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所帶來的影響為對象,試圖想要探討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威脅和機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三大沖擊,促使商業銀行的轉型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商業銀行;挑戰;機遇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互聯網金融已經融入和貫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以及其他特性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尤其是傳統商業銀行的關注。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尤其以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快速發展,無疑從各個方面對傳統的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傳統的商業銀行,如何在這種不利于自身發展的趨勢下做好自己,已經成為現在傳統的商業銀行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互聯網金融帶給傳統商業銀行的或許不僅僅是沖擊和威脅,這或許更是傳統商業銀行轉型的絕佳時機。
一、互聯網金融概念與內涵
謝平和鄒傳偉(2012)是較早分析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人,他們首先提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社交網絡、搜索引擎和云計算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可能出現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金融融資模式,稱為互聯網金融模式。他們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經濟社會的金融模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宮曉林(2013)則認為,互聯網金融將為中小銀行與大銀行競爭帶來機會,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及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等等。
二、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和影響
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日漸成熟,尤其是成型的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隨著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對于傳統的商業銀行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主要總結出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三大沖擊。
(一)對銀行支付業務的沖擊
支付業務是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尤其是近幾年以支付寶、微信等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往往是需要通過支付人員到銀行柜臺進行支付,是支付雙方的前端支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支付業務由前端向幕后轉移,支付人員只需要通過手機客戶端就可以完成網上平臺的各項支付,這對商業銀行的傳統支付業務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雖然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對比國外起步較晚,但是我國互聯網金融每年的增長率卻是十分驚人的。2013年,我國的互聯網支付規模已經達到了5.37萬億元,第三方的支付數量已經超過了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總和。在短短的這幾年的發展中,雖然互聯網支付在全社會支付的總額中還未占到千分之二,但是每年正在以180%的年復合增長率飛速增長。由此可以預見,互聯網支付今后的發展力量是不容小覷的。
(二)對銀行大數據的沖擊
現代商業競爭的本質就是對信息資源的爭奪。可以說,誰掌握了客戶最有用的信息,誰就站在了最有利的位置。互聯網金融是大數據和云計算迅猛發展下的產物,客戶通過網上搜索引擎會留下大量的消費痕跡,如果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就是能夠創造巨大商業價值的大數據。雖然互聯網金融近兩年發展迅速,但是還是無法和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海量數據相企及的,傳統商業銀行的數據都是零散的,沒有針對性的數據,而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說,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正通過這些信息深入挖掘顧客的消費偏好、消費能力等方面的經驗規律,互聯網金融擁有敏銳的“嗅覺”,能夠迅速并且準確的捕捉到用戶的習慣和需求,這也是傳統商業銀行雖然擁有足夠的數據,但是仍然處于劣勢的原因。
(三)對小微信貸的影響
一般的小微企業很難從傳統的商業銀行獲得借款,而互聯網金融天生就是解決長尾問題的最好辦法。前幾年,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小貸,這對于剛剛起步的很多小微企業而言是很大的福音。小微企業很難滿足銀行的貸款要求,但是阿里小貸對于貸款沒有特別多的要求,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資質是知否獲得貸款的條件。小微企業的發展是現在中國不能忽視的經濟力量。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互聯網金融進入支付領域影響的是商業銀行的現在,而互聯網金融進入小微信貸影響的就是商業銀行的未來。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啟示
筆者通過研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的相關論文和文獻資料,總結出傳統商業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威脅可以采取的幾點措施。
(一)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合作彌補相互間的劣勢
互聯網金融雖然在我國發展的比較迅速而且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比如互聯網金融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會有人利用互聯網金融籌集大量的資金,然后帶著這些資金跑路,我國法律對于互聯網金融這一方面尚且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進行保護。由此可以構建互聯網金融和傳統商業銀行合作的平臺,將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相關賬號和傳統的商業銀行綁定,依靠傳統商業銀行的信譽措施對互聯網上的用戶進行約束。互聯網金融可以利用云計算等相關技術整理分析商業銀行的海量數據,以供雙方使用,以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二)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合作提升用戶體驗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對于電子信息技術,更是飛速發展,傳統商業銀行應該與時俱進,積極的學習互聯網金融在用戶體驗方面的成功之處,并能靈活的運用于自身,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怎么做,可以參考Facebook和花旗銀行的完美聯姻。
2013年,隨著“余額寶”金融服務的開啟,各大銀行也紛紛抓住機會,審時度勢的推出各類基金和各種“寶”類產品,所以說傳統的商業銀行也在一步步的學習互聯網金融,加強自身對用戶體驗方面的努力。
(三)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重視
隨著經濟的發展,也隨著最近大學生創業的熱情日益增長,小微企業已經成為金融業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了,傳統的商業銀行往往擁有較為嚴格的投融資體系,所以小微企業很難獲得貸款,經常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所以傳統的商業銀行在投融資方面應該盡快的轉型,降低投融資的門檻,給小微企業在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留取機會。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劉海而.互聯網金融手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羅長青,李夢真,楊彩林,盧彥霖.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1):54-58
[3]艾晗.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研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2015:1-31.
作者簡介:陸源遠(1996-),男,漢族,江蘇揚州人,學生,本科生,主要從事會計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