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雪燕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 兒內三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預防效果分析
賈雪燕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 兒內三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在安陽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時采取常規護理服務的56例VAP患兒作為常規組,2015年住院時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干預的76例患兒作為干預組,比較兩組患兒VAP發病率、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住院費用。結果 干預組患兒VAP發病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費用均顯著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VAP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集束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干預;新生兒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指采用機械通氣后導致的一種與護理干預相關的獲得性醫院肺炎。VAP是臨床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較為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該病會導致機械通氣時間增加,嚴重者引起呼吸機輔助治療失敗,進而威脅患兒生命安全[1]。目前對于如何正確預防新生兒VAP的發生是臨床兒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2]。本文旨在分析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新生兒VAP的預防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在安陽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時采取常規護理服務的56例VAP患兒作為常規組,同時選取2015年住院時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干預的76例VAP患兒作為干預組。干預組患兒中男42例,女34例,年齡為1~8 d,平均(4.1±0.6)d;常規組患兒中男36例,女20例,年齡為1~7 d,平均(3.8±0.5)d。兩組患兒上述資料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兒予以常規護理服務,具體如下。①手衛生制度和無菌操作。護理人員與新生兒接觸前后均需嚴格進行手衛生,對患兒進行治療期間必須嚴格進行無菌操作。②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維持病房內適宜的溫濕度,溫度保持在22~24 ℃,濕度保持在55%~65%,NICU病房采取十萬級層流凈化,空氣培養保證菌落數在4 CFU/(平皿·15 min)以下,探視人員進出時需更換隔離衣。③鼻飼喂養。對患兒采取鼻飼喂養,速度保持均勻和緩慢,一次性喂養量不宜過大,防止胃內容物反流。④呼吸道護理。強化呼吸機相關管路的護理,對呼吸機內部的冷凝水及時予以清除,定期清洗,若患兒血氧飽和度突然性減少或有痰鳴音時予以吸痰。干預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具體如下。①抬高床頭。對于病情允許的患兒可采取半臥位,將床頭抬高15°~30°,提高患兒舒適度,預防胃內容物反流以及誤吸,定期翻身,加速血液循環,減少壓瘡出現。②聲門下吸引。采用帶有聲門下具有吸引裝置的套管氣囊,若存在氣道分泌物則予以聲門下吸引,連接負壓將聚集在氣囊上方的分泌物直接吸出。③程序化鎮靜。護理人員遵照醫囑予以鎮靜劑,及時評估患兒意識和鎮靜程度,以便為調節鎮靜劑量和時間提供參考依據。④防止消化道潰瘍。對患兒采取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同時,合理科學地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有效減少胃內容物反流的發生以及防止發生消化道潰瘍。⑤口腔護理。護理人員每天定期對患兒口腔情況進行評估,及時予以口腔護理,對有口腔感染患兒實施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并根據結果合理選取抗菌藥物,對于疑似真菌感染者可采用2%~3%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口腔護理,2~6次/d[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VAP發病率、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住院費用。VAP發病率為VAP例數和總例數的比值。

干預組患兒VAP發病率為14.5%(11/76),常規組患兒VAP發病率為33.9%(19/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48 9,P=0.008 4);干預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費用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s)
VAP是臨床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內較為多見的院內感染性疾病,致死率較高,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李慧嫻等[5]研究報道,對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內VAP患兒采取有效護理有助于減少其VAP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住院費用。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對2015年在NICU住院的76例VAP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抬高床頭、聲門下吸引、程序化鎮靜、防治消化性潰瘍以及口腔護理等集束化護理服務,發現其VAP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患兒,此外患兒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降低;該研究結果與李慧嫻等[5]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集束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 歐陽穎,方建培,麥友剛,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變遷及藥敏性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2,33(5):644-648.
[2] 薛喚愛,何廣榮.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防范[J].天津護理,2012,20(1):20-21.
[3] 王堅英,張麗英,沈彩燕,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6):3986-3987.
[4] 張德雙,陳超,周偉,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15(1):14-18.
[5] 李慧嫻,韋秋芬.氨溴索預防新生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52-53.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3.122
20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