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侯 盛明 陳茜(上海體育學院上海200438)
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運動員擊頭技戰術分析
□丁浩侯 盛明 陳茜(上海體育學院上海200438)
運用文獻資料法,視屏采集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對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半決賽、決賽中30場比賽運動員擊頭技戰術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運動員擊頭主要得分技術為前橫踢、后腳下劈和前腳下劈;運動員擊打對方運動員頭部時運用的基本戰術是以進攻戰術為主迎擊戰術為輔;擊打對方運動員頭部得分時主要運用的站位是左開式站位和左閉式站位。
跆拳道擊頭技戰術
跆拳道運動自從2000年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隨著競技跆拳道比賽規則的不斷完善和電子護具的引用使得比賽更加公正激烈。如今競技跆拳道比賽擊頭分值較高(非轉身技術擊頭得三分,轉身動作擊頭為四分),低力度,得分相對容易,多使用擊頭擊戰術組織攻擊對方運動員更容易奪得比賽勝利。因此,擊打頭部的擊戰術已經成為跆拳道比賽中極其重要的能力。本文對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半決賽、決賽中30場比賽中運動員擊頭技戰術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出比賽中運動員擊頭時所使用的技術,戰術以及站位的運用情況。為運動員和教練員針對提高擊頭能力的訓練提供參考和理論基礎。
1.1、研究對象
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半決賽、決賽中30場比賽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按照本研究的內容和目的,跆拳道規則修訂、犯規行為等為關鍵詞從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期刊網、電子圖書系統等數據庫中進行文獻檢索,收集大量的相關文獻,為本研究的設計、構思、分析等提供有力的理論保障。
(2)視屏采集分析法。
通過對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半決賽、決賽共48場比賽中的犯規行為視頻錄像進行觀察和記錄,再進行數據的分析、歸納。
(3)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所得到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通過提取相關量化數據為本研究的結論歸納提供支持,再進行插值繪圖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結論。
2.1、運動員擊頭技術運用情況分析
通過表1顯示,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運動員總共使用跆拳道擊頭技術363次,共成功得分39次。其中前腳下劈的使用率最高為37.5%,其次為前橫踢26.7%、后腳下劈15.7%、后橫踢7.2%、后旋踢5.5%、勾踢4.7%、側踢1.9%、雙飛踢0.8%。說明在2017年全國錦標賽中大多數運動員選擇使用的技術為前腳下劈,其次前橫踢、后腳下劈、后橫踢等;前橫踢和后腳下劈的得分率最高都為33.3%其次是前腳下劈20.5%、后橫踢10.3%、后旋踢2.6%、其中勾踢、側踢、雙飛踢的得分率均為0。說明前橫踢和后腳下劈的得分次數所占總得分次數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后橫踢、后旋踢等;后腳下劈的成功率最高為22.8%,其次為后橫踢15.4%、前橫踢13.4%、前腳下劈5.9%、后旋踢5%。這說明后腳下劈在使用時成功的比率最大,其次是后橫踢、前橫踢等。

表1 技術運用情況
綜上所述,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運動員擊頭的主要得分技術是前橫踢、后腳下劈和前腳下劈。其中前橫踢的得分率最高并且使用率排名第二。前橫踢具有距離擊打目標近,動作速度快,動作幅度小的特點。在實戰中使用相同的技術擊頭本來就比擊打腹部的動作幅度大,所以動作幅度小并且速度快的前橫踢在擊頭技術中較為實用高效且能較少的漏出空擋,從而在在進行擊頭技術的過程中減少失分。后腳下劈的使用次數雖然不是最多排名第三,但是后腳下劈的得分率和前橫踢并列第一并且后腳下劈的成功率最高。后腳下劈雖然較前橫踢和前腳下劈而言動作幅度較大,但是當雙方運動員近身貼靠對抗時后腳下劈能較好的制造出擊頭的距離,使得運動員在短距離內抓住對方防守大意的時機果斷擊頭得分。所以后腳下劈擊成功率較高,多用于近身擊頭。前腳下劈的使用率最高,但是得分率和成功率都低于前橫踢和后腳下劈。這是因為雖然前腳距離對方頭部距離最短,但是前腳下劈動作幅度較大,重心起伏大,所以容易被對手發現,從而得分率和成功率較低。
2.2、運動員擊頭戰術運用情況分析

