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鄭州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3)
經皮輸尿管鏡碎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觀察
張楠
(鄭州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3)
目的 探討經皮輸尿管鏡碎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59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9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給予輸尿管鏡碎石術,觀察組給予經皮腎鏡碎石術。比較兩組結石清除率、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68.97%;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27.5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皮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結石清除率高,術后疼痛輕,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上段結石;泌尿系結石
輸尿管上段結石為多發于中青年群體的一種泌尿系統疾病,發病時常伴有血尿、腰部疼痛等癥狀,且易引發泌尿系梗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臨床多采用輸尿管鏡碎石治療,操作過程中易使部分結石殘渣流入腎盂,清石率較低。本研究選取鄭州人民醫院收治的59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分為兩組,并予以不同治療方法,觀察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人民醫院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9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齡20~65歲,平均(41.21±5.07)歲,病程1~6個月,平均(2.51±1.02)個月,結石大小1.4~2.5 cm,平均(1.78±0.32)cm,其中包裹嵌頓性16例,輸尿管腎盂狹窄10例,體外碎石治療失敗3例;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1~67歲,平均(42.32±5.12)歲,病程1~7個月,平均(2.89±1.23)個月,結石大小1.3~2.4 cm,平均(1.84±0.29)cm,其中包裹嵌頓性17例,輸尿管腎盂狹窄11例,體外碎石治療失敗2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行經皮腎鏡碎石,氣管插管全身復合麻醉,取截石位,輸尿管導管逆行置入患側輸尿管內,留置導管,改體位為俯臥位,取患側腋后線與肩胛下線之間,十二肋下為穿刺點,彩超引導下實施腎穿刺,取出針芯,斑馬導絲經針鞘導入,拔除針鞘,斑馬導絲引導下,依次擴張至18F,同時生理鹽水經輸尿導管建立人工腎積水。輸尿管鏡置入腎集合系統直至結石處,氣壓彈道探針置入輸尿管鏡,粉碎結石,以高壓水流沖洗結石通道,將結石碎塊沖出體外,并使用異物鉗取出大塊結石,經彩超確認無結石殘留后,拔除輸尿管導管,留置導管(1~2個月),造瘺口留置腎造瘺管(2~3 d)。對照組行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輸尿管鏡經尿道置入患側輸尿管內,于輸尿管鏡下確認結石位置,以鈥激光對上段結石予以粉碎,沖出大部分結石。
1.3 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結石清除率。清除標準:術后檢查結石直徑<0.3 cm。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對兩組術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予以評分比較。VAS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QOL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2]。觀察比較兩組術后出血、感染及黏膜損傷、輸尿管穿孔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2.1 結石清除情況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3.33%(28/30),對照組結石清除率為68.97%(20/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73,P<0.05)。
2.2 術后VAS及生活質量評分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VAS評分較低,QOL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輸尿管上段結石大多來自于腎結石,具有較高發病率,據統計,我國青壯年男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發病率占泌尿系統總發病率的63.4%左右[3]。多數患者發生輸尿管上段結石后出現痛苦難耐現象,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極易導致腎損害等不良事件發生,嚴重者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腎萎縮等。故采取科學、有效的碎石方法,將輸尿管內結石徹底清除,減少術后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改善預后,對結石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輸尿管鏡碎石術、體外沖擊波碎石、經皮腎鏡取石、腹腔鏡切開取石等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較大的輸尿管結石治療,取得較好效果。輸尿管鏡碎石是經輸尿管鏡對結石進行探查,應用能量系統于體內粉碎結石,并將粉碎后的結石沖洗出輸尿管,但其碎石過程結石容易移位至腎內,出現結石殘留現象。此外輸尿管狹窄、扭曲、息肉均可導致輸尿管鏡無法抵達結石部位,導致部分結石殘留,需實施再次手術或體外碎石治療,加重患者經濟負擔,結石清除效果不甚理想[4]。柳其中等[5]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給予經皮腎鏡碎石治療,結果發現患者Ⅰ期穿刺碎石成功率高達100%,且術后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僅為40 ml。經皮輸尿管鏡碎石術應用于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具有以下優勢:①穿刺通道小,視野清晰,創傷小,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減少并發癥發生,利于術后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②于術前留置的導管可配合術中穿刺,同時可避免結石流入輸尿管遠端;③于輸尿管鏡直視下取石,容易抵達結石處,利于碎石操作,減少造瘺所致出血發生,減少對機體造成的損傷;④輔以人工腎積水,穿刺成功率高,碎石后結石經通道被沖出輸尿管,幾乎無殘留,排石率高,同時若患者患側合并腎臟結石,亦可同時處理取出,減少結石殘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結石清除率、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給予經皮腎鏡碎石治療,結石清除率高,且可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本研究發現,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經皮腎鏡碎石術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經皮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可以提高結石清除率,提高生活質量,且安全性高,術后疼痛輕,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崔崎,王鵬,郭曉鵬,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老年輸尿管結石術后殘留結石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422-423.
[2] 楊培剛.輸尿管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效果比較[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8):969-971.
[3] 李應忠,王健,佟發春,等.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與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嵌頓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7):631-633.
[4] 朱家紅,高華廷,邵煥軍,等.經皮腎鏡與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對老年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患者的療效及對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2238-2239.
[5] 柳其中,田凱,王宜林,等.經皮腎鏡碎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64例[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17):56-58.
R 69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19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