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秋
摘 要:“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這是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確實,心理學也指出:人的情緒和興趣,對人的認識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情緒高漲、精神愉快,認知效果就好,學習興趣強烈就積極主動地學,喜歡學和堅持學。愛因斯坦不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所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由于人的興趣是通過實踐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音樂興趣的培養就得從實踐中獲得。
關鍵詞:培養;學生;音樂的興趣
那么,作為教師該怎樣起到這個主導作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和發展對音樂的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和實踐。
一、培養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意義
音樂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適用于學生開展模擬性實踐,進行發散性創編,而教師必須善于捕捉這種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作嘗試,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表現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創編表演,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如可通過歌表演,用動作表現節奏,根據音樂自編動作表演等形式,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情感,進行形象思維,展開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表現音樂,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把自身對歌曲的感受、情感體驗客觀、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體驗到歌曲情感,就是對內在美有了一定的感受,而教師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歌曲的情感、內在美形象地表現出來,就是創造美的一種表現。學習民族音樂可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我們應讓民族音樂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搖籃,讓孩子們在民族音樂這塊瑰寶中綻放光彩。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教學工具和教學設備,我們都概括為“多媒體”,怎樣更好的把多媒體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樂譜、圖片和相關的輔助資料,僅僅依靠板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進度和接受的效果。如果我們在課前把需要板書的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精心設計制作出來,在課堂上適當時機用幻燈機、投影儀放出來,那么,課堂上就能節省更多時間去講授更豐富的相關內容。可以有效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幻燈機、投影儀可以將鮮艷的圖片,新穎的譜面、重點突出的文字說明,引入學生的視野,這將給學生在視覺上產生大的刺激。我們在對一首樂曲進行情緒方面的講解和調動時,教師在講臺前講得精精樂道,而學生則可能聽得無精打彩,并沒有和老師達成共識,這就是“教”與“學”的脫鉤,學生經常處于旁觀者的位置,沒有積極,主動參與。教師只是“講”,學生只是“聽”,講與聽不能融為一體,這就不能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種脫鉤現象,我們必須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實踐證明,讓他們參與其中,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就會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更能在音樂的情緒、節奏上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給學生分析《二泉映月》這首樂曲時,便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一邊讓學生了解阿炳坎坷遭遇和當時歷史背景的同時,一邊讓學生聆聽樂曲的演奏,努力使學生體會樂曲表現出的那種痛苦、憂傷、呻吟、憤恨的情緒,使學生被作者在樂曲內所表現出的對封建統治的反抗,對光明生活的追求所打動,并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對作品的分析探討中,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不斷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總之,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給音樂教學提供了廣潤空間,為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創造了條件。
三、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課外活動時,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興趣,組成多個音樂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活動。盡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所長,使他們“各擇其好,各享其樂,各得其趣,各盡其興”地進行學習。例如:在課外活動跳繩時,我在旁邊放上錄音機,放節奏明快的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拍進行跳繩,要求學生注意節奏,一邊跳、一邊欣賞音樂,就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都感到加上音樂伴跳,興趣更高了,同時也體會到音樂在活動中的作用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我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讓他們想一想,在我們平時學習的歌曲中,什么樣的音樂能配合什么樣的活動?學生反應非常積極,說出好多歌曲,我讓他們分別唱一唱、練一練,說出自己的體會,就這樣,在這課外活動中,學生的音樂興趣得到提升,音樂技能得到提高,個人的興趣又得到了培養。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興趣
音樂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讓學生接受這門藝術,激發他們想學的愿望則是藝術的藝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經歷少,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愿望,也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在設計教育方案,組織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以最大的興趣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對學習有一種滿足感、渴求感與自豪感,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信心的同時激發了攻克下一困難的興趣。
創造條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師生共同研究,學生心情愉悅的學習氣氛也很重要。把發展能力、培養興趣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炳華.讓學習者提出問題[J].教學月刊,2002.
[2]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J].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3]柯賽珍.新課程下的驚喜與思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培訓資料初中音樂,2003.
[4]何中蕾.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