表2 戰術運用情況
通過表2顯示,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運動員擊頭過程中總共使用基本戰術363次,共成功得分39次。其中進攻戰術的使用率最高為63.4%,其次為迎擊戰術28.1%和反擊戰術8.5%;進攻戰術的得分率也是最高的為64.1%,其次是迎擊戰術30.8%、反擊戰術5.1%;迎擊戰術的成功率最高為11.8%,其次為進攻戰術10.9%、反擊戰術6.5%。
綜上所述,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運動員擊頭的主要得分戰術是以進攻戰術為主,迎擊戰術輔。進攻戰術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是最高的,由于擊頭的難度較于擊打腹部而言更大,進攻戰術又具有操控性強較容易控制場上節奏的特點。所以進攻更容易先發先發制人有利于擊頭的成功。迎擊戰術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僅次于進攻戰術,但是迎擊戰術的成功率最高。迎擊戰術在跆拳道基本的三種戰術中運用難度較大,運動員在運用迎擊戰術擊頭時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對方的進攻意圖并且及時做出迎擊技術。但是,一旦運動員及時觀察出對方意圖并做出迎擊技術則成功率較高。
2.3、運動員擊頭時站位運用情況分析

表3 站位運用情況分析
通過表3顯示,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運動員擊頭過程中總共使用站位363次,共成功得分39次。其中右開式站位使用率最高為30.9%,其次為左開式站位29.2%、左閉式站位25.3%右閉式站位14.6%;左開式的得分率最高為35.9%、其次為左閉式28.2%、右開式25.6%、右閉式10.3%;左開式的成功率最高為13.2,其次為左閉式11.9%、右開式8.9%、右閉式7.5%。
綜上所述,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運動員擊頭得分時主要運用的站位是左開式站位和左閉式站位。左開式的得分率和成功率最高,由于在實戰中很多運動員習慣用前腿來組織進攻,這樣在左開式站位迎擊和進攻時能較好的壓制住對方的前腿進攻從而擊頭得分。左閉式站位的得分率和成功率都僅次于左開式站位。因為運動員長久以來訓練養成的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的站位,并且左閉式站位雙方運動員所暴漏的擊打部位較少,是比較保守的實戰站位。
在2017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運動員主要的擊頭得分技術為前橫踢、后腳下劈和前腳下劈。運動員在擊打對方運動員頭部時運用的基本戰術則是以進攻戰術為主迎擊戰術為輔。運動員擊打對方運動員頭部得分時主要運用的站位是左開式站位和左閉式站位。
運動員應該注意提高擊頭技術的準確性。在日常的訓練中運動員注意出腿速度的練習同時注意實戰中距離的把握,提高擊頭的準確性和成功率。在保持前橫踢、后腳下劈和前腳下劈擊頭能力的同時提高其他技術的擊頭能力。在使用擊頭技術時多運用進攻戰術,同時加強迎擊戰術的練習和使用。在日常訓練中養成靈活運用和變化站位的習慣,保持左開式站位和左閉式站位組織得分的能力,同時提高運用右閉式站位和右開式站位組織得分的能力。
[1]林大參,高志紅,吳建忠.新規則和電子護頭下跆拳道比賽擊頭技、戰術運用特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06).
[2]孫金鳳.采用電子護具后我國優秀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變化的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6.
[3]顏紅偉.采用電子護具條件下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應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G886
A
1006-8902-(2017)-07-ZQ
丁浩(1993-),性別,男,安徽亳州人,上海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跆拳道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