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作為一個功能強大的社交軟件使其已成為廣大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分析微信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從而提出幾點相應措施,使學生能夠理性認識微信世界,合理有度的運用微信。
【關鍵詞】自媒體 微信 大學生生活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文化的崛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每一個個體。騰訊公司2011年推出的社交軟件——微信,一舉成為互聯網浪潮的尖端,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當今時代中國最具影響力和爆發力的新媒體。在微信的龐大用戶群之中,90后大學生占據了較大份額。微信功能的強大也帶給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很多的隱患。如何客觀、理性的認識這個社交新寵,利用微信自身的正能量,趨利避害,成為大學生以及學校管理者、微信媒體都應該密切關注的話題。
一、微信對大學生生活的積極影響
(一)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微信的實名認證,給廣大學生交友帶來了很大的益處,我們不必過于擔心對方的虛擬身份而帶給自己潛在的危險。同時,學生們可以利用微信群,方便社團活動的交流和有效開展,還可以利用微信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與遠距離的好友進行視頻、語音等方式的聯系。微信正好給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擴大自己交友圈的虛擬與現實交叉的平臺。
(二)微信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
在學習上,我們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賬號,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從不同領域的微信號中獲得我們需要的東西。經過瀏覽各階層民眾對某一社會焦點或熱門話題的見解,思考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從實踐中完善自身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微信使學生和老師不再有距離感,學生可以通過微信與老師互動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與老師溝通時產生的膽怯和緊張,也讓老師能夠了解更多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活動的大致情況。在生活上,微信還具有支付賬單、購買車票等功能,給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據統計,包月30兆流量只需要5元人民幣,可以發送3000條微信,每千條微信的費用僅相當于一分鐘的電話費用,這可以為學生黨省下不少生活開支。
(三)微信對大學生德育發展的影響
我們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瀏覽近期社會上的各類新聞,用辯證的思維客觀的了解生活真諦,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與內涵,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和諧社會這個大局勢之下,網絡成為社會公眾參政議政的大舞臺,在大學生德育問題上,微信也自然而然的發揮了很大的輿論引導作用。長輩們和老師們分享在朋友圈的內容,學生們通過閱讀、轉發和評論使其對學生形成潛在的輿論影響,由此使得一些社會正能量悄悄地散播,積累在學生們心中。這些正能量的輿論轉發,能夠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微信對大學生生活的消極影響
(一)微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微信“朋友圈”里邊流傳的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齊,不良信息容易導致大學生產生認知偏差,影響其三觀的正確樹立。由于微信媒體目前尚未制定良好的行為規范和言論規范制度,在微信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人們的言論極其自由,因此會產生負面言論對大學生造成影響。不良信息會誤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如果沒有很好的鑒別和篩選能力,這些信息就會對大學生們的生活與思想產生很大的誤導,對其身心健康帶來困擾。
(二)微信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消極影響
現在的大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微信的“過度普及”使得部分學生無心求學。眾多老師反映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不高,老師講課時一群人都低頭玩手機,時不時就會掏出手機打開微信翻翻朋友圈。網絡普及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了“微信控”。很多人上課、吃飯、睡覺都離不開微信,更是有一大批學生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刷朋友圈,看別人更新的動態。這樣過度的依賴微信,時間久了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
真實的社會生活應該是悲喜交織,能夠嘗到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正是由于現實的殘酷性,很多大學生便會選擇在微信這個虛擬的網絡平臺上尋找安慰,沉溺于這個虛擬的社交圈。我們可以體會到微信為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應該看到潛在的憂患,由于微信強大的社交功能,讓很多學生迷戀微信的社交圈,從而培養出了一群又一群的低頭族。對于一些依賴性較強,現實交往能力差的大學生來說,會使他們陷于虛擬的網絡生活中不能自拔,形成孤獨自閉的性格。
三、根據微信的正能量引導大學生發展的對策
(一)學生應多組織集體活動,提高個人交際能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微信也是如此,我們應盡力避免負面影響的產生。作為學生本身來說,我們應該多組織實際的校園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鼓勵同學放下手機,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多與身邊的同學和老師交流互動,多參加實踐活動。大學校園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通過根據自己不同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社團,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對以后的人生帶來益處。
(二)學生應提高理性認識,提高鑒別信息的能力,讓微信為自己所用
我們應提高自己的理性認識,客觀公正的對待微信,合理的分配學習和娛樂的時間,讓自己勞逸結合,有效利用微信的優勢來充實自己。同時,也可以利用微信這個強大的社交軟件,結識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關注微信訂閱號的文章,選擇一些對生活、政治、新聞、社會有用的內容來學習,摒棄那些沒有價值,大家盲目跟風轉發的網絡信息,不被別人的思想輕易誘導,利用高價值的信息來豐富自己的內涵,擴大視野。
(三)教師應尊重個體學習主體地位,轉變陳舊教學方式
老師可以將微信平臺建設成第二課堂,利用微信平臺收集學生對于自己課堂教學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根據收集的信息,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同時,老師也應該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在微信上多與學生互動,與大家分享有益的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課外時間也應該多與學生交流,通過微信朋友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生活動態,不僅在學習上成為學生指路的明燈,在生活上也可以通過自己的人生閱歷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利用微信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的心回歸到課堂,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詹宇河.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N].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
[2]陳恒.淺析微信對大學生交際的影響[J].新聞窗,2014年第4期.
[3]楊莉,隆衛華.大學生使用微信的心理健康影響分析[J].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商院,2012.
[4]蘇玉剛,曹虹.逆襲成功的微信在高校華麗轉身后的隱患及其對策[N].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
作者簡介:薛妮萍(1994-),女,漢族,陜西渭南人,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領導科學與人力資源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