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麗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兒是祖國的未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生根發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討論了如何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幼兒 一日生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79-01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主席在談到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教育的時候提出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讓教育走進課堂、走進頭腦。對于3—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他們在心理上已經初步建立了對社會的基本認知,在幼兒啟蒙階段向他們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促進他們的社會性認識、情感和行為的發生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兒時期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熏陶,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幼兒階段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1.幼兒處于成長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一個人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都是在幼兒階段形成的。現在很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成人的過分溺愛容易造成幼兒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只懂索取不懂回報等不良的習慣,這些都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努力把思想道德要求落小落細落實,從小培養幼兒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2.對幼兒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當今社會道德缺失,迫切需要正確的價值導向,如果我們忽視了對幼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于是隔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在下一代的傳承。因此,核心價值觀教育從娃娃抓起,才能有無限的生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幼兒的一日生活主要包括集中教育活動、區域活動、生活活動以及戶外活動等內容,在這些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教育熏陶,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集中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抓住“傳統節日”這一教育契機,組織開展一系列與節日有關的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活動中。“三八”婦女節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在幼兒園里組織幼兒親手制作小賀卡、小紅花,朗誦教師和幼兒自編的兒歌,作為送給教師和家人的禮物;在家中為長輩捶捶背、洗洗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幼兒從小養成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好習慣。在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里,利用國旗下講話,全園小朋友分享節日的來歷、風俗、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在中秋節,小班開展“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班“我和老師做月餅”、大班“團團圓圓過中秋”活動。加深了幼兒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開展以“國學”為主題的活動,讓幼兒了解三字經、弟子規都被稱為國學,知道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小、中、大班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適宜的內容,通過觀看圖片,欣賞故事等形式,進行傳統國學說唱的表演。讓幼兒體會傳統文化的獨特內涵,熱愛我們民族優美的傳統文化,初步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精神。
區域活動是幼兒體現自主性發展的活動,倡導讓他們自主選擇游戲內容、伙伴和材料,大膽的組合、拼搭、設計加工,教師總是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去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對制作中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利用這些生活中的自然情境來幫助孩子們建立平等友好的同伴關系。
生活活動中,教育幼兒懂得講文明、懂禮貌、愛護公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可以利用一日三餐對幼兒進行光盤行動的教育,并向家長發出倡議,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幼兒園同步對幼兒進行勤儉節約教育。在洗手、喝水、入廁等環節,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還可以評選出小小監督員來監督小朋友的行為。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教育中,讓幼兒逐步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棒,也是維系中華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精神力量。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讓孩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幸福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J].覃麗妃.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2(01)
[2]培育核心價值觀從幼兒德育入手[J].李因蓮.知識經濟.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