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冰源(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003)
學生身體素質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廖冰源(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003)
本文主要概述影響高職學生身體素養的主要情況以及重要的影響因素,目的是通過了解具體的影響狀況,讓學生能在平時的鍛煉中多加注意,從而能在能讓學生勞逸集合,適度的鍛煉,以強化自身身體素質,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保有良好的狀態。
身體素質影響因素分析
世界各國人才是競爭的核心地位,所以國民素質愛是檢驗綜合國力的綜合性要素之一。受到國民健身的大背景影響,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十分重要,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是國家未來的技術中堅力量,所以其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這就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1.1、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
當前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直接將學生的身體素質、愛好、交往狀況、生活調劑看成是調查的4個主要方向。根據現有的調查能清晰的了解到,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的調劑生活,讓自己的興趣增大,能在體育鍛煉中結識到更多的人,當代高職學生也力爭將體育鍛煉看成是增強自身體能的一部分。學生也能在鍛煉的時候進行交流,最終能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能讓體育教學活動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化。

圖1 高職喜歡的體育項目分類圖
1.2、高職學生選擇課外體育鍛煉的內容
根據上圖能獲悉,在所有的運動中球類運動是占比最重的,機械運動類如跑步和游泳等耐力項目中的整體占比偏小。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能獲悉到一點既耐力鍛煉心中,部分學生很難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運動負荷狀況,最終會出現耐力嚴重不足,這將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原因是學生的在鍛煉的時候不夠科學,所以不能深刻的了解相關的體育知識,故此就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重視相關方面內容的普及,讓學生多參與耐力類的體育活動。
2.1、學生個人
根據調查報告能獲悉,當前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根據一周問卷調查能了解到,能每周參與三次以上訓練的學生占比約為13.4左右,另外部分學生的每周鍛煉比例能達到29.1,學生的鍛煉方式不夠規范的人數占比能達到16.7,幾乎沒有鍛煉學生的學生人數占比能達到40.8左右。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能了解到,有將近43.8的學生幾乎處于不鍛煉的狀態。根據上述數據能獲悉學生當前的鍛煉意識遠遠不夠,甚至很多時候缺乏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有認識上的偏差,具體表現是很多學生不能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始終認為體育鍛煉是為應付教師或者是為完成體育課程,很少有學生能認識到開展體育鍛煉是為緩解腦力勞動,調動身體各項技能,從而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故此,高職學生就要改變對體育鍛煉的整體認識,就要在享受體育活動的進程中健康成長起來。
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還集中表現為學生的意志力薄弱。學生意志力的強弱與否均體現在中長跑活動中體現的較為明顯。部分統計中顯示,現在學生在長跑中感覺異常吃力的原因是,學生的體力不足所以長跑起來異常吃力,特別是長跑后期的耐力消耗時學生身體素質上的劣勢就很容易暴露出來。根據走訪發現,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意志力明顯不夠,部分學生不愿因參與長跑活動,甚至有的學生裝病躲避長跑。
2.2、教師因素
第一,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當前由于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不足,導致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較差。根據調查走訪能了解到體育教師通常的周工作量能達到12-14節課,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體育教師的課時量要遠遠超過這個數量限制,更有甚者能達到18堂課左右。尤其是課程改革開展以后,為能給學生制造更多的體育學習機會,體育教師就要去帶更多的體育項目。第二,體育教師的整體教學素養偏低。部分體育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還是喜歡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這就使教學的方法很單一,教學的模式很枯燥,教學的形式很陳舊。部分教師在教學時,為能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要點,就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雖然教師的教學初衷是好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各類方法使用,讓學生逐步掌握體育技巧,從而能鍛煉身體,并能在體育活動中放松身心,但教師不當的方法,不但不會讓學生的體育技能有所提升,甚至還會起到消極的影響。有的教師采用“放羊”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毫無責任心而言,體育課程活動開設之初對學生撒手不管,讓學生自由活動。
