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濤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平頂山 467500)
血清降鈣素原聯合C反應蛋白檢測在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
王偉濤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平頂山 467500)
目的 分析血清降鈣素原(PCT)聯合C反應蛋白(CRP)檢測在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5例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設為觀察組,同期45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統計兩組PCT、CRP水平及陽性率、診斷符合率。結果 觀察組PCT、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CT陽性率為88.88%(40/45),高于對照組的68.88%(31/45),CRP陽性率為84.44%(38/45),高于對照組的66.66%(3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T聯合CRP檢測靈敏度及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單一PCT或CRP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聯用PCT與CRP檢測診斷感染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臨床價值,值得推廣及應用。
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細菌感染性疾病;臨床價值
細菌感染性疾病是因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通過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并引發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臨床多表現為高熱、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癥狀。由于細菌感染性疾病病因繁雜,易產生并發癥,若未及時救治或治療不徹底,易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PCT與C反應蛋白(CRP)為常用診斷細菌性感染疾病指標,可為臨床診斷病毒及細菌性感染疾病提供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分析PCT聯合CRP檢測在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45例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設為觀察組,觀察組均符合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和危重病醫學會共識會議的細菌感染性疾病診斷標準[2]。觀察組女25例,男20例;年齡為26~60歲,平均(43.51±4.32)歲。同期選擇45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女23例,男22例;年齡為29~58歲,平均(43.50±4.21)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
1.2 治療方法 統計對比兩組PCT及CRP,采集兩組患者前臂靜脈血,分別放入普通血培養及真空干燥管內,于血液凝固后以1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 ml,儲存于-20 ℃冰箱,采用雙抗夾心免疫發光法測定PCT,檢測結果≥0.5 ng/ml為陽性;采用免疫比濁發測定CRP,檢測結果≥8 mg/L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PCT、CRP水平,并統計對比兩組PCT、CRP陽性率,對比聯用PCT與CRP檢測診斷與單用PCT或CRP檢測敏感度及診斷符合率。

2.1 PCT、CRP 觀察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CT、CRP水平比較
2.2 PCT、CRP檢測陽性率 觀察組PCT陽性率、CRP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CT、CRP檢測陽性率比較[n(%)]
2.3 PCT、CRP診斷率 PCT聯合CRP檢測靈敏度及診斷符合率均高于單一PCT或CRP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PCT、CRP診斷率比較(%)
細菌感染性疾病是常見感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謝懷珍等[3]研究表明,早期合理化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減少抗生素濫用情況,增強機體耐藥性,有利于改善細菌性感染疾病患者預后效果。因此,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對控制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義。
PCT作為無激素活性蛋白及降鈣素前肽物質,組成成分為116個氨基酸,在細胞內通過蛋白酶剪切成降鈣素,從而發揮激素活性。高嵐等[4]研究表明,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血清降鈣素原濃度可于2~3 h內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診斷價值。PCT是由脂多糖等多種細菌內毒素及炎癥因子IL-1、IL-6作用于肺、肝、腎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釋放,且IL-6體內釋放調控作用較強。CRP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相反應蛋白,是特異性抗炎因子,細菌感染引發炎癥、組織損傷后促使其增高濃度。本研究觀察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這是由于細菌性感染疾病感染過程中產生的炎性因子及細菌產生的內毒素均會刺激機體,導致PCT與CRP濃度升高[5],病情好轉時PCT與CRP恢復至正常水平。觀察組PCT與CRP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兩者聯合檢測靈敏度、診斷符合率高于單一PCT或CRP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PCT聯合CRP檢測可有效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且能切實反映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PCT聯合CRP檢測在感染細菌性疾病中具有良好臨床診斷價值,值得推廣及應用。
[1] 楊焦峰,王偉娟,康麗霞,等.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在細菌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5,32(3): 233-234,238.
[2] 王萍,閻萍,王艷.細菌感染性疾病血清學標志物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1):73-75.
[3] 謝懷珍,張蘭,董傳莉,等.血清降鈣素原測定在新生兒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9):1419-1421.
[4] 高嵐.血清內毒素、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12):1510-1512.
[5] 孔繁榮,由曉顏,吳天歌.血漿內毒素與C反應蛋白及血清降鈣素原篩查細菌感染性疾病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5):500-501.
R 51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082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