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不久前,卡塔爾駐俄羅斯大使法赫德·阿提亞表示,卡塔爾不排除與斷交的阿拉伯國家開戰的可能性。小國卡塔爾如此強硬回應多個阿拉伯斷交國令外界大吃一驚。在歷史上,卡塔爾確實曾多次以小博大并取得勝利,尤其是1893年它竟擊敗了奧斯曼帝國。
19世紀中后期,奧斯曼帝國試圖兼并阿拉伯東部地區(包括現今的卡塔爾、巴林、科威特和阿聯酋等國)。奧斯曼帝國在哈薩綠洲建立據點之后,接著向卡塔爾方向推進。當時,卡塔爾剛剛打完獨立戰爭,擊敗巴林使其放棄對卡塔爾長達80多年的統治。1871年,奧斯曼軍隊派出一名使節前去見卡塔爾半島統治者賈西姆·本·穆罕默德·阿勒薩尼,要求后者允許奧斯曼帝國駐軍,考慮到實力差距過大,阿勒薩尼不得不同意奧斯曼軍隊進駐卡塔爾最大城鎮阿爾比達。1872年1月,在奧斯曼軍隊武力壓迫下,卡爾塔作為一個省被并入奧斯曼帝國,阿勒薩尼被任命為總督。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阿勒薩尼悄悄地積聚力量,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復國。他的活動逐漸引起奧斯曼帝國注意,1888年,奧斯曼帝國企圖用別人取代他,但未能成功。1890年,奧斯曼帝國試圖通過眾多行政改革來進一步鞏固其對卡塔爾的控制,包括增加稅收以及派更多軍隊駐防阿爾比達。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阿勒薩尼舉起了復國的大旗,1892年8月,他辭去奧斯曼帝國委任的總督職務,并且停止向奧斯曼帝國交稅。兩個月后,巴士拉總督哈默德·哈菲茲帕夏率領一支奧斯曼軍隊前往卡塔爾鎮壓。大敵當前,阿勒薩尼帶著卡塔爾幾個部落轉移。哈菲茲帕夏派人送了一份最后通牒給阿勒薩尼,要求他解散軍隊并宣誓效忠奧斯曼帝國。但阿勒薩尼堅決不屈服。經過一個月來回討價還價后,哈菲茲帕夏失去耐心,他逮捕了阿勒薩尼的兄弟和十幾位重要的卡塔爾部族首腦。阿勒薩尼提出用1萬里拉換回這些人,但遭到哈菲茲帕夏拒絕。
隨后,哈菲茲帕夏命令大軍進攻阿瓦吉巴堡。沒想到,等奧斯曼軍隊剛一抵達阿瓦吉巴堡,大約4000名卡塔爾步兵和騎兵早已等著他們進伏擊圈,在經過長達7個小時的戰斗后,奧斯曼軍隊漸漸不支,接著奧斯曼殘兵向舍巴卡堡壘撤退,不料卡塔爾軍隊緊追不舍,奧斯曼殘兵再度受重創。與此同時,卡塔爾貝都因人中途攔截了奧斯曼軍隊的信使,導致來自科威特的增援部隊同前線部隊失去聯系。在卡塔爾軍隊的猛烈攻勢下,奧斯曼軍隊只好逃往堅固的阿爾比達要塞。逃竄中的奧斯曼軍隊向阿爾比達民眾開槍,打死很多平民。很快,阿勒薩尼的先頭部隊就追擊到阿爾比達城外,不久卡塔爾大部隊到達,對阿爾比達形成包圍。由于預計強攻會造成重大傷亡,阿勒薩尼采用圍而不攻的戰術,切斷了這座城鎮的食物和淡水供應。在外無援軍、內無糧草之下,阿爾比達要塞內的奧斯曼軍隊同阿勒薩尼達成城下之盟,奧斯曼軍隊承認戰敗愿意交出阿爾比達及交還卡塔爾俘虜,來換取卡塔爾軍隊讓開一條通道讓他們撤往胡富夫(位于現今沙特阿拉伯東部省)。
帝國軍隊大敗的消息傳到奧斯曼首都后,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憂心忡忡,他擔心帝國其他地區也會效仿卡塔爾發生叛亂,于是他決定給予阿勒薩尼特赦,以免戰爭進一步擴大。而且,他還將巴士拉總督哈菲茲帕夏撤職查辦。
這場戰爭鞏固了阿勒薩尼的地位,雖然卡塔爾在一戰期間才完全擺脫奧斯曼帝國,但奧斯曼帝國對卡塔爾的統治實際上已經崩潰。1893年戰勝奧斯曼帝國由此被視為卡塔爾確立現代國家的決定性歷史事件。▲
環球時報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