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壤
【摘要】隨著當前體育教學體系不斷成熟,如今整個課堂教學活動更為全面化、系統化,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增加。但是想要實現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開展,就需要確保學生參與過程的安全性,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救助理念,通過豐富教學體系,從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本文擬從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分析入手,從安全救助和自我保護視角探究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實施思路。
【關鍵詞】安全救助 自我保護 體育課堂教學 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94-02
一、引言
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具體狀況進行分析,不難看到由于缺乏對學生安全意識的有效培養,加上忽略了學生自我救護技能的教學融入,從而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其很有可能為學生身體帶來較大損害。因此,從培養學生綜合全面素養的視角看,完善安全理念培養,激發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形成自我保護技能,就極為必要。
二、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求分析
體育學科是整個教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教學內容,無論是具體的體育教學理念,還是體育學科的實際作用,都是當前學生培養過程中所必須充分重視的學科。尤其是隨著學生綜合素養理念培養日益成熟,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已經成為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結合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實際狀況,可以看到,想要實現其有效性,就需要充分做到:
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將學生體育素養培養與整個教學活動相結合,尤其是要結合學生培養的具體目標,豐富體育教學元素,從本質上實現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最佳效果。實現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需要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培養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1]。
當然,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不僅是要培養學生掌握豐富的體育知識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在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要能夠保持自身安全和自我保護,體育課堂中的對抗性和突發性,很容易使得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事故,如果學生未具備自我保護意識,以及缺乏應有的安全救助技能,就很容易使得學生在參與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不可把控的安全事故,從而影響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三、從安全救助和自我保護視角探究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思路
想要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必要的安全救助意識和自我保護理念[2]。
從安全救助角度看,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理念,通過向學生講述體育事故造成的傷害,以及常見傷害的分類和防治方法,從而降低學生在參與體育事故中的風險。當然,除了學生要具備必要的安全意識外,學生還必須掌握自我救助的相應技能。自我救助是學生一旦出現傷害事故后,能夠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自我救治,從而降低事故帶來的傷害,可以說安全救助是確保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和關鍵。
當然,相對于安全救助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應有的自我保護意識。想要培養學生形成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首先,要注重引導學生健康、規范化參與體育活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心態決定了學生的狀態,也是有效避免學生出現意外傷害事故的重要方法。其次,要結合相應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認知自我保護的價值。對于學生培養來說,直觀上的教學素材,更能引導學生認知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最后,要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培養納入到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體系當中,通過切實有效開展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從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效果[3]。
四、結語
當前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已經實現了全面、系統化的發展與完善。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更能激發自我,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學生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理念,很容易在體育比賽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如果學生不能及時有效給與自我防范和處理,那么很容易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現象,從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理想效果。結合當前體育課堂教學體系化開展這一背景,從安全救助和自我保護視角出發,其必然能夠彌補以往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岳孟君.淺談如何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3:111-114.
[2]陳德祥.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7:221-223.
[3]王明剛.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讀與寫.2016,1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