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梅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開封 475001)
藝術 ART
朱耷與弗里德里希繪畫中情感表達方式的比較
任愛梅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開封 475001)
藝術的創作與畫家的個人經歷、藝術追求、個人理想息息相關,所處的環境的不同、文化教育的不同、審美標準的不同,那么進行藝術創作時藝術的表達方式就不同。西方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和中國清初畫家朱耷雖然不屬于同一個時期的畫家,但是他們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同時表現著生活中的孤寂和戰爭給人帶來的痛苦,他們的繪畫作品是他們內心生活的寫照。通過他們的藝術表達方式比較來更加全面的了解畫家的主觀情感表達。
審美差異;表現方式;藝術本質
藝術的創作和畫家的生活環境、文化素養、個人追求有著極大的關系,兩個畫家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不同就是他們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產生極大的差異性。我們要想對于這兩位畫家有深入的了解,就要先了解畫家的精神史。就像德沃夏克所說的“要理解任何一個時期的藝術,關鍵是要了解這個時期的精神史。”浪漫主義畫家弗里德里希和清初畫家耷他們就是在這種不同的環境和文化差異下進行藝術創作的。那么我為什么會選擇這兩個畫家進行藝術比較呢?那是因為他們都在自己生活的時代經歷著戰爭煙火帶來的苦難和身邊親人的相繼去世,他們通過畫筆在畫面中抒發著自己內心情感的表達。他們的繪畫作品都強調主觀精神的表達。

圖2.1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1823—1824)96.7cm x126.9cm 漢堡市立美術館

圖2.2 墓地風景、棺木和貓頭鷹(1836—1837)38.5cm x38.3cm 柏林漢堡美術館

圖2.3 橡樹林中的修道院(1808—1810) 110.4cm×171cm 柏林國家美術館藏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用水墨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水墨濃淡干濕表達著他們內心情感的波蕩起伏。水墨文化貫穿著我們生活的始終。好多畫家他們并不是專職的畫家,他們大多是一些有才的文人或者是朝廷的一些官員,繪畫或只是他們文化修養的一部分,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或許就像現在我們寫日記一樣記錄著自己的心情。朱耷他是明朝皇室的后裔在自己的國家滅亡之后,生活在清朝處處都是思念故國和親人之痛。他就把這種情感寄托在畫筆之中。所以他的繪畫作品不只是表達自然界中的自然形象,在這形象之后有著自己主觀情感的表達。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著借助花鳥形象自寓的表達方式。用夸張或者變形的方法來表現著自身的純潔、高傲以及不畏權勢屈服的形象。
德國浪漫主義畫家弗里德里希就不同了,弗里德里希是在美術學院學習的,他的繪畫作品都是自己有意識創作的,在不同的時期表達著不同的題材,但是孤獨寂寞、悲傷凄涼和死亡一直貫穿著他的繪畫作品。因為弗里德里希生活在18~19世紀在這個時期整個歐洲處于動蕩的時期,政治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像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戰爭等等。德國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沒有統一,老百姓飽受動蕩的痛苦和不安,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未來苦苦的思索,在此生活環境下作者怎么會表達生活的愉快。在這一時期流行著德國古典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的基調是唯心主義,它過分夸大主觀事物作用,強調天才、靈感,強調人的自由和解放,是浪漫主義藝術領域中的理論基礎。弗里德里希與那個時代的許多浪漫主義畫家一樣,在康德、歌德等哲學家的影響下,他的哲學觀也傾向于以主觀情感為基礎的“泛神論”(斯賓沙諾的觀點)他拋棄了禱告可以感動上帝這一觀點,他相信上帝的存在并非僅僅在傳統的宗教場所,而是普遍存在于萬事萬物中,無時無刻的游移在自然天地之間,包括天空、山川、大海等等,上帝與一切自然現象融為一體,任何山水風光都成了呼喚神靈并與之相聯系的媒介。他在這種宗教觀的影響之下,弗里德里希發現了一個理想的對象——自然界,用自然界來詮釋靈魂與自然相統一的浪漫主義精神,弗里德里希就用繪畫向我們解釋了肉眼看到的各種符號和象征,揭示藏在物質之下的宇宙精神。 弗里德里藝術作品表現的就是從精神層面開始的,都是為內在的精神服務的。
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藝術家對于事物的理解就不同、審美不同,使他們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所用的藝術手法不同,這也就造就了中西方藝術差異性。
2.1 繪畫題材的選擇的不同
藝術的表達方式有多種表達方式的選擇和畫家的生活、情感、環境有著重要的聯系。弗里德里希和朱耷生活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他們對于藝術的表達有著不同的理解,不管他們選擇何種表達方式和藝術手法,他們的繪畫作品都承載著他們的情感和他們對于自然萬物的理解。西方人把色彩反復的涂抹在畫布上,東方人則把情感收斂于黑白之間。弗里德里希把孤寂的情感表達在無限寬闊的自然風景之中,朱耷則把孤寂情感收斂于栩栩如生的花鳥之中。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使這兩位情感豐富的畫家選擇的不同的繪畫題材。

