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梅
(虞城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綜合護理模式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耿艷梅
(虞城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目的 觀察綜合護理模式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虞城縣人民醫院行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的患者6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在術后給予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術后疼痛程度評分高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模式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
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綜合護理模式;應用效果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腔內膜細胞異位生長引起的婦科疾病。臨床發病者因異位內膜周圍組織纖維化及周期性出血而出現痛經、月經紊亂甚至不孕。腹腔鏡手術因手術切口小、出血少、術后疼痛感輕、不良反應少而被廣泛應用于婦科、外科治療中[1]。但患者常因疾病及手術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影響手術效果,增加患者術后疼痛。本研究旨在觀察綜合護理模式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虞城縣人民醫院行腹腔鏡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的患者6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均經B超及腹腔鏡檢查確診,宮腔內出現異位囊腫包塊及異位病灶,并伴有經期紊亂、痛經等癥狀,且對本研究知情。對照組未婚9例,已婚21例;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2.7±6.6)歲;病程2~26個月,平均病程(12.6±5.8)個月。觀察組未婚8例,已婚22例;年齡23~47歲,平均年齡(33.2±7.4)歲;病程3~25個月,平均病程(12.8±5.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術器械及方法。對照組在術后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如基礎健康教育、保持正確臥位、于患者肛門通氣后允許進食等。觀察組在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模式,措施如下。①術前護理。入院1 d后進行基礎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相關病理及護理知識,并全程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患者術前24 h以流質易消化飲食為主,術前6 h禁食、4 h禁水,做好腹部備皮工作。②術中護理。術中嚴格控制室溫在25℃左右,給予患者適量補液;加強監控患者生命體征,密切配合主刀醫生手術。③術后護理。于術后6 h允許患者適量飲水,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少量流質易消化飲食,于肛門排氣后適量增加,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纖維素等飲食;于患者清醒時輔助患者進行床上肌肉拉伸訓練,督促患者在24 h內下床活動,訓練期間護理人員隨旁指導。
1.3 評價標準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評定:采用數字疼痛分級法進行評估,輕度計0~3分,中度計4~7分,重度計8~9分,劇痛計10分[2]。臨床療效評定:顯效,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包塊較術前縮減超過70%,臨床癥狀消失;好轉,囊腫包塊較術前縮減過20%~70%,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囊腫及臨床癥狀改善程度未滿足上述指標[3]。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調查問卷,由患者對護理服務直接評分。問卷包括護理態度、技能、質量、需求滿足度4方面,共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

2.1 疼痛程度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比較[n(%)]
2.2 臨床療效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3 護理滿意度 護理干預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為(76.2±5.8)分,低于觀察組的(90.5±4.3)分,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848,P<0.05)。
增強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是臨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目標。護理人員需在圍手術期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調整患者心理狀態,減輕術后疼痛,提高治療有效率[4]。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高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說明綜合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增強手術效果,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患者康復。其原因為綜合護理模式通過術前心理疏導,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少生理過度應激對手術的影響[5];手術室的嚴格管理有效促進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增強手術效果,減輕術后疼痛程度;術后的心理護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有效緩解疼痛感,降低因疼痛導致的不良心理狀態,利于護理工作開展;術后盡早進食可有效促進患者胃腸道蠕動,保障患者機體營養吸收全面,增強抵抗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盡早運動有效促進患者血液循環,利于傷口愈合及體能恢復,護理人員的隨旁指導更有效減少運動過度導致的傷口破裂、滲血等不良反應,故治療效果明顯。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說明患者對綜合護理模式接受度良好,原因為通過多種護理方式綜合實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手術效果,患者康復效果明顯,同時通過頻繁的交流,有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6]。
綜上所述,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鏡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模式效果顯著,可有效增強手術效果,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
[1] 周文龍.腹腔鏡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24):110-111.
[2] 楊曉文,劉曉華.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8):1372-1374.
[3] 鄧淑杰.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手術后的護理研究[J].臨床研究,2016,24(9):129.
[4] 付瑞菊.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圍術期綜合護理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5):153.
[5] 程艷艷.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患者情緒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9):822-824.
[6] 鄭雪珍.綜合護理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28):122-123.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113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