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芳
摘 要: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境遇下,許多傳統媒體都紛紛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新聞傳播,這無疑改變了新聞美術設計的形式和內容。因此,應以時效性、簡潔性、新穎性為新聞美術設計的基本原則,利用新媒體資源強化新聞圖片設計,加強文字、色彩等細節的美術設計,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聞美術設計,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傳播效果。
關鍵詞:媒體融合;新聞美術;多媒體
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新聞媒體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也逐漸融合在一起,如許多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都紛紛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新聞信息,這些都在深刻改變著新聞美術設計的外部環境。為此,應當深入研究媒體融合視域下的新聞美術創新問題,探究推進新聞美術設計創新的方法策略。本文在對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美術設計意義進行論述的基礎上,闡述了新聞美術設計的基本原則,并對新聞美術設計創新的策略進行了求索,以期能夠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傳播效果,提高新聞媒體的傳播競爭力。
一、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美術設計的意義
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語境下,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都將互聯網作為拓展新聞傳播渠道、創新新聞傳播途徑的重要方式,采取多種方式推進新聞報道創新發展。新聞美術設計是以美術手段對新聞事件進行直觀形象報道、以提高新聞吸引力的藝術設計,其中,漫畫、速寫、連環畫等都是新聞美術設計的重要形式。新聞美術設計是新聞制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增強新聞形式美的重要手段,對于傳播新聞內容、美化新聞版面、提高新聞可讀性等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媒體融合的時代環境中,好的新聞美術設計已成為提高新聞視覺效果、吸引受眾眼球的重要途徑,其不僅具有宣傳功能、愉悅功能還具有批評功能,對于提高新聞媒體的傳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聞美術設計具有宣傳功能
在革命戰爭年代,新聞美術是宣傳黨的革命主張、鼓舞革命斗志、揭露敵人陰謀的重要手段。在改革開放時期,新聞美術是宣傳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弘揚先進文化、凝聚改革共識的重要途徑,如新聞美術設計作品《沿海開放起宏圖》就以鄧小平南巡講話為主題,生動再現了改革開放后山東各地的新面貌。
(二)新聞美術設計具有愉悅功能
在新聞報道中,醒目的刊頭、新穎的題圖、美麗的尾花等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特別是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語境下,新聞版面形式美已成為影響受眾閱讀新聞信息的重要因素。美術編輯按照美的規律設計新聞版面,用凝練的手法、夸張的造型等設計新穎獨特的刊頭、題圖、標題等,不僅能夠表達出一種自然美、裝飾美、結構美,還能帶給讀者身心愉悅、情緒放松的審美感受。
(三)新聞美術設計具有批評功能
新聞美術設計具有針砭時弊、揭露社會丑惡現象等功能,這一點在新聞漫畫上有著明顯體現。新聞漫畫是能夠讓人們在笑聲中獲得教育和啟迪的諷刺藝術,它不僅能夠言群眾之志、抒群眾之情,還能夠進行社會輿論監督。比如,河南日報就以漫畫的形式報道了“冒充搶修救援人員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敲詐搶劫”的新聞事件,收到了良好的新聞傳播效果。
二、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美術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互聯網+媒體”的時代語境下,新聞媒體融合發展成了新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無疑對新聞信息報道的時效性、簡潔性、新穎性等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新聞美術設計也應當順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斷提高新聞美術設計的傳播效果。
(一)新聞美術設計要具有時效性
新聞是以即時性為基本特征的文學體裁,如果新聞內容缺少及時性,那么新聞就會變成“舊聞”。所以,在新聞美術設計中,應當將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作為基本原則,在最短時間內將新聞內容設計成有條理的新聞版面,通過清晰明了的美術設計提高新聞內容的可讀性。
(二)新聞美術設計要具有簡潔性
在當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較大,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觀看各種新聞信息。因此,在新聞美術設計中應當充分考慮受眾的接受心理、審美取向等,用淡化、虛化等美術設計手法對新聞畫面、新聞字體等進行簡化處理,使新聞畫面變得簡潔明了,以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
(三)新聞美術設計要具有新穎性
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語境下,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媒體的新聞內容都趨于雷同,新聞媒體要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用新穎獨特的美術設計吸引受眾的眼球,提高新聞報道的新穎性和獨特性。因此,新聞美術設計要順應全媒體融合的發展要求,用新穎獨特的設計語言提高新聞畫面的趣味性、創意性、新穎性等,以更好地吸引受眾的眼球。
三、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美術設計創新的策略