3.1、體力活動與運動素質
根據調查能獲悉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的體能素質偏低,這是受到長期以來的綜合性因素影響,學生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習壓力偏大,所以體育活動相對不足,生活方式也多是以靜代動,沒有更好的體育鍛煉機會,學生的體能素質明顯下降,導致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以后,整體的身體運動習慣已經養成,疲于鍛煉。各級調查能發現學生不參與體育鍛煉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感覺體育鍛煉很辛苦,根據研究能獲悉,學生每天鍛煉時間能達到1h的學生運動素養要遠高于運動時間低于1h的學生。加之,高職院校的學生遠離父母和初、高中的高壓力學習狀態,心理上開始放松起來,所以愿意將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到游戲上,不愿意進行體育鍛煉,學生長期的不運動使學生的體能嚴重不足,脂肪含量也開始逐步增多,最終出現肥胖等狀況,學生的運動素養也開始下降。
3.2、膳食營養與運動素養
高職學生的生活與父母的生活有著緊密聯系,部分學生的飲食習慣均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是否合理的進行營養搭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父母有著緊密的聯系。根據現有的研究能獲悉,若人堅持吃早餐,不但肥胖比例較低,而且整體的精神狀態也較好。這是由于若人不吃早餐,在中午或者晚上的時候會感覺異常饑餓,會在后兩頓飲食中攝入更多的食物。根據現有的調查能獲悉,長期不吃早餐的學生整體的運動素養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吃早餐極易造成肥胖,而運動素養較低的一項指標因素是體重過重。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膳食飲食指南,嫩了解到青少年每人每天的飲食中需要攝入奶制品300g,雞蛋25-50g。要求青少年攝入這些營養成分的原因是牛奶的攝入不但能讓人的體制健康,也能強化人的身體素養,更能促進幼兒的生長于發育。每天攝入牛奶和雞蛋的學生運動素養要遠高于每天不攝入牛奶和雞蛋的學生,從而能說明奶制品和雞蛋對強化幼兒的身體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3、生活方式與體質健康
從廣義的角度探究生活方式,它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可以與人的衣食住行有著緊密的聯系。生活方式被看成是不同階層、民族、社會群體的不同生活模式,所以是一項極為生活化的內容,該內容與各個不同的社會群體、性質和發展方向有一致之處。當前我們知道生活方式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范疇,可以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階層的人,他們的生活意識有著較大的不同之處,但是這種思想不僅影響當時的環境,甚至還能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識。總之,生活方式若發生變化,就會對人的思想意識產生絕對影響,可以對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讓人的行為和態度產生變化,最終能反應出人的價值意識和價值理念,既有著不同的世界觀傾向。
熬夜的調查和分析,熬夜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常見生活方式,這種生活費方式在年輕人身上很常見,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長期熬夜甚至會帶來很多潛在的疾病。

社會的就業壓力正在逐年加大,很多高職學生會在這種情況下加班加點的學習,用以夯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以期能今后的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優勢。還有部分學生經常在晚上上網包宿、玩游戲、看電視劇等。其實無論是熬夜學習或是娛樂,這種行為都對人的身體有極大的危害,高職學生應該及早的了解到危害情況。學校的管理部門也要給學生講述相關知識,對學生開始思想輔導工作,使學生能深刻的認識到熬夜帶來的不良后果,另外學校也要重視日常的寢室管理,給學生規定作息時間,通過有效措施,給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
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需要高職院校擔負起重要責任。學校在保障學生具有充分參與體育鍛煉機會的同時,也要擴大體育設施,通過定期的體育活動開設,給學生講授相關的健康知識講座,用以提升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課外活動,從而緩解學習壓力。課程教學活動開設時,教師也要發揮其主導作用,用于增強體育理論課程的課時量,通過課堂講授強化對體育知識的宣傳力度,并推進教學改革,讓學生自主的進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楊漾,陳佩杰,吳艷強,邵宗義,彭寧寧,鄒大華.上海市學生身體素質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5(06).
[2]朱奇,范從娟,鄭方.南通大學學生BM I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11).
[3]王憬晶.“農轉城”學生體育活動與體質變化的調查分析——以淮安市“農轉城”中學生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5(08).
G804
A
1006-8902-(2017)-07-ZQ
廖冰源(1988-),男,漢族,籍貫福建龍巖,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網球訓練,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