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明 屈清榮 張忠玲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新形勢下不同學歷護士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分析
常明明 屈清榮 張忠玲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 分析新形勢下不同學歷護士實習生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96名護士實習生,根據學歷層次不同分為本科組、??平M、研究生組,各32名,對所有入選者職業認同感進行調查,并比較3組職業認同感分布情況。結果 本科組職業認同感(37.50%)低于??平M(62.50%)和研究生組(6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專科組職業認同感(62.50%)與研究生(68.7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形勢下學歷層次對職業認同感具有較大影響,本科層次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最低。
學歷;??谱o士;職業認同感;護士實習生
專科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是指實習生承認自身為護理專業學生和未來護士身份,對專業的價值觀認可,能夠從內心接受該專業,并對護理專業各方面作出正面評價和積極感知[1]。護理作為一種實踐性較強學科,臨床實踐可對護士專業知識深化、較高技能形成、專業思維培養等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新形勢臨床實習對護士實習生至關重要。而臨床實習環境較為復雜,不可避免存在較多壓力源,可能對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造成影響。本研究選取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96名護士實習生,分析新形勢下不同學歷護士實習生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96名護士實習生,根據學歷層次不同分為本科組、??平M和研究生組,各32名。其中本科組男10例,女22例,年齡21~28歲,平均(24.11±1.20)歲;專科組男9例,女23例,年齡20~28歲,平均(24.03±1.15)歲;研究生組男11例,女21例,年齡21~27歲,平均(24.06±1.12)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問卷》對所有入選者職業認同感進行調查,包含專業意志(6~30分)、專業認識(5~25分)、專業情感(5~25分)、專業技能(5~25分)、專業價值觀(1~5分)、專業期望(3~15分)6個維度,總分25~125分,根據總分將職業認同感分為完全認同、一般認同、不認同3級,完全認同:120~125分;一般認同:95~119分;不認同:25~94分[2]。職業認同感=(完全認同+一般認同)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用百分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科組職業認同感(37.50%)低于專科組(62.50%)和研究生組(6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6.275,P<0.05);??平M職業認同感(62.50%)與研究生組(68.7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77,P>0.05)。見表1。

表1 3組職業認同感分布情況比較(n,%)
如何為臨床護理行業培養大批優秀護理人才,樹立專業思想至關重要。為適應護理工作多層次、全方位需求,各地方均開展不同層次護理教育,但在新形勢下,受市場經濟影響,部分??谱o士對護理事業存有困惑和矛盾感,對護理專業缺乏充足的認識。本研究旨在引導護士實習生正確認識護理專業,為學校和社會對專業護士進行針對性思想教育提供參考。
3.1 學歷層次對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 既往研究指出,個體職業選擇依賴于自我實現和生存需要,而學歷層次越高,受教育年限越久,成就感越強,對個體職業發展目標要求越高,對職業角色是否得到社會認可更為關注[3-4]。本研究對96名護士實習生進行調查發現,本科組職業認同感(37.50%)低于??平M(62.50%)和研究生組(6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平M職業認同感(62.50%)與研究生職業認同感(68.7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學歷層次對職業認同感具有較大影響,本科層次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最低。同時注意到,3種學歷層次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普遍較低。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同學歷層次護士實習生均認為護理行業社會地位較低,不愿從事此類工作,這不僅與教育年限有關,亦與專業護士受到相關教育內容有關。現實中護理講師對護理文化描述較為理想,而護士進入實踐崗位后發現實習內容估計不足,期望值過高,由此產生不同程度失落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自我需求進行合理定位,了解實現自我與專業的關系,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從自身做起,以良好工作業績贏得社會認可。
3.2 醫院對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的影響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護士積極向上,有著強烈求知欲望,可能成為護理隊伍主力軍。臨床實習是護士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并鞏固加深過程,對護士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其轉變為合格護士必經之路。而護士所在實習醫院普遍重視護理人員臨床知識和操作層面的培養,在教學安排方面存在欠缺,對護士實習生護理專業價值觀培養缺乏重視,投入相對較少,因此會對護士實習生的職業認同感造成不同程度影響。護士實習生在醫院實習期間,應重視其職業認同感變化情況,根據需求和醫院實際情況,開展思想教育課程,幫助護士實習生樹立為社會奉獻、吃苦耐勞、服務患者及為護理事業奮斗的精神,讓優秀護理前輩與護士實習生多進行接觸,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理性認識,避免理想與現實落差對護士生造成不良影響。相關調查顯示,導致護士離開現有護理工作的原因是收入、夜班、壓力等[5],這提示護士普遍認為工作收入較低、夜班較為辛苦、工作壓力較大,以上原因可能是導致其職業認同感不穩定的因素,產生此類問題可能與個體人生觀、學習教育、社會因素等有關,臨床可根據專業護士不同情況給予及早干預。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學歷層次對職業認同感具有較大影響,本科層次護士實習生職業認同感最低,且導致護士職業認同感不穩定的因素較多,臨床可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及早干預。
[1] 冀鵬飛,李娟,周蘭姝.實習后期護生感知的教師支持應激水平應對方式及人口學特征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20(4):70-73.
[2] 鄭鴻.不同實習階段護生對護理專業認同感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27):3056-3058.
[3] 王玉琴,詹莉.護理專業實習生職業認同與角色適應現狀及其關系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2):559-561.
[4] 孫愛玲,高建智,熊麗萍,等.護理專業??茖嵙暽殬I認同感與學習倦怠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4):309-312.
[5] 汪慶玲,高靜,唐紅梅.上海市護理人員學歷現狀與需求調查[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4):560-564.
R 4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110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