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BIM技術在工程造價中正發揮著日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軟件公司、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高校科研機構等紛紛致力于BIM研究機構的建立,以更好的推進行業信息化發展。本文簡要探討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的作用,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管理;作用
BIM技術的概念在2002年首次引入中國市場,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中國建筑行業正面臨著復雜的發展趨勢,BIM技術的出現,給建筑行業工程造價管理帶來一定機遇和挑戰。國家相關規定中明確支持,BIM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之一,并且將BIM建筑信息模型納入到信息化重點研究范圍中,以促進BIM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實際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1 BIM技術的概念
BIM是源于205世紀70年代,即建筑信息建模,美國BIM國家標準中明確指出,BIM技術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層次:第一,BIM以設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為對象,實現了數字化表達;第二,BIM屬于一個相對獨特的重視資源,并且這種資源具有一定共享性特征;第三,BIM的存在,為建設項目生命周期的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可以將BIM看作是一個分享建設項目信息的具體化過程;第四,BIM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能夠實現信息的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等相關操作,在建筑項目不同階段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對不同利益相關方各自職責進行準去的支持和反應,真正實現協同作用,確保BIM技術對建筑項目的實際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2 BIM技術的特點
2.1 可視化
BIM技術具有鮮明的可視化特征,也就是說,其整個過程都是可視化的,可視化的效果能夠作為工程效果圖展示出來,為工程造價報表的生成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并且能夠促進項目設計、建造、運營等各環節順利開展溝通、討論與決策等,通過三維立體事物來保證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2 協調性
協調性是BIM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工程項目復雜的情況下,工程項目與建筑、結構、安裝、市政等多個專業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工程造價管理難度較大,而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實現不同專業之間的有序協調,減少專業碰撞,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方案變更等問題,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整體效率。
2.3 模擬性
一方面可以指導現場施工,另一方面為建筑、管理單位提供非常直觀的可視化進度控制管理依據。。通過四維施工模擬與施工組織方案的結合,能夠使設備材料進場、勞動力分配、機械排版等各項工作的安排變得最為有效、經濟。
2.4 優化性
現代建筑的復雜程度大多超過參與人員本身的能力極限,BIM及與其配套的各種優化工具提供了對復雜項目進行優化的可能。
2.5 造價精確性
利用已經搭建完成的模型,直接統計生成主要材料的工程量,輔助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的概預算,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BIM技術的運用可以提高施工預算的準確性,對預制加工提供支持,能有效地提高設備參數的準確性和施工協調管理水平。充分利用BIM的共享平臺,可以真正實現信息互動和高效管理。
2.6 造價可控性
通過BIM技術可以非常準確地深化鋼筋、現澆混凝土,并且所有深化、優化后的圖紙都可以從BIM模型中自動生成。就像在鋼結構或預制深化中一樣,使用相應的格式文件將鋼筋彎曲加工和數控機床很好地結合起來。
3 BIM的對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
3.1 提高工程量計算工作的整體效率和準確度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有造價精準可控等優勢,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量計算工作的整體效率和準確度,為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高效化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講,工程量計算是建筑工程預算編制工作的重要前提,BIM技術在工程量計算工作中的的合理應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手工算法與軟件計算的不同,能夠實現自動化算量,保證工程量計算的準確度,提高數據的客觀性?;贐IM技術所建立的三維模型能夠針對不同構件進行準確實體扣減計算,具有良好的適用性。BIM技術在工程量計算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節約勞動力,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在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能夠保證工程量的統計與核查工作的高效開展,基于BIM模型可以生成準確客觀的工程數據,在充分做好工程量之后,將二維工程量報表進行科學化統計分析后,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現二維數據的偏差,并對二維圖紙的面積計算準確度進行規范監督檢查,在第一時間發現計算疏忽或重復計算等問題,保證二維圖紙面積計算的完整性和準確度。相關研究表明,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科學化應用,能夠有效降低數據偏差問題,提高造價數據的準確性,為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3.2 控制設計變更
工程造價管理中極易出現設計變更問題,BIM技術的科學化應用,能夠有效的減少變更的發生,并在變更發生時進行妥善應對。在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模型能夠將設計變更關聯到模型中,通過BIM技術模型的優化調整,能夠自動化反映出工程量變化情況,并將設計變更條件下工程造價變化情況及時反饋,確保相關人員準確了解工程設計方案變化對工程造價所產生的影響,從而切實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效率。
3.3 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
工程項目結束后,所有數據要么堆積資料庫,要么不知去向,以后遇到類似項目,若要參考這些數據就很難做到。而且以往工程的造價指標、含量指標,對今后項目工程的估算和審核具有非常大的借鑒價值,造價咨詢單位視這些數據為企業核對心競爭力。利用BIM模型就可以對相關指標進行詳細、準確地分析和抽取,并且形成電子資料,方便保存和共享。
3.4 建立企業定額庫
工程量清單計算在我國實行已十余年,我國進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改革的目標是實現政府定價到市場定價的轉變。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承包模式下,建立企業定額成為迫切的需要。企業定額必須保持定額與現實的生產水平相適應,始終保持定額的合理性和先進性。BIM建立的工程關系數據庫有助于研究超額或完不成定額的原因,及時掌握變化的信息,對定額實行動態管理和及時調整修改。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跨國公司和跨國項目數量明顯生生,我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到全球市場運行當中。在信息時代大環境下,工程造價管理難度明顯加劇,需要以計算機技術作為可靠支持,真正實現信息化管理。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數據集成、數據的及時更新等來切實提高建筑工程造價行業水平,為建筑行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函霖.論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月刊,2013(6):87-89.
[2]劉濤.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9).
[3]孫俊玲.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影響的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6,43(9):11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