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增值稅稅制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范圍擴大到金融業、建筑業等,同時將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到抵扣范圍。增值稅的推行有利于大多數企業減輕稅負,但實施增值稅后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稅務風險。本文分析增值稅制下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關鍵詞:建筑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防控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一、“營改增”概述及其對建筑企業的影響
自2012年兩會上提出“營改增”后,稅制改革的試點范圍開始逐步擴大,覆蓋各省市的多個行業,鑒于試點的成功經驗,國務院決定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而建筑行業也在其中。稅制變化給建筑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稅務風險,因而其必須制定必要的應對措施,使稅務風險保持在可控的范圍之內。全面實施增值稅后,建筑企業由原來的3%的營業稅變為11%的增值稅,對建筑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建筑企業分包工程、施工環節等必須的運輸車輛、大型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在購進時只要能夠取得合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納入進項稅抵扣的范圍,予以增值稅抵扣。增值稅的實施使建筑企業管理層更新了固定資產管理理念,提升了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積極性,促使建筑企業在工程設計、項目施工、稅務管理等方面更加科學合理。新的增值稅稅制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稅務風險的管控,通過規范增值稅發票的獲取與開具,迫使建筑企業規范經營,強化納稅意識,有利于企業穩健發展。
二、增值稅稅制下建筑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
1.建筑企業對增值稅管理不夠重視
建筑企業實施增值稅后,企業管理人員對新稅制重視程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建筑企業稅務管理質量,亦可能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一方面,有的管理層只是簡單地認為增值稅只是在稅率上的變化,能夠減少企業稅負,但在增值稅進項稅抵扣上認識不到位,未能予以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在增值稅實施后的稅務風險防控上未能給于足夠的重視,在納稅申報時間、增值稅發票的取得及管理上較為隨意。
2.因進項稅抵扣而引起的稅務風險
合理利用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利潤,但有些抵扣行為卻會增加建筑企業稅務風險。例如,在生產經營中,不涉及增值稅進項稅的環節,開具了增值稅發票;隨意更改涉稅商品屬性,或是將需要納稅商品以其他形式轉移出去。類似這些“避稅”方式,會給建筑企業造成不可避免的稅務風險,并使其接收輕重不同的懲罰。輕則需要企業補足稅款,以及繳納相應的滯納金等,重則會使企業遭受行政處罰,影響生產經營。
3.增值稅核算引起的稅務風險
建筑企業實施增值稅后,涉及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問題較多,易引發稅務風險。新稅制下,財會人員需學習大量的稅務知識、增值稅進項稅發票抵扣要求、稅收優惠和減免、增值稅記賬科目及賬務處理等,給會計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稍有不慎就會使企業陷入偷稅漏稅的尷尬境地。而要在合理的時間點進行納稅申報、對納稅事項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就需要專業的稅務人員,但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出足夠的稅務管理人員,無形中加大了稅務風險。
4.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引起的稅務風險
在規定的增值稅申報期間內,若提前申報,則可能出現當期應抵未抵的情況,加大企業當期現金流。若推遲納稅申報,在增值稅實行初期,由于差額征稅代扣部分是不能抵減的,有些中小建筑企業為了合理節稅,選擇了推遲申報增值稅的方式。當申報時點選在法定申報期間后期,則可能因為突發原因而導致延期申報;當納稅申報人員因各種原因虛報資料而申請延期申報的,一經稅務機關查實,不但要加收滯納金,而且予以相應的罰款和處罰。
三、建筑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的防控措施
1.建筑企業管理層應加強增值稅管理
一方面,建筑企業管理層應重視增值稅的管理和繳納,樹立正確的納稅意識。在增值稅全面實施后,管理層應提高對“增值稅”的重視程度,引導財務、稅務管理人員積極學習增值稅相關理論知識、政策制度,以及實踐經驗等,全面提升其業務水平,以便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做好納稅籌劃,避免稅務風險。另一方面,稅務管理人員應加強自身專業技能,強化增值稅納稅管理。稅務管理人員應及時掌握最新的增值稅專業知識,提高對稅收相關政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盡可能做到應抵盡抵,為建筑企業降低實際稅負。
2.加強增值稅進項發票的取得與管理
首先,建筑企業要將增值稅進項稅發票的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在同等條件下要選擇一般納稅人或是具有增值稅開票資格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管理人員要主動向供應商索取增值稅進項專用發票,并對扣稅憑證進行初步審核和驗證。其次,企業應加強增值稅銷項發票的管控,各環節嚴格執行專用發票審批流程,確保銷項稅專用發票的開具與實際業務相符。最后,避免超范圍抵扣。企業應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抵扣進項稅額,一旦判斷錯誤,抵扣了不應抵扣的進項稅,不但不能節稅,反而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3.通過各種途徑做好納稅時間規劃
增值稅相關條例指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并收訖銷售款項或是取得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由于竣工決算時間與保證金收回的時間不一致,可能存在墊資納稅的情況。因此,建筑企業可以按照收到發包方工程價款作為開票時間。此外,選擇合理的增值稅發票開票時點、取得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調整當期稅款的目的。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180天的有效認證期,建筑企業應做好采購計劃,合理安排付款時間,控制好進項,從而實現企業資金流的平衡。
4.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并建立稅務風險預警
稅務管理人員應積極與稅務管理部門溝通,及時了解增值稅最新政策,利用好稅惠政策。既要清楚稅惠政策對會計核算和稅務管理的影響,又要借助這一契機為企業提供更多合理的進項稅抵扣額度,同時要通過稅惠政策降低稅改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此外,通過建立健全稅務風險預警機制,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可以將稅收負擔率等作為納稅評估指標,根據近年來每月稅負相關指標值,對當期稅負進行分析評價,監測稅負變化,出現問題則立即啟用稅務風險應對措施,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韓順超.新稅制政策下建筑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
[2]張望軍.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稅務籌劃及風險應對[J].經營管理者,2015(18).
作者簡介:李 斌(1971-),男,山西長治人,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