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蕾
摘 要: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歸根到底是工業科技水平的發展,而高等學校的工科教育則是培養國家工業科技人才的核心。但是,我國的工科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三大問題:首先高等學校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足;其次創業氛圍不濃,創業教育落后;最后缺乏創新創業的平臺。有鑒于此,該文提出了雙平臺多引擎驅動的工科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既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又強調創業訓練,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工科大學生培養的整個過程中。
關鍵詞:工科教育 創新能力 創業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c)-0234-02
1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進入21世紀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之間關于科技的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如何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成為了當務之急。高等學校作為培養國家創新人才的重要機構,在培養國家創新創業人才,提升國家綜合科技水平起到關鍵作用。
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快速步入大眾化教育時代。到目前為止,高等學校的規模已經超過3 000萬人,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也超過600萬人[1]。規模的發展無法保障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教育質量的提高對于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更為重要。中央也多次強調,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才是高等學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而衡量高質量人才的標準則是是否適應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學校在實現“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過程中必須深入貫徹執行創新創業教育,并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大學生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 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任務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趨勢研討會上,提出了創業教育這一新的教育概念。西方國家的創業教育主要包括創業技能培養和創業實踐活動兩方面,我國則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有地融合起來,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創新教育實質上是指為了培養創新能力而開展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使得大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專業技能訓練。創業教育則是培養大學生從事商業活動的綜合能力,其實質上是指如何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存能力以及進行自我創業的方法和途徑。可以看出,創新比創業更重要,難度更大,創新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創業為表,創新為里。
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歸根到底是工業科技水平的發展,而高等學校的工科教育則是培養國家工業科技人才的核心。創新和創業教育是世界科技發展的源動力。以美國為例,作為美國硅谷心臟的斯坦福大學,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完善的創新教育體系,該校師生創辦了谷歌、惠普和雅虎等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享譽世界[2]。由地處美國硅谷的斯坦福大學的成功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專業知識創新教育和創業訓練。只有擁有完善的工科專業基礎創新教育體系和創業氛圍,才能在世界高科技創新創業競爭中占得有利位置。2002年,我國高等院校也開始了創新創業教育,教育部確定了9所高校作為創業教育試點院校,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支持。到2010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創新創業教育的提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已經被各個高校廣泛認同,同時創新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創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因此,高等學校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融入大學生培養的全過程,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自主創業,為實現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輸送大量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
3 工科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所存在的問題
從2002年開始,教育部選取了9所高校作為創業教育試點,并將創新教育融入到創業教育中。到目前為止,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并且正在開展教育模式的探討,但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仍然處于起步階段[3-4]。國外創業教育的興起和發展源于國外中小企業的發展,而我國的創業教育最初卻是由于亟待解決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從一開始我國的創業教育就存在功利性,到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高等學校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足。主要表現在目前大學普遍存在對課堂教學不重視,并且在專業教學中沒有緊扣科技前沿科學,過于理論化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普遍存在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
其次創業氛圍不濃,創業教育落后。學生對創業積極性不高,并且社會普遍存在著功利性創業教育觀念,還存在認為創業教育就是培養老板、企業家的片面觀點。各個高校普遍缺乏創業教育所需的經費、師資隊伍和場地設施等基本條件。此外,創業課程的設置也有待完善。
最后缺乏創新創業的平臺,創新項目存在創業資金不足,缺乏有效的創業孵化平臺的問題。不確定性是創新創業的難度之一,并且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是極低的[5]。技術、市場、組織模式等均存在不確定性,其中包括技術的投資成本、替代產品、競爭對手、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團隊的不確定性,所有這些因素均會影響創新創業的最終結果。工科大學生能否最終做出創新或者創業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創業的投資也極具風險。因此,創新項目如何順利創業成為了工科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問題。
高等院校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戰,涉及到政府、社會、企業和學校等諸多因素,如何構建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工科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業水平是十分迫切的問題。
4 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針對我國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雙平臺多引擎驅動的工科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工科大學生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創新能力培養是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核心和本質,同時創業訓練又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創新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更多的是專業知識的訓練,而創業則主要是社會實踐活動。考慮到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模式的不同,將創新創業教育分為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個平臺,兩者的功能和目的均有所不同。圍繞這兩個平臺,構建了專業基礎教育、項目研發實踐、創新學科競賽、創業沙龍、創業沙拉、創業講堂和創業工作坊信息平臺等七大引擎,全面提升工科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功能是人才培養,因此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如何辦企業,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教育提高工科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創業水平。工科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夯實大學生的專業基礎,廣泛接觸學科前沿和工程實際。因此,構建了課堂專業基礎教育、項目研發實踐和創新學科競賽三大引擎來提高創新教育的質量。首先高校教師在課堂專業基礎教學中應當避免灌輸式的教育方式,推行討論式、啟發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多學科交叉,同時將科研項目以大作業的方式分發給大學生,鼓勵大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學生組隊申請全國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結合挑戰杯科技創新大賽、全國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全面提高工科大學生的專業基礎,并開展科技含金量高的自主創新,尤其注重多學科交叉創新的研究和團隊合作,提倡在研究中學習。將創新教育成果以學術論文或者專利的形式表現出來,占據國內外學術研究和行業創新的制高點。
在創業教育方面,為了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并且提高工科大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構建了創業講堂、創業沙拉、創業沙龍和創業工作坊信息平臺。創業講堂定期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天使投資人、創業教育專家等為學生開展相關創業講座,用以傳播正確的創業理念、必要的創業知識等,盡量避免學生一腔熱血創業,荒廢學業、損失金錢,撞得頭破血流等負面現象的產生。創業沙龍定期開展小型的“創業項目路演、創業伙伴尋找、創業經驗分享與交流、創業者聯誼”等主題沙龍活動,讓大學生創業者在活動中輕松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創業沙拉舉辦主題活動,在讓各種有能力和激情的人聚集在一起,展示自己的點子并當場組成創業項目團隊,讓一個新鮮的創業項目實現0~1的突破。創業工作坊信息平臺建設專門的“創業工作坊信息平臺”用于及時發布適合大學生的創業比賽、創業伙伴尋找、創業點子征集、投資人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等信息。
通過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創造機會將大學生與企業、天使投資人等接觸,使得好的創新想法有孵化的平臺,平臺內建立了對外轉讓許可專利的技術轉移機構,使大學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需要的商品,能夠使得更多的創新想法能夠生根落地。
明確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任務和方式,構建適應于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解決工科大學多層次、多目標的培養需求,實現高等院校工科大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和創業意識提升的雙重目標,雙平臺多引擎驅動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將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完善和充實。
參考文獻
[1] 陳希.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13-15.
[2] 施冠群,劉林青,陳曉霞.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型大學的創業網絡構建——以斯坦福大學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09(6):135-136.
[3] 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效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9-11.
[4] 周洋.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引導及培養的路徑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3(32):104-105.
[5] 梅德強,龍勇.不確定性環境下創業能力與創新類型關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9):141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