在媒體融合的時代環境中,新聞美術設計已成為提高新聞視覺效果、吸引受眾眼球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新聞媒體的傳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應利用新媒體資源強化新聞圖片設計,加強文字、色彩等細節的美術設計,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聞美術設計,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傳播效果。
(一)利用新媒體資源強化新聞圖片設計
在新聞報道中,圖片是新聞美術設計的重要語言,也是提高新聞生動性與形象性的重要載體。通常而言,視頻類新聞更注重新聞內容的可觀賞性,多通過圖片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沖擊力;報刊類新聞多通過圖片解說新聞信息,增加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等。因此,應當將圖片設計作為新聞美術設計的重要內容,并根據新聞媒體的形式、特點等對新聞圖片進行個性化處理,通過圖片設計來突出新聞主題,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效果。比如,在娛樂新聞報道中,可以選擇一些生動有趣的新聞圖片,并將新聞圖片設計得大一些,用新聞圖片表現新聞場景和敘述新聞事件;在社會新聞報道中,應當選擇一些正式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圖片,通過新聞圖片突出新聞主旨;對一些理論性、政治性較強的新聞報道,可以用新聞圖片來解釋抽象概念、強調重點內容等,以降低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難度。
(二)加強文字、色彩等細節的美術設計
在新聞美術設計中,文字處理、色彩設計等可以增強新聞報道的新穎性、簡潔性、可欣賞性等,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效果。因此,應當加強文字設計、色彩設計等新聞美術設計,以提高新聞報道的整體設計效果。
首先,要加強色彩處理。色彩是最具視覺沖擊力的設計語言,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受眾眼球,提高新聞版面的視覺傳播效果。因此,應通過色彩對比、色彩搭配等方式改善新聞畫面的色彩效果,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沖擊力。比如,在悼念性質的新聞報道中,應當以灰色、深黑色等冷色調為主色,用加黑、加底紋的方式進行新聞版面處理,以凸顯新聞主題和新聞氛圍。在旅游景區的新聞報道中,可以以紅色、綠色、藍色、青色等絢麗多彩的色彩為主色調,并配以優美的風景圖片,使新聞內容變得更加醒目、顯眼。
此外,要加強文字設計。文字是傳播新聞信息、敘述新聞事件的重要語言,也是新聞美術設計的重要內容。在新聞報道中,應當根據新聞內容、新聞主題、新聞圖片等選擇恰當的新聞字體,如可以用宋體編排正文,用仿宋、楷體等編排新聞評論、延伸閱讀等,以提高新聞內容的區分度和可讀性。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聞美術設計
傳統新聞媒體多用平面設計的方式進行美術設計,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聞美術設計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文字、音頻、視頻等成了新聞美術設計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將文字、音頻等資源組合起來,創新新聞美術設計的設計語言,建構文本、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新聞傳播模式,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沖擊力。比如,美術編輯可以通過三維動畫技術再現攝影師沒有捕捉到的新聞場景和新聞畫面,將直觀、生動、鮮明的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以彌補現場畫面缺失的遺憾。
此外,可以通過flash動畫技術制作新聞漫畫,通過具有諷刺性、幽默性、生動性的新聞漫畫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提升新聞媒體的傳播競爭力。還可以通過表格、圖形、地圖等進行新聞美術設計,增加新聞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立體感等。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境遇下,許多傳統媒體都紛紛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新聞傳播,這無疑改變了新聞美術設計的形式和內容。而新聞美術設計是新聞制作的重要內容,它有著促進新聞宣傳、美化新聞版面、提高新聞畫面的審美效果等功能,所以,應當加強新聞美術設計,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新聞美術設計的整體效果,以提高新聞媒體的傳播競爭力。文章主張以時效性、簡潔性、新穎性為新聞美術設計的基本原則,利用新媒體資源強化新聞圖片設計,加強文字、色彩等細節的美術設計,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聞美術設計,提高新聞報道的視覺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凱.媒體融合時代下的新聞美術設計創新方向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03).
[2]任悅.從“玻璃”到“魔鏡”——新聞攝影的變革與后新聞攝影時代的到來[J].新聞與寫作,2011,(08).
[3]金君俐.從“圖文并重”到“圖文融合”——論讀圖時代的辦報理念創新[J].新聞大學,2014,(04).
[4]馬天飛.讀圖時代新聞美術的功能及發展前景[J].新聞戰線,2016,(07).
[5]張大磊.全媒體時代新聞美術編輯如何轉型創新——以湖北新聞美術實踐為例[J].傳媒,2016,(11).
[6]侯云友,王成喜.新聞美術大有可為——淺談新聞美術在新聞宣傳中的作用[J].中國記者,1996,(08).
[7]公丕炎,顧培利.呼喚更多復合型美編——讀2000年度中國地市報獲獎好新聞美術作品的啟示[J].城市黨報研究,2001,(04).
[8]曾賢.媒體融合環境中的新聞美術設計以及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
作者單位:
新鄉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