圖2.4 荷花翠鳥

圖2.5 貓石圖 番禺潘氏望瓊仙藏 123cm×42cm
弗里德里希繪畫表現的題材主要以宗教題材為主,他的繪畫題材選擇主要是由于當時人們對于中古世紀“黑暗時代”的各方面的探知,于是人們就有一種想法產生,那就是:“要將受過破壞、廢棄或傾頹的古跡予以修復保存,彰顯其原有的美感與宗教感。此時一些藝術收藏者極力收藏中古時代的文物,配合考古學家和學者致力于此文明的挖掘。這種興趣進而推至久遠歷史,更而推向回歸自然,于是風景成為文學家、藝術家感情棲息之所,個人沉湎其間,又在其中找到自己。他們在風景上尋覓失去的世界,審思個人命運,如此將個人內心郁結的紓放與對死亡刺探的興趣奇異地混為一體。”所以他的繪畫忠實于自然,通常畫一些墳墓、廢棄的教堂、枯樹或者是船只。(如圖2.1、2.2、2.3)弗里德里希在學習之后回家鄉開始進行創作,在他的家鄉浪漫主義思想傳播比較廣泛,他的繪畫風格深受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所以他的繪畫中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崇尚理想,打破一切形式以豪放恣縱的個人情緒為貴,他通常通過一些枯死的樹木和廢棄的教堂塑造一種憂郁死亡的氣息來表達他個人的思想情感和個人情緒,以顯示他孤獨沉郁的性格。

圖2.6 云海中的旅行者(1817-1818)98.4cm x 74.8cm 德國漢堡美術館

圖2.8 雛鳥 32×33cm

圖2.7 魚樂圖 67cm×31.5cm
朱耷繪畫題材的選擇主要是荷花、荷葉、石頭、鳥、魚。他繪制的花鳥都源于自然,不拘泥于宮廷畫家畫的稀有珍貴的花鳥,他畫的荷花沒有工筆賦彩只是寥寥數筆;他畫的魚沒有賦予富貴只是獨顯自由自在;他畫的鳥沒有艷麗的羽毛只是略顯不屑一顧;他的畫面往往營造孤獨寂靜的氛圍,這種氛圍的營造和他的生活息息相關。朱耷在1648年進入佛門,皈依佛門三十多年他的任何生活都和佛門息息相關,佛門的禪宗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繪畫題材的選擇和禪宗有著深刻的聯系,禪宗講究寂、靜、空而他選擇的這些題材恰恰就表現了禪宗中的孤寂情感。朱耷通過簡潔的方法表現這些繪畫題材也恰恰表明了他與世無爭和對于權力的不削一顧。他的孤獨情懷體現的是一種孤立不羈超脫的情懷,獨立不傾不畏權勢的生命尊嚴。(如圖2.4、2.5)
2.2 畫面構圖方式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中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那么在藝術創作上也明顯的表現出差異性。在西方繪畫中多數講究畫面的一種平衡感,在繪畫構圖上則強調畫面的成交透視和平行透視的準確性,畫面呈現出一種穩重感,強調事物的寫實再現。而在中國自古來畫面講究的是一種意境美,在繪畫構圖上則是強調畫面的整體性效果,運用散點來協調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畫面呈現出一種意境美,強調事物的寫意。
弗里德里希的畫面構圖總是謹慎的挑選幾處景物,進行畫面重組把自己的情緒和孤獨情感鑲嵌其中。畫面構圖的視野開闊通常是一些長滿節疤的參天橡樹,廢棄的教堂和幽深陡峭的峽谷,畫面中顏色幽暗人物若隱若現常背對于畫面并向遠處望去,好像視野是一望無際的永遠也看不到邊,透露著一股神秘感,始終露出一種不安定的平衡。(如圖2.6)
對于中國畫家來說對于畫面中意境的營造,往往是通過畫面的構圖和事物的表現筆法。畫家的情感往往就蘊含于筆墨的濃淡干濕之間,而朱耷畫面意境的營造就是通過運用大量的畫面空白和寥寥數筆的筆墨。他的畫面上通常只是一只鳥、一條魚、或者一座孤峰,運用十分簡練的手法塑造形神兼備藝術形象,給人一種簡潔、孤寂、空靈的感覺,留下了讓人無限遐想的空間。他的這種構圖方法主要是跟他的個人經歷有關,八大山人在1648年進入佛門修行受佛教文化“孤、靜、空”的影響。(如圖2.7、2.8)
弗里德里希繪畫強調的是在藝術品與觀者之間生動涌現的緊張氛圍,當觀察者置身于風景前會被卷入它的悲劇性。而朱耷則是通過畫面的大量空白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孤寂情感,雖然畫面并沒有豐富多彩卻能讓欣賞著感覺其中的孤寂情感。
通過上面弗里德里希和朱耷情感表達方式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藝術的表現和畫家的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息息相關, 繪畫風格的形成離不開畫家們的生活,就算我們現在用高超精湛的繪畫技法描摹他們的作品到及像,我們的描摹的作品還遠遠不及他們的原作有意境。因為他們當時創作這些作品是有一定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的社會氛圍、有一定的情感經歷。這些主觀的東西我們是描摹不來的,我們學習的只是表面。我們要想創作出偉大的作品,就要時刻的注意自己的情感變化,在現代的時代主題下創作出屬于這個時代的藝術作品。
[1][奧]德沃夏克 著,陳平 譯.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郭聲健.藝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3]黃甫全.現在教學論學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4]呂達.中國近代課程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丁峻.藝術教育的認知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J205
A
1003-2177(2017)02-0011-05
任愛梅(1990—),女,漢族,河南濮陽人,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