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濤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96-02
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具有活動時間長、內容多、組織形式靈活、易調節等特點。憑借這些特點,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便于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充分認識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的內涵
1.實施“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集體觀念、紀律觀念、審美觀念和時間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學生興趣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大課間趣味活動。
2.“大課間”是一種體育生活,是培養學生終身健身意識的一個起點。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播文化知識的大集體,更是一個培養學生集體生活的大團體。“大課間”活動是一種學生集體生活活動,是整個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是一種生活,“大課間”活動力求組織豐富多彩,內容上激勵學生自己創編,為學生們詩一般的生活增添光彩。
3.“大課間”是一種校園文化,是一種美的表達和內心深處的交流。通過“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在歡快的節拍中,伴隨著輕盈優美的身姿,不僅展現力,而且表達美。學生在操場上舒展身體,在陽光下陶冶性情,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近年來,我們受一些特色學校的啟示,不斷以新的思想和先進的理念充實著我校大課間活動的形式與內容。我校嘗試將快樂體育、趣味活動和健身操融為一體,形成了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的新模式。縱觀我校開展的情況,具體形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廣播操與學生自主活動相結合。學生在完成廣播體操后,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分項目、分場地進行活動。學生按其特長愛好,分組進行籃球、足球、板羽球、跳繩等項目的活動。這種形式操作上相對比較簡單,便于體育組統一安排,根據季節變化改變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 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性別特征,對各班學生進行分組,一個班內某一項目活動小組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和其他同一項目活動小組合并。這樣既可以完成相應的活動項目,又可以加強班級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
2.廣播操與校園集體舞相結合。完成課間廣播操后再增加校園集體舞、原地跑操等活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加了運動量,同樣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我們還參考其他學校德育主題,積極創編特色操,緊跟時代,不斷創新。
3.師生自編操、舞蹈和集體游戲相結合。大課間趣味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人人參與,人人運動,人人快樂,人人健身”的原則。趣味活動內容要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學生需求。充分發揮教師在開發趣味游戲方面的帶頭作用,尤其是發動學生自主開發游戲、自編體操、舞蹈并將游戲融入到活動中。由于學校制定有相應的激勵措施,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空前激發。同時,組織師生互動活動。有了老師的參與,學生參與熱情更高,興趣更濃厚。
三、積極組織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比賽
積極組織各種趣味體育活動的比賽。當然比賽時間外的其他時間,各興趣小組還是在興趣小組長的組織管理下完成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任務。在舉行每一項興趣活動時要做到賽前有計劃、有預案;比賽中有過程記錄;賽后有總結、有評比;確保活動收到實效。
四、“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的成效
一直以來,我們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發展,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已經成為我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最大的特點就是確保了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有效地促進了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學生們在盡情娛樂的同時,又很好地鍛煉了身體,創造了一個輕松活潑的健身氛圍,校風建設也有了明顯好轉。
大課間期間通過這種合理的組織和管理方式,不僅使大課間體育活動“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生動活潑”、“井然有序”,還增強了學生的體質,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加強了學生間的合作和交流,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此外,領導與教師轉變了觀念,認識到體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部分教師將大課間活動項目與學校課程開發有機結合起來,還很好地推進學校體育課程的開發。
我校通過開展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達到了“寓教于樂”、促德、輔智、健體、審美的多重教育目的,促進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健康觀和文化素養的形成。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把“大課間”趣味體育活動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讓全體師生都來關心它,讓“大課間”這朵艷麗的花越開越鮮艷。