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
【摘要】聲樂專業是音樂類專業中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由于聲樂專業具有技術性、實踐性強的特點,長期以來,高等藝術類院校的聲樂專業課,其教學模式基本上沿襲了專業音樂學院聲樂課的教學模式,既:以教師和學生為主的一對一的個別課為其教學的基本形式。然而,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發展。音樂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基礎教育中,社會對音樂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而導致藝術類院校對音樂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國家對藝術類專業的招生數量逐年擴大。鑒于此,聲樂專業一對一的授課模式顯然已不能適應藝術類高校不斷擴招的招生規模。由此,探索實行聲樂小組課的授課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進行聲樂小組課的授課形式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基礎 形式 方式 辦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93-02
一、小組課的構建基礎
在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大多數情況下主要不是解決學生在歌唱中的個性問題,而是要解決學生在掌握科學發聲方法中的共性問題。事實上,目前藝術類院校中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時在聲樂的學習上大多數是零起步,這種基礎和起步的一致性,為聲樂小組課的教學統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學進度提供了可能,因此,藝術類院校中音樂教育專業聲樂課實行小組課的授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操作的。
二、小組課的構建形式
聲樂小組課的基本特征應是聲樂學習程度相近,歌唱聲部一致的學生共上一堂課,享用共同的教材。藝術類專業院校在新生入學的前一周都會對新生進行專業素養方面的測試,聲樂專業也不例外,通過測試把專業基礎相同、嗓音條件相似、聲部一致的學生按照4人或6人分成若干小組,然后由具有一定業務水平及一定教學經驗,且學風正派,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小組課的授課教師。
三、小組課的授課方式
聲樂小組課的周課時數當在2至3個課時,在教學中教師每上一節課都須統一制定教學計劃、教材內容、教學進度和要求,教師對統一的教學內容做集中的講解,在做發聲練習時,教師要不斷的做示范以便于學生模仿練習,在學生做練習時,要求教師要有正確而敏銳的聽覺能力,發現某一學生有錯誤的歌唱姿態或不良發聲習慣,要單獨提出來,然后及時糾正并給予正確的示范,這樣不但糾正了個別學生的錯誤,還讓做的正確的學生加深了印象。在唱聲樂作品時,可以先采用小組成員集體歌唱的形式,讓學生把歌曲的旋律節奏及大致風格唱準確,然后再讓學生逐一唱一遍,一個人唱其他人聽,聽完之后讓學生互評找出毛病,然后由教師給予正確的示范。同一教學內容應當設置3到4個課時完成。在教學曲目上,小組課的學生每學期應當統一完成8到10首聲樂作品,對于學習中領悟能力較強,聲音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可為其設置一些適合他的聲樂曲目,并在課堂中給予適當的講解和示范,并讓其演唱給小組其他成員聽,這樣不但可以讓小組課中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還可以促進小組其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小組課的考試辦法
聲樂小組課的考試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聲樂作品的完成情況,包括曲目是否歌唱完整,旋律和節奏是否準確,歌唱咬字、吐字是否清晰,語音是否準確。
2.聲音技巧,音色、音量。
3.學生的歌唱心理素質。
聲樂小組課的考試成績可以分兩步進行,一是平時成績占40%,二是學期結業考試成績占60%,二者成績相加便是學生學習的總成績。
平時成績可以按照授課內容分時段采取小組演唱會的形式,每個學生既是演唱者也是觀眾和聽眾,在每個學生演唱的過程中,教師不做輔導,以增加演唱會的氣氛,加強學生藝術實踐鍛煉的效果。教師對每個演唱的學生給一個評分,60分為及格通過,60分以下為不通過。不通過的學生,教材進度可以繼續跟著往前走,不通過的曲目可以在下一階段的演唱會時給一次補檢的機會。學期期末考試依然采取演唱會的形式,但需要聲樂教研室所有教師對學生的演唱曲目進行打分,之后取平均分。每個學生的期末考試曲目必須是兩首,其中一首須選自教材中的必唱曲目,另外一首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自選曲目庫里選擇適合學生演唱的曲目。
小組課大大降低了聲樂課在教師數量和教學時間上的成本投入,這對緩節學生多、聲樂教師少、教學負擔重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藝術類高校音樂專業聲樂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夏書霞.聲樂小組課教學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08):58
[2]張桂冬.高職聲樂課堂古詩詞歌曲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