐村制度等。全面落實民情報告制度、為民服務代理制度、預約上門服務制度等制度機制。
4.3轉變工作方式,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從實體向網絡延伸。積極開發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在建好用好現代遠程教育、手機信息平臺等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加強網絡黨支部建設,以基層黨建網站、黨建論壇、QQ 群、微信群、微博等為載體,探索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展黨建工作的多種實現途徑,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手段轉型升級。形成黨員隨時、隨地、隨人、隨事的學習教育和聯系服務模式,實現“有人員服務、有手段服務、有能力服務”三個要素并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和服務輻射作用,以服務凝聚人、感染人,以服務功能的提升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從而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張皓.加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建設的思考與探究. 陜西黨建網,2015-6-23
[2]王海濤.增強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求是, 2016(4)
[3]羅勝揚.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實踐:思想理論版,2016(1)?
[4]王懂棋.如何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學習時報,2015-11-19
[5]冉彪.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迫在眉睫.黨建網,2015-11-04
[6]湖北省隨州市聯合調研組.運用“互聯網+”思維助推黨建工作創新.政策,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