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留偉
(許昌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分析
裴留偉
(許昌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88例早產兒,按照隨機序貫法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予以早產兒常規處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預防性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比較兩組NRDS和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兩組早產兒出生后6 h的血氣分析指標。結果 觀察組NRDS和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生后6 h對照組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氧分壓(PaCO2)、pH值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可有效改善早產兒的動脈血氣分析指標,對于預防NRDS綜合征具有顯著效果。
肺表面活性物質;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指新生兒在出生不久后發生的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呼吸衰竭,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和呼氣末肺泡萎陷有關[1],因此目前臨床對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應用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質代替治療。本研究將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NRDS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許昌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88例新生早產兒,按照隨機序貫法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胎齡28~34周,平均(31.0±2.0)周,早產原因:子癇前期22例,胎膜早破14例,先兆早產保胎失敗6例,雙胞胎2例。觀察組男25例,女19例,胎齡27~34周,平均(30.5±2.0)周,早產原因:子癇前期21例,胎膜早破15例,先兆早產保胎失敗7例,雙胞胎1例。兩組性別、胎齡和早產原因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早產兒在分娩時提高產房溫度,娩出后及時清理口鼻腔內黏液,結扎臍帶后,用紗布清理全身,不擦去皮膚上的胎脂,予以保留體溫,保持環境的安靜,按時為早產兒測量體溫、體質量和動脈血氧分壓值、血糖,予以吸氧,注意補充維生素和鐵劑。對照組早產兒不予以預防性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質,出現典型的NRDS癥狀時,且經診斷確定為NRDS后,再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觀察組早產兒在出生后30 min即予以預防性注射肺表面活性物,方法為豬肺磷脂注射液(意大利凱西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1120)100 mg/kg,氣管內一次性注入,完畢后予以氣囊加壓通氣5 min,注藥6 h內不予以吸痰、拍背、翻身等措施。

2.1 NRDS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NRDS及各種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RDS及各種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 血氣分析指標 出生后6 h對照組PaO2、PaCO2和pH值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6 h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肺泡Ⅱ型細胞上皮細胞分泌的肺表面活性物質由多種脂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組成,其中脂質約占85%,蛋白質約占13%,其次為碳水化合物[2],表面活性物質可降低肺表面的張力,維持呼吸時肺泡張開,因此在肺表面物質缺乏時,可導致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泡半徑縮小,吸氣時壓力增加,造成呼吸困難,出現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蓄積,而嚴重的酸中毒和低氧血癥又導致肺灌注不足,使病情進一步進展[3]。肺表面活性物質在胎齡20~24周左右時開始出現,35周迅速增加,因此NRDS主要發生于早產兒[4]。
隨著對NRDS治療研究的深入,相關治療和機械通氣可有效降低NRDS死亡率,但仍有部分病例無法得到有效治療,由于NRDS的發生主要是肺表面的活性物質缺乏所致,因此對早產兒予以外源性的補充肺表面活性物質是預防NRDS的關鍵[5]。NRDS的發生主要是在早產兒出生后12 h內,通過及早預防性使用NRDS可有效降低肺表面張力,防止由于肺泡的萎縮和塌陷,增加呼氣肌的做工,有效的預防因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造成的不可逆肺損傷,延緩病理性肺表面活性物質的自主滅活過程,從而預防NRDS發生。NRDS發生后,肺泡內滲出的蛋白質對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可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8],因此在NRDS發病后再予以肺表面物質治療,無法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可看出,觀察組NRDS和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血氣分析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肺表面活性物質可有效預防NRDS的發生。綜上所述,通過預防性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質可改善早產兒的肺通氣功能,預防NRDS的發生。
[1] 吳一梅,谷曉虹.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8):2919-2921.
[2] 云金妹.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評價[J].臨床肺科雜志,2015,20(3):556-557.
[3] 楊麗娟,袁玉芳,趙賽,等.肺表面活性物質對選擇性剖宮產患兒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6,39(11):1005-1008.
[4] 陳群娥,徐艷,劉建平,等.肺表面活性物質在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臨床價值[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2):317-319.
[5] 李文斌,夏世文,王琳,等.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質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多中心調查[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14):1061-1064.
R 72